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媒体或者是自媒体去报道自杀行为,我十分理解他们希望得到的结果:
通过报道「自杀的数量」:引起社会对这个不好行为的警示,希望越多人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通过报道「自杀的后果」:引起自杀人对于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的认知(这里指:无法挽回的生命,无法重来一次的机会,也许有更好的未来...)
通过报道「自杀行为的错误」:引起他对社会的责任感(这里指:希望他明白自杀会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通过报道「自杀产生的伤害」:可以渲染留给生者(重点指亲人)的悲痛
他们十分希望通过上面几个方向(也许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方向)来让想要自杀的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他们利用更好的方式去排解心中的烦闷。
这似乎成为了现在很多媒体人的责任感,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拯救更多的人。但是如果他们提前去搜索一下社会学或者心理学的调查,就会知道:报道自杀这件事,无论从哪个方面去报道或者去剖析,都只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杀。
(题外话:我突然觉得我写完这篇推送会不会公众号就凉了,如果真的凉了,请你们搜索「原来我是七月啊」找到新的我,如果还是搜索不到,那我可能被爸爸封杀了)
那么,为什么会往我们设想的反方向去呢?
① 你给他了心理暗示(潜意识)
在很多人无法有效的排解自己情绪时,他可能会想起还有自杀这种方式,因为大量的报道会让他加深对这件事的印象和被唤醒的几率
② 你帮他做了决定
我们无法做决定或者犹豫时,大多时候时因为我们无法去量化或者无法预料到这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否会超过他所带来的损失(也有可能时跟我一样穷:小孩子才做决定,大人都是全买)。
也就是:知道结果往往比不知道结果危害性更大。
如果你还是读不懂,那我就白话解释一下:当我们可以预料到这件事带来的结果(对所有人)的时候,甚至有大量的案例作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结论指:我们预测的结果是否正确的结论),那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决定出是否要做这件事。
举例子:我们不知道要去买哪件衣服或者那双鞋,往往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更适合我们,更衬托我们,或者我们真实更喜欢哪个,或者对于哪个喜欢时间能更长久。
这时如果一个你可以相信的人跟你说,这个衣服或者这个鞋更趁你,而且他跟很多东西都很搭,你可以在很多场合穿,同时她的价格也更符合你的预期,我相信你能更好的去做出决定。
也有可能只是一个随便什么人能帮你做决定,或者给你决定的理由,你都会选择。
(这个时我自己总结的销售的套路,是不是十分优秀?夸我)
第三(那个圈圈数字打不出来了)你所给到的「危害」并不是真的「危害」甚至可以成为他决定理由
这个不需要描述,举个例子:一个孩子非常恨他的父母,我们不去谈论具体什么原因导致的恨意,就是非常恨,然后在你的报道中他发现了自杀会让他的父母十分后悔并且痛苦,你觉得他会做什么决定?
再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子十分恨他的前任理他而去,明明她那么喜欢他,对他的好高于所有人,甚至高于生命,而是还是无法阻止男孩子离开他,然后在你的报道中他发现了自杀会让男孩子陷入一生的苦恼/后悔或者自责中,你觉得她会做什么决定?
所以亲爱的,我送给你一句话:无论你认为你多了解你的用户,你都不要觉得你就是用户。
那什么更有效呢?以下时我认为的,具体有没有用,谁知道呢?
社会:可以让心理咨询更加普及,弱化心理咨询的重要程度,毕竟这不是看病啊,只是让你发泄或者时排解自己的情绪
媒体:如果你不是心理医生,请不要主观臆断,请不要加以情感化的渲染,请严谨的描述事实而不是抒发感情/表达态度。
十分玩笑的玩笑:也许媒体说:你要活的长久,看着那些伤害你的人得到惩罚,或者是你要活的久一点,老了之后到仇人坟墓前蹦迪... 会不会更有效?(不会吧,因为恨人这件事比悲伤更累)
成年人:媒体不报道不一定是隐藏真相,比如大连女孩子的事情,我不否认确实可能是某些人的不作为所以才会有「脸部软组织挫伤但是无大碍」的报道,但是也不能否认是女孩子希望事情不要被发酵和讨论,希望事情快点过去,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伤疤一次又一次的被扒出来让大众讨论吧,也有可能真的是那个男的突然良心发现,然后停止了想要开始的侵害行动,变成强奸未遂呢?
(所以对于网络上说:这么轻的伤怎么可能?都被拖走了怎么可能没有被侵害?这种言论我真的是十分鄙视
我十分理解你们只是表达对事件的关注/表达你的看法/表达你认为的真相/表达你十分同情女孩子;
我十分相信你们不是出于恶意,
但是希望你们更加理智一些,或者多想一些,如果不能理解的话就跟自己说:我不要这么想,既然女孩子说没事,那是真的没事,只是受了些伤而已,没有发生更不好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开始怀疑:互联网或者是移动网络让消息传播的更加便捷,让更多人有发言的权力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
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让「媒体人」的准入制度降低,越来越多的没有经过培训或者训练的人成为媒体人,他们甚至都无法预料到自己随便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言论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段子:足不出户就可以被几千里外的傻逼气死)。
那错的是这些「媒体人」吗?我觉得不是,不知者无罪吧,他们并不是心怀恶意的人,可能只是有千分之一的机会好心办坏事。
那错的是这个「网络时代」或者是「互联网」吗?我觉得不是,毕竟用刀杀人不是刀的错。
也许网络也没有那么不好。
因为我曾经看过的一句话,后来曾在无数次的情况治愈我,现在我把他送给你们,不祈求能治愈任何人,只是希望你看到那一刻,能感受到我读这句话的暖意:
这句话来自我曾经看到过的一个知乎回答吧,还是推送里,我不记得了,当时的问题大概是:身边的人有抑郁症对你的影响还是你的感受啥的,真的记不清了,我要说的是其中一个回答:
我的女朋友曾经抑郁过,我十分感谢她出现在我身边,给了我拥抱她的机会。
(对,每当安静的时候我回忆起来这句话,都会哭)
这是文末一段非常长的彩蛋,跟主题无关,不阅读也没事的:
其实我很早之前就想喷一喷现在其中一些「媒体人」了,希望你们能多读读书再出来说话。
今天之所以半夜不睡觉真的提起笔开喷,是因为我看到一个论述:如何让青少年/成年人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应该怎么做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你只需说不」 的宣传活动,然后利用书里所提到的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提出了他们认为的正确的宣传活动方式:「随身携带避孕套」
论点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我们是不能在冷静的状态下确认冲动状态下(这段话中的冲动状态下指的是性兴奋)做出的决定
「你只需说不」:是希望大家对于不安全性行为从开始的时候就说不
「随身携带避孕套」:是希望大家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否会发生不安全性行为,都应该随身携带避孕套
虽然书中并没有提到第二种方案优于第一种方案,但是从我,目前(读了 100 多页)对于作者的了解(从一个完全极端到另一个完全极端)的人,他其实想表达的意思是第二种方案不一定正确,但是优于第一种。
但我对这个观点(观点指第二种活动宣传方案优于第一种)是不能认同的:
我并不是不认同「你只需说不」活动中存在的弊病(上方的论点),相反,我完全同意(即:用第一种方式去宣传存在弊病,而且很大)。
我不能认同的是「随身携带」会优于「你只需说不」,因为「随身携带」会把你的底线从「我应该拒绝不安全性行为」变为「我可以做,只要带着避孕套就行」(也许你不认同,但是你无法否定潜意识)
同时我还要利用书中的两个观点去继续作证我的想法:
①拒绝诱惑比从诱惑中脱离更容易
②在冷静状态下我们无法预判性兴奋状态下的决定
而这个观点的侧面证据就是今天的这篇文章,本来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但是我怕你们不想看,于是移到了彩蛋部分,同时我预测你们现在可能有的两个疑惑:
①这本书是什么:《怪诞行为学 1:可预测的非理性》
②是否推荐这本书:不推荐
这是实话,我承认这本书有很多很有用/乃至十分有用的观点和结论,但是这些结论往往会带给你两个结果:
十分信任传统经济学(你会完全不同意里面的观点,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无聊的结论,毫无证据性)
十分信任行为经济学(你会变成另一个作者,完全认同里面的观点)
我并不是不相信你们有主观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只是我不相信所有人是像我一样的神经病,能在同一个观点中找到应该认同的和不应该认同的(这个状态如同精神分裂)
不推荐是因为如果你一旦变为两个结果中的一个,你都很难脱身出来,这会在你的心中形成锚点,然后会影响你的很多结果(很大可能会做出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非常想看,可以借阅我的(我的观点很多写在书上)(我的书是不外借的哈哈哈哈),或者是私聊我(现实生活中你的唯一选择),如果人数比较多,那么我会做一些我的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很大可能虽然答应了还是会鸽了你们,因为i我的本质是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