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汤系里面最代表的方呢,它是栀子豆豉汤。它的主证呢,其实就是睡不着觉,所以这个方子也可以说是我们家常中失眠的好用的方子之一。
这个栀子豆豉汤是比较形而上的,它是我们说的心跟肾的不相交,如果你是晚上睡不着觉,心里面觉得很烦,然后又觉得胸口这个地方有一坨怪怪的感觉的话,那就蛮有可能是栀子豆豉汤了。
所有的豆类都是肾脏的植物,我们说豆为肾之谷,因为豆子长的都很像肾脏的形状,当然黑豆就更加是肾之谷啦,因为它颜色是黑的。
其实黑豆如果不经过处理的话,不但不能够补肾,很可能还会剥削到我们的肾气,因为它的药性是微寒的,一个微寒的东西入肾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可是一个微寒的豆子,经过发酵做成了豆豉那就不一样了。
它就可以好像一个蒸锅一样,把你的肾脏里面的水气蒸出来,然后让它塞满这整个蒸笼就是你的人体那心肾相交,我们说肾中的水气要能够上来,那黑豆把这水气蒸上来。
栀子是一个能够逆向行驶的药,就是栀子它是一个下火药里面所谓的逆风之药,什么叫逆风之药呢?就是身体的走法,或者其他地方都往哪个方向翻,它就往偏反的方向去走。
哪里有火是别的下火药动不了的,塞住的,栀子就特别厉害,所以看这个火塞在哪里栀子就可以疏导哪里,大概是这样的一种药性。
。
【7.49】 发汗后及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干姜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棉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棉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病人用了一些汗法或者用了吐法或下法,可能会伤到这个人,开始有这个心肾不交的问题了,于是他呈现的主证是:“虚烦不得眠”,然后,“若剧者”,严重的呢“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如果是“虚烦不得眠”这个状态的话,栀子干姜汤就很有效,要用到栀子豆豉汤必须要有个条件,就是他有那个心气跟肾气杠到的现象。如果只是虚烦的话,只是觉得烦的话用栀子泻泻心火就不烦了,所以倒是不必用到豆豉。所以他如果有所谓的“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的症状出来了,那才证明需要用到豆豉,让豆豉栀子这个药物组呢,使心火跟肾水之气能够对穿而过,达到心肾相交让人能够睡着。
【7.50】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说“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那这样一个身体感,你觉得烦,那这个热可能是你的体温有上升,因为栀子豆豉汤证终究而言,你可以说他是感冒还没有好。因为古时候的方剂就有拿豆豉来发感冒的,也就是感冒的病邪其实还在你的身体里面,你要吃豆豉把这个肾气啊,弄到充塞你全身然后把这个病邪逼出去,所以基本上栀子豆豉汤证它可以是感冒还没有好。所以这个烦热的这个“热”啊,感冒还没有好的时候还会有一点发烧这些都有可能,当然如果我们当杂病看也可以啊,就是觉得发热啊一直出汗都有可能。
那“胸中窒”差不多就是我们肉体的食道的地方,觉得闷闷的塞住的感觉,那这样子的身体感觉其实就是很标准的栀子豆豉汤。它等于用另外一种身体感来告诉你说,懊憹这种身体感是其中之一,但是这个地方觉得闷闷的,塞住的感觉也可能是栀子豆豉汤的主证。那么临床上这一条我们怎么用呢?就是无论是大陆或者是日本都很清楚的知道,食道在发炎的时候就用栀子甘草豆豉汤。就是当你食道在发炎的时候,就是肉体的这个有形的食道在发炎的时候,就是这个汤证。所以比如说灼伤啊,比如说吃火锅灼伤,日本的大冢敬节好像是吃红豆麻薯灼伤的,然后呢,还有一些人是喝酒晚上喝烧酒,酒精60度的酒灌下去,食道会出血哦。像这样子的灼伤,食道有灼伤的时候,有这个胸中窒的感觉的时候,那栀子甘草汤哦,栀子甘草豉汤,当然你甘草是放生甘草,我们是拿生甘草消炎,拿炙甘草补气,那治疗食道的灼伤特别有效哦,所以就可以借到别的地方来用,因为主证刚好是合的。
【7.51】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就是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了,人有一点累了,然后“大下之后”,其实这个51条说大下哦,后面的53条栀子干姜汤也说“丸药大下之”,就是大下之后比较有可能会转到栀子干姜汤证。他用过下法之后,这个人就心肾脱离了,于是呢,他“身热不去”,就是你发现这个人一直在发烧,身体在发热。心中结痛这种感觉啊,那当然这个病还是一个虚证,所以不太容易跟其他的结构搞混。
栀子豆豉汤证的那个痛是灵魂身体上面的,那其他的那些方证都是肉体身体上面的。所以转一转会知道肉体的身体会被扯到,灵魂的身体不会,就会感觉得到那个差别,所以,大概是这样在用。所以还是心肾之气不交造成的,所以用栀子跟豆豉两味药,然后把它对穿过去。
【7.53】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医以丸药大下之”,这个“身热不去,微烦者”。那我们中国古时候呢,在汉朝的时候常常会有用泻下的方法当作一般民众常用的成药,而这一类的泻药呢,他通常是一个,有两条路子,一个是所谓的甘遂剂一个是所谓的巴豆剂。那甘遂剂就是吃了之后拉出一堆水出来啊对不对,我们十枣汤也知道,那是泄水用的;那另外呢,巴豆剂的话,他是吃了之后通大便的。那为什么会用到巴豆剂呢?是因为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是一种比较粗茶淡饭,而且那个时候中原的人的天气也比我们台湾要冷。所以他有的时候吃饭是一个已经放冷的馒头啊,啃一啃下肚,那个冰冰的食物积在里面,所以寒的东西堆在里面,所以要用热的药去下它。所以用热药来下寒积这是汉代人比较常会遇到的现象。那这个热药下寒积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来呢?首先是你用了热药拉过肚子以后,你的身体大概就被这个热药烫的热烘烘的。那虽然烫的热烘烘的,可是你的肠胃被拉过之后,他是会变实还是会变虚啊?会变虚对不对。所以呢,等于是你虽然被这个巴豆剂弄得全身热烘烘,但是呢,你的这个脾胃之气,中焦之气呢,也被拉空掉了。那脾胃之气元气不够的时候,我们说,中国人说阳密乃固哦,脾胃阳气不够的时候他就不能收摄别的地方的阳气,所以就这个热气一直上浮,脾胃之气反而下陷。就脾胃是虚冷下陷,然后热气一直上浮,那这样子就会形成栀子干姜汤证。
【7.52】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厚朴枳实一起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是一个能够让我们的肠胃动起来,把这些东西带下去对不对,这是一个很基本的结构。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那这个方子有心烦,有腹满对不对,所以心烦就用栀子清心火对不对,那腹满你就用枳朴把食物带下去对不对。那为什么不用豆豉?因为当你食物下不去的时候,其实豆豉他还是一个往上托的药哦,所以这里用豆豉方向性就不太对哦,豆豉是上行的药,所以就不必用到豆豉了。那你说这个人,我今天消化不良,然后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滚来滚去,然后觉得蛮烦的,那这样就是栀子厚朴汤证。
【7.54】凡用栀子汤,若病人大便旧微溏者,不可与之。
那最后呢,他在这个地方收尾的时候他说“凡用栀子汤,若病人大便旧微溏者”,宋本没有“大便”两个字,意义还是一样的。那如果病人是旧微溏者,就是他是一直以来都有容易拉稀的习惯的人,那不要给他栀子汤,那这个怎么说呢?这个像是太阴篇啊,也有说什么太阴病什么情况用大黄芍药去帮他治这个病,然后他也讲说,如果这个人之后拉起肚子,大黄芍药就要减量,因为芍药大黄会让人大便变得更稀、更软、更容易拉。那栀子也是一个比较凉又比较润的药,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