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遥远的救世主》
作者简介:
豆豆,原名李雪,女,著名作家。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作者于1995年6月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背叛》,《背叛》一书在杂志《啄木鸟》2000年1—4期连载。她的中篇小说处女作《死比活着容易》1993年在天津《小说家》杂志发表,同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后转入中国石油作家协会。2000年《啄木鸟》杂志一至四期连载了她的长篇小说《背叛》,然后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北京同乐影视公司拍成同名20集电视连续剧,在全国及各省卫星台连播,引起了强烈反响。
推荐理由: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问一个有机的、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歔的爱情故事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一个作家的品质,在豆豆身上达到了极致,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出色地表现出佛学的光耀和不蓄意,使人震惊。
内容简介:
效力于德国一家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到惩罚的,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所有分红被冻结,甚至穷到天天吃方便面。回到古城“隐居”时,认识了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队任职的女刑警队员芮小丹。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对音响发烧友演变成了一对爱情发烧友,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传奇的天国之恋。
经典语录:
1、 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
2、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
4、 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这个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这个市场竞争的确是非常厉害,胜负往往就是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如果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5、 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
一、生存,得活下来;
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6、 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
7、 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8、 认识一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
9、 强势文化是遵循自然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则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10、 生老病死,我都怕;难道怕了就不会生老病死了么?
读后感:
纵观整部小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词就是文化属性了。文化属性是什么?引用主人公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文化属性是作者贯通全书的主题。
男主人公丁元英,是“道”的化身。道家尚自然,循规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于“道”的定义。丁元英的一切行为都在诠释着他的“道”,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丹最后的那个电话。电话中小丹告诉丁元英自己准备去搏命,但是他听了后什么也没说,因为他知道,当一个人看破生死的时候,一切的言语都是多余的,这就是自然规律。所谓道法自然,这就是丁元英的“道”。
女主人公小丹,是“释”的化身。释家,就是禅宗,其本身就是大乘佛教传入中土后吸收了本土老庄思想甚至是易经的部分思想发展而成的,最易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的佛教分支。释家求觉悟,证涅槃,认为世间一切皆为泡影,看破方可得正果。小丹初遇丁元英到最后的自杀,就是一个“觉”的过程。当她最后看破人间泡影的时候,就有了顺利成章的涅槃而去。
男女主人公 都不代表真正的人,至少不能代表大多数人。书中的主要配角们,才代表了当今社会下的终生百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刘冰。他是弱势文化的代表,他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作者所定义的弱势文化。世上本没有救世主,自救者得救。他的自杀起到了点题作用,从文学角度来讲,他和小丹都是不得不死的。
小说中有三段印象很深的话。首先是丁元英通过小丹之口说给王明阳的话,“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抛开最后的如来二字,道法自然四个字,包含了太多,读了多年的《道德经》,每年感悟有所不同。此中乾坤,真可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二段是丁元英对智玄大师的话,“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为给心找个不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这段话让我第二次大生知己之感。长久以来我对佛教与佛法分的很开,我崇尚脱离了宗教信仰的佛法,而对宗教信仰很浓重的佛教一直不感冒,对待道家和道教也是这个态度。绝大多数信佛信道的人,信的是教还是法?那些进庙就烧香看似无比虔诚的人,只是尊重习俗,还是弱者祈求强者的庇护?所以前面在说丁元英和小丹的时候,用的是道家和释家,而不是道教和释教。
第三段是丁元英告诉韩楚风为什么会讨论“得救之道”的对话,韩楚风笑了笑,说:“一招杀富济贫引出得救之道的讨论,骂的是你,疼的却是传统观念。一年多不见你怎么有了这么高的境界?”
丁元英摆摆手说:“哪里是境界,我还没冲动到为了舆论溅几滴水花就去招惹那种骂名。当得救之道的讨论浮出水面,那就是我要送给小丹的礼物。”
韩楚风顿时目瞪口呆 ,脱口一声:“啊?我的天!你知道这件事得折腾多少人?得惹多大动静?原来就是。。。。。。就是给一个女人的礼物?”
丁元英说:“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这两个极致我都没敢冒犯,不可以吗?”
看了这三段话,我对丁元英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文化快餐”泛滥的时代,这样能够引人深思的好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这样的作家值得钦佩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