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即适应痛苦

在活着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有快有慢。首先突破的是认知。在已经适应了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是已经认知了那件事情,但是不可以停留,要突破另一个认知不断的循环突破舒适区走向痛苦的适应,找到更多世间存在的真相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世界,最终把痛苦转变为享受人生的追求意义。

自由也是我追求的。我渴望自由也许是老公给我的约束有点过,让我非常渴望可以遵从我自己的内心思考和行为,而不受别人的影响,不想让自己的思想被别人所绑架裹挟,自由是一个人的终生追求目标,追求自己活着的意义。

那自由是什么呢?自由就是什么都要由你自己来干,你自己来认知,你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做判断,而且你要承担这个选择和判断的后果,这才是自由。——吴伯凡

对,我是在渴求着自由。但是自由也是有代价的,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是要不断的去突破舒适感,体验痛苦感,承担自己选择之后的结果。

从母体出来是好还是坏事,是福音还是诅咒,那要看你怎么看。——吴伯凡

当你对现状不满,想拥有更好的时候,从母体里出来就是一件好事,当你满足于现状,从母体里出来就是一件坏事,至少你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不管你是不是满意于现状,从母体里出来,都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

“我心里是否住着一个彼得·潘?

我深深的问着我自己,我的心里是否住着一个彼得.藩?回答:是的!很多的时候愤怒,却不想着愤怒的根本原因,不想去整体认知这件事,从而找到问题本身。

因为对一件事的整体认知是痛苦的起点与快乐的过程和未知的结果。

因为对事情的不足够认知,没有勇气对突破起点的痛苦,总是事情做到一半或是更多时候身体里的恐惧带来的完全排斥,结束了一件事情的完整而总是半途而废。因为总会走到半路对于未知的恐惧,回头期待母体的温暖舒适。

我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妈宝男,是一个巨婴?”

当我承受我所不能承受时,我会哭泣,我会委屈,我会痛苦的流泪,但是这是一种走到一半的状态,我很多的时候都没有坚持去做到完全的认知,委屈从哪里来,痛苦从哪儿得到,痛苦的结果是什么?我总是不能看到原因,联系到结果。假如不是一年前,我知道了一个认知,我可以从不断的学习来改变我的未来突破过往的现状,可能我无法从不断的恐惧、不断的痛苦,不断的委屈流泪中走出来那么一点点。

就像我是一只蚂蚁,我不知道人的存在一样。只有不断的认知,不断的扩大自己存在的真实世界范围。知道自己认知的过程是一种不适感的痛苦适应过程。

分析一下为什么我有时不是一个巨婴。

现在的我有时不是一个巨婴,面对事情我可以思考,我可以理性,我已经有好久好久没有真正的去崩溃,我会愤怒,我会生气,但是我不会失去理性,因为我知道R一个事实,学习可以达到理想的未来,成为我自己。不断的成长,是一种适应不断的不适感,痛苦感。我慢慢的把身体的重量减轻身心内在的自我增加分量,我希望可以很好的驾驭我自己。

无知即极乐”这个命题也可以转换成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认知即痛苦。

因为要自由而不得不付出的种种代价,所以他渴望回归到母体去。

人类具有那种渴望回到母体,回到子宫的无意识的、原始的冲动。

因为自由很痛苦,我们就干脆放弃认知,放弃选择。因为我们不愿意去思考,我们就让一个人来代替我们所有的人来思考。

弗洛姆写《逃避自由》这本书的目的是分

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那种“妈宝男”,尤其是那种体型很魁伟,但是心理像一个婴儿,遇到一点事情就哭得像个150斤的孩子的人。这种人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巨婴”,巨大的婴儿。


拒绝认知,拒绝因为认知而带来的痛苦,而选择把自己作为一个附庸托付给一个强大的母体,从而获得那种想象的舒适感,或者说,是想象性的回归母体,回归子宫,回归他自己的伊甸园。

你想获得认知的权利,必须同时接受与认知紧密关联着的代价——痛苦,选择,自由所带来的强大压力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即适应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