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金句:
不能做自己主人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之外的任何事物的主人。主宰自我的人才可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成为“命运的主人,灵魂的主宰”。自律的最高形式在于,当一个人获得巨大财富或因所提供的服务得到广泛认可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谦逊。
自律是一个人能够充分、完全地掌控自己的思想,并引导它实现他所希望的任何目的的唯一手段。
【本周计划:】
本周计划:
P1英语学习15小时, 完成
P1-1 输出结构图C4 未完成
P1-2 卡片C1、C2、C3 未完成
P1-3 学习C5、C6 未完成
P1 视频号学习 6 未完成
P1 学习L写作课 5 未完成
P1 深度复盘7天 完成
P1 拖地 完成
P2 教练对话 1次并复盘 未完成
P2 阅读2本书并输出 未完成
P2 英语朗读 6天次 未完成
P2 文章抄写6天次 未完成
P2 运动 6天次 未完成
P2 冥想 6天次 未完成
【本周总结】
除了学习时长有保证,其它任务都没有按时完成。
做的好的地方:
1、学习时长这是本周做的最好的地方,每天早上2个番茄的学习,7天全部做到,而且可以投入学习,结果也记住了一些内容。并且通过发现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下周计划,把学习时长拉长为每天3个小时。
2、坚持复盘,虽然有些是第二天补上的,但是毕竟还是坚持完成了。可以做到的原因,是内心的需求。因为在决定不上班之后,就预感到自己会有一段纠结的时间,所以希望可以把这段时间的心中历程记录下来。做为公众号的内容之一,记录明白道理,跟行动之间的距离。感觉自己已经想的很清楚,但是在实际生活里,依然还是会有迷茫和惶恐。归根到底,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
做的不好的地方:
没有完成其它任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做什么事情上有纠结,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的近期结果是什么。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而去选择最简单的事情:阅读。通过想象中的,找到执行力,实际上是为了逃避做决定。
2、阅读完成了3本书,但是没有完成一个输出。原因是,阅读的目的是逃避,并没有以输出为目的。
《知行合一2》
《思考致富》
《你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
3、在视频软件上的选择和学习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虽然是必须的,但是其实也有逃避的因素。因为不决定,就不用真正投入精力。与其说是费用让我有犹豫,不如说是内心的不确定,让自己选择逃避。
总结:
虽然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的,停止工作的第一周,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停止学习和努力,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每天的效率都不高,每天都会有3到4个小时的时间浪费掉。看了几本书,但是看到的是以前都已经明白的道理,并没有特别多新的感悟。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隐形的逃避。
本周经历的两个状态:一是特别关注金钱,一度认为金钱是衡量一天的生活是否有意义的标准;二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把是否让别人称赞做为自己努力程度的标准。这样的结果是,纠结,无法专注。哪怕明明知道人是短视的动物,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纠结是因为短视,却依然不能很快抽身出来。
做的好的地方:不得不说,自己没有崩溃,没有完全停下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周三通过对话,打开一点思路,要通过三脑合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周四状态不错,周五,周六又有纠结,但是还是完全了最基本任务。周日完成第五章,难度加大,兴趣提升。
有待提升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时间规划。发现自己的兴趣点,但是在初始阶段,还是需要通过番茄钟来平衡任务安排,毕竟这是自己在乎的问题,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生活,学习以及运动的同时进行。
《知行合一2》感悟
最大的收获:
一关于自信:“我们常常对物欲动心外,还会对别人的评价动心。所以动心,是因为我们并不自信,就像一个空碗,需要外在的东西来填充,别人的评价就是这种填充物。王阳明说:“有此心就有此理,你有一颗不自信的心,自然就会产生不自信的理。所以你的心在外物的干扰下不停地动,永不停息。”所谓“自信”不是被动地坚信自己“问心无愧”,而是要把遇到的坎坷、磨难当作正面的东西,要把它当成是砥砺人、磨练人的东西。而且你应该感谢它,荣誉是从正面磨砺你,诽谤和侮辱是从反面磨砺你。无论是哪种磨砺,它都是你练心的大好时机。这样一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你都能有所得;无论荣誉还是侮辱,你都能把它当成一门学问。”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二关于勇气:“王阳明解释道:“孟子说勇气是‘集义所生’,你行事合乎道义,这就是致良知。肯致良知,自然就会产生勇气。勇气反过来会光明你的良知,你在这场恶战中就很容易取胜了。”
王阳明对“勇”的定义:知道是非、善恶、羞耻是良知,只是接近“勇”,而肯矫正和改正,就是真的勇,也就是致良知!
知行合一就是杠杆原理:撬动天地万物。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于是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地球。”那个支点,倘若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良知,而那根足够长的杠杆就是“行”。不必给我一个支点,因为这个支点与生俱来,剩下的事只是找一根足够长的杠杆,用力压下去就可以撬动天地万物和人情事变。所以,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结合到自己身上,之所以关注于这两点,就是因为这一周以来,因为没有收入,内心其实一直不安定。没有自信,生活在别人的评判中。老妈问起工作,还是会骗她上两天班。教练问每天做了什么,还是会尽量说的看起来做了不少事情。这些都是因为不自信,而且缺乏勇气,去改正。
那我想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呢?我希望每天给自己订下基本任务,可以在5小时内完成的,用青蛙列出来。其它的做为蝌蚪的任务,不做为考核内容,不让它成为自己的心理负担。同时要严格遵守5天学习,1天休息,另外一天复习调整。让可持续进步成为一种常态。
【语音记录】
周四,第一次用语音记录的方式,在有想法的时候就随时录音,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记录方式。特别是对于那些转瞬即逝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不能马上记下来,结果往往就是再也想不起来了。
跟老妈打电话聊了半小时。她提到三姨家一大家子好几十口人的聚餐。这其实是我不想谈论的,因为觉得自己为父母做的太少,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是一直很内疚的地方。
由此也想到,今天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感受自己对自己一天的成果是否满意,并不是建立在自我标准上,而是会考虑,在phoebe看来,我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她会觉得我做的不错。最后的发现是,自我标准一般来说会比外人的标准高,但是不能保证每天的状态。而以外人的要求做标准,能保证每天至少完成度。
以后想达到的,还是要以自己标准为主,并且要求自己可以养成习惯,每天进步。
【周三的被教练对话反馈】
很开心今天能与你有一场对话交流,很感谢你的认真倾听和有效提问,让我发现一个新的秘密。
在今天跟教练沟通过程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感受到的是教练的耐心,细心和贴心的抱持。有些时候觉得自己的想法非常可笑,前后矛盾,借口多多。但是教练没有任何评判的倾听,让我放下自己设立的各种限制,可以去真正去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自己间歇性自我否定的深层原因。对于今天的教练沟通,你有哪些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感觉世界向我关闭了大门之后,教练引导我推开了一扇窗,让温暖的阳光照进大脑深处,让我可以静下来,认真跟自己的大脑有一个亲密接触。听过了太多的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没有找到底层逻辑。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呢?不是信仰,不是自律,不是信念,不是能力,不是外部环境,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做不好,不是因为任何的外部原因,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跟自己和解,没有做到身心合一,三脑合一。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自身的内耗而引起的。
立刻想到的是流传的杨先生的一段话: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一百岁感言》
我在想,如果这段话真的是她说的,那么做为一个百岁老人,这应该是最深刻的体验了。世界是自己的,我们只需要做到让自己满意就好。带着这些收获,接下来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收获,现在的感觉是,无比的轻松。在卸下了所有束缚后,其实会觉得不自在,不习惯,甚至有点不相信这种感觉会是真的。以前会觉得,环境是固定的,如果改变不了环境,自己的境遇就不可能会有改善的。现在的感觉是,环境是怎样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只需要做到自己想要的就好。然后想到了积极心理学,它的目的是让人们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生活。而这种意义,其实也就是大脑认为的有意义,是通过让三脑同时相信这个意义是它们都想要的,去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其实,如果三脑可以达成统一,有没有意义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的大脑基因决定了,所有想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
那么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呢?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月度OKR,是需要做一些调整。除此之外,以后也还是会每天列青蛙,每天朝着目标前进,但是不同的地方是,会关注自己的状态,用更和谐的方式,去做想做的事情。
凡事向内看,找到自己的意愿,做到身心合一。
总之,本周总体状态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标准。下周会刻意要求自己:
1、用番茄钟,保证每天3个方面在推进;
2、向内看,找到自己的原始动力,身心合一的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