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三吴诗帖》、《拜中岳命作》、《乡石帖》

米芾《三吴诗帖》纸本 行书 纵30.6厘米 横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黻谨以鄙诗送

提举通直使,江西

襄阳米黻上。

三吴有丈夫,气欲吞

海水。开口论世事,借

箸对

天子。瑞节高如松,一岁

几繁使。秋水浮湘月,

罇酒屡觏止。言别不可

攀,寥虚看云驶。

  米芾18岁时(公元1068年), 授秘书省校字郎,出任广东浛洸(今英德)尉,居职二年。任内在地方的风化教育上留有很好的口碑。据阮元《广东通志》所载,他在浛洸时“风韵潇远,趣向高洁,山水佳处,游题殆遍,而职事修举,教化兴行,祀名宦。”在浈水边的烟雨楼,望夫冈都留下有名的诗篇,在英德,阳山,潮州都有石刻,在广州留有墨迹。

米芾 《拜中岳命作》 纸本 行书 纵29.3厘米 横10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拜中岳命作。

芾二。

云水心常结,风尘

面久卢。重寻钓

鳌客,初入选仙

图。鼠雀真官耗,

龙蛇与众俱。却怀

闲禄厚,不敢著

潜夫。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

身荣。不托先生第,

终成俗吏名。重缄议

法口,静洗看山睛。夷

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

米芾乡石帖 行书 纵28.2厘米 横30.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新得紫金右军

乡石。力疾书数

日也。吾不来。果不

复来用此石矣。

元章。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世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儿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较多,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一新台阶,为画史所称道。米芾究竟以书为尚,还是以画为尚,史家各有侧重。

米芾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加之眼界宽广,鉴定精良,所著遂为后人研究画史的必备用书。有《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砚史》、《海岳题跋>等。《宝章待访录)成书于元佑元年(1086)八月,分为“目睹”“的闻”两大部分,所录八十四件晋唐品,开后世著录之先河,影响颇大,甚至有专门模仿此书体例的论著,如明张丑撰《张氏四表》。《书史》则更为详实,为后世鉴定家的依据之一。《海岳》一书主要叙述自己的经验心得,十分中肯。该书一般认为是后人辑录米论而在成。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米芾《三吴诗帖》、《拜中岳命作》、《乡石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