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体会十一:从个体到整体

——《教学勇气》学习体会十一

       今天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的第99天(加上打卡鸭21天),开始阅读第五本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的第五章《教学于共同体中》的《第三事物》、《微观小宇宙的教学》、《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三节。

第三事物■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的共同体中。但是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

       任何情景的真正的共同体都需要一种超验的第三事物,令你、我对超越我们自己的事物问责。这是教育领域外早已广为人知的事实。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是以这样的事实为特征的:第三事物真实存在,且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以至于能令教师和学生都为他们的所做所说负责。在这样的教室中,并不存在惰性事物。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不会被忽略。这样的课堂尊重学生最重要的需要之一:被引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和自我世界更大的世界,那是一个能拓展他们个人界限,并扩大他们的共同体归属感的世界。

       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也尊重教师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激活我们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心灵之间的关联,令我们一次比一次完整。

■ 微观小宇宙的教学■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尽量少花时间用信息和我自己的想法把空间填满,而要多花点时间营造一个学生与主体及彼此对话的空间——这时,我常听到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同声音:“但是我的领域全是实际的知识,学生必须先掌握了这些知识,方可在这个领域内继续探索。”

       这份责任感无可厚非。但我们由此得出的结论——若要覆盖整个领域就非得牺牲空间不可——基于空间与内容互斥这一错误的假设。要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教学,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这对显性矛盾转变成一组悖论,而这组悖论既尊重一定要学会的内容,亦尊重学习过程所需的空间。

      30位植物学专业的学生透过30台显微镜正在观察同一植物的茎部。在教师的指导下,或独个儿或集体观察这粒沙中的世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这门学科的逻辑、观察和解释的规则和一些实质的事实。他们借着观察发现这个微观小宇宙—— 然后发现一个、一个又一个微观小宇宙——最后就能转变为整个学科的能力。

医学院里的微观小宇宙教学■ 

      把伟大事物置于我们的注意力的中央不但对伦理道德有好处,对智力发展也有好处:这些学生变得“更聪明、更敏捷”。这至少有两个原因,而且都与真正的共同体中的教育力量有关。

       首先,人类的大脑在面对孤立的、支离破碎的资料信息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功能,它善于处理有意义地连接在一起的信息形式,正如一个信息的共同体一样。

       其次,由于学生一起学习,所以真正的共同体发挥了教育力量。虽然我们依然坚信竞争是提升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但因这些学生的个人学习使他们能够为群体的探讨作出贡献,或至少不想让小组其他成员失望、令自己难堪,他们的学习动机要强得多。一起学习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从别人的眼睛看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强迫他们透过他们自己有限的视野去审视每一件事物。他们能检查而且纠正从各种不同的观点所看见的一切,因而有机会得出更趋于正确的结论。

       有人说集思广益,我们联合在一起肯定会比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单打独斗都要聪明,也许这句格言并不只是我们的主观意愿。一个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基础的教学法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对于极迫切的教育需要所作出的实际响应。

       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应该在加入第三事物。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以主体为中心。在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让学生都能听到和理解伟大事物,独立地把真理说出来,而不仅仅是借助教师的声音说出真理。当伟大事物为自己说话时,教师和学生更可能进入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教师的自我之中,而且知道要对核心的主体负责。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种超越本身的力量,超越了自我专注、拒绝只需要自我关注的主体力量。

       在微观小宇宙出发的教学中,学生通过深入地钻研这个独特的个别,从而发展对整体的全面理解。要求我们对主体和学生负责任,去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是从哪里来的和它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一起学习,就能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到世界,而不是通过自己有限的视野去审视每一件事物。他们能检查而且纠正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所看见的一切,因而有机会得出更趋于正确的结论。我们不能让学生像鹦鹉学舌那样重复别人的结论,而要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勇气》体会十一:从个体到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