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对话学困生真能参与进去吗

对话的前提是要有打开自己去倾听去学习的愿望。

这句话其实是我更想说给我的孩子们听,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说,而是首先进步的愿望,要有向别人学习的愿望,要有听的愿望。(如果创编一个合适的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就更好了,两个孩子一个愿意听,一个不愿意听,愿意听的孩子从别人的口中拼凑出推断出了事情的发生始末和真相,犹如由三视图想出了几何体的形状,犹如柯南破获了疑案,犹如育星搬家时的司机)

那么教师呢?要不要倾听呢?教师当然要倾听学生发言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但教师更重要的却是对学生加以接纳肯定鼓励,然后组织对话在生生之间展开。

在自由发言的前提下(当然必须先举手并得到同意),教师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推波助澜的能力可以使生生对话在课堂上展开。

优生垄断了发言怎么办?如何保证学困生也能从课上有所得呢?对于大家对话产生的知识,规律,思路,方法,要及时让学困生复述或板演。

这当然是从发散走向了聚敛,课也会顺畅很多,但其最大的弊端却是:

很多关键性的问题学困生将失去思考的机会,而只能听它们的思路和答案从优生嘴里说出来。从长远来看,似乎更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课前挑战单也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独立学习思考的学习习惯,他们有吗?

说的机会中优生多了,学困生自然就少了(这样做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这些学困生还得有良好的听讲习惯)。中优生需发散,学困生需聚敛(良好听讲习惯下的聚敛),这其实是一对“抓基础与培优”的矛盾。

对话的课堂确实让人欣然神往,可课堂那有限的时间该给谁呢?对于大班额来说,学困生的学习——特别是关键性问题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该如何保障呢?

当一个班级没有润泽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倾听氛围时,当一个班的学困生既没有发言的能力,又没有倾听的习惯时,对话课堂是何其困难!

说来说去又绕了“效率问题”!课还得按“扎实”的思路上,至于培优发散的问题还得在拓展拔高题上做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对话学困生真能参与进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