从恐惧写作到爱上写作,只因奶奶的一句话

文/小扎克(原创)

关于写作,我向来是把它放在神坛之上的,因为恐惧,我敬而远之。

当然,恐惧是有原因的。在我还小的时候,很不喜欢学习,感觉读书是个苦差事。

图片发自App
001 那时年少,恐惧写作爬满了思绪

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文章,我不会,就写了个标题。检查作业时,我没有写,看着老师手拿一教棍向我手劈来,我手一躲,打在了我的圆珠笔上,圆珠笔当场粉碎,吓得我浑身哆嗦。老师严厉的看着我,让我把手伸出来,一棍下去,手掌热辣通红,眼泪没出息的流了下来。

如果有下次,就把家长叫过来,老师挥着自己手中的教棍,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着。当时我脑海只有两个词:恐惧、害怕。

其实,那一次老师就联系了我奶奶,让奶奶严格看管孩子,而我就是那个孩子。

你爸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难道你要跟你爸一样到处打留,一辈子做苦力吗?”奶奶说的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得我心坎有点发痛。

从那时开始背成语、学造句、抄句子,就成了我放学回家必做的事情。

虽然我内心是十分反抗的,但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小拳头敌不过木棍,只能举手投降。

他们以为,这样我的作文会提高。可是每到写作课,作文不知如何开头,依旧如初模样,文章基本上都是凑字数完成的。

002 少年初长,恐惧之心渐离而去

到了初中换了老师,每天最后一两节课,他要求写一篇文章。他说数量的积累肯定带来质量的飞跃。刚开始,我基本上是班上最后完成的一个人,老师都是以鼓励的态度,陪着我一起写完,然后批改。

经过很多次的写作之后,第一次尝到写作的甜头。

那天下午,写了一篇《龟兔赛跑新编》。次日,老师带着春风般的笑容,当着全班的面,夸我文章写得真诚、文彩不错、角度新颖、遣词造句很生动,写活了每个动物的心理。说我进步大,带动全班鼓掌,那一刻我内心激动,差点哭了出来。

那一次开心了好久,也正是那一次给了我写作的信心,开始对写作的恐惧慢慢抽离,慢慢开始尝试写一些东西。

初二,老师收到通知,省里面要举行第六届青少年文化艺术书信比赛,选了三个人,而我就在其中。当时心里又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一些恐惧和害怕。但在老师的鼓励之下,还是鼓起了勇气,写了一篇关于青少年爱国的文章。那篇文章反复修改,再三琢磨,最后定稿。

原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成了全校唯一一个获市区三等奖的学生。老师当着全班的面再次肯定,受到了莫大鼓舞的我,自信渐渐占据战胜恐惧,那股恐惧慢慢消散不见。

003 韶华不负,自信之我徐徐而来

初三,为了考个好高中异常努力。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晚上我学习到了9点,这对于农村娃来说,已经很晚了。可能是太累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台灯也没有关,没过多一会儿醒来的时候,灯已经灭了,我身上就多了一件小披风,心里一阵暖意。

当我打开台灯,继续想学习的时候,奶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慢步走了过来。“学习那么久了,可能饿了吧,给你煮了面,来吃了吧!”奶奶边走边说着。那是我最喜欢的味道,闻着真香呀!

当我接过面条时,感觉手被什么扎了一下,有点痛,再回过头去看时,自己竟无法直视奶奶的一双手,布满老茧,带有荆棘,皱纹爬满了脸,白发也已取代青丝,而这些我以前未曾发现,顿时心里隐隐作痛,好像有什么话,却说不出口。

看着奶奶的背影,竟想起朱自清先生所描述的背影,一阵鼻酸,心里面也生出了一股力量,何以报恩,唯有努力。

那天晚上的面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从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面条!

高中,把那段经历写成了《我的奶奶》,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朗读,得到肯定,那段时间又开心了好久。写作,让我更加的认识到了自己。

若不是从小奶奶监督我背成语、学造句、抄句子,若不是奶奶那番良苦用心,可能我依然对写作充满恐惧。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老师也帮了我。

写作给了我释放情绪的出口,让我的情绪得以安放。前不久,写了一篇《你说你受了原生家庭的伤,却一直逃不了父母的魔掌》,文中提到了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原生家庭轮回怪圈的困扰。

从恐惧到逃离,再到慢慢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慢慢成长,获得很多人的点赞和鼓励。我想只有写的时候,才能迷失自我,只有不断写下去,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如今,我对写作的恐惧已然烟消云散。

关于写作,我依然把它放在神坛之上的,因为它让我找到了诗和远方,我敬而远望之。


作者:小小扎克

日期:2019年1月16日

PS: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比写更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恐惧写作到爱上写作,只因奶奶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