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某天下午,在伦敦霍希尔巷的樱草山书店,正如期举行着一场读书会。和以往不同,此时的书店在昨夜德军飞机的轰炸下已面目全非:窗玻璃被炸飞、大门不知去向、房顶更是缺了一块,店里一片狼藉。
樱草山书店的继承人--格蕾丝,正在给听众们朗读着《简•爱》里的章节,但她心里忍不住悲哀地想:自己倾注了所有心力的书店眼看就要化为乌有了…
这是《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中的一个场景,作者用她那充满伤痛而温暖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二战时期伦敦遭遇德军大轰炸时,伦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永不屈服的精神。
书里对战争场面的真实还原、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均得益于作者对历史深刻而独到的解读。玛德琳•马丁,这位《今日美国》和《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曾在德国军营中度过了大半童年,她的这段经历注定了《伦敦最后一家书店》的不同凡响。
从德雷顿到伦敦
故事从伦敦的菲灵顿车站开始。1939年8月的一天,来自德雷顿的乡下女孩格蕾丝和薇芙,终于抵达了朝思暮想的伦敦。
这个憧憬了无数次的城市,是父母双亡的格蕾丝逃离舅舅一家欺负、薇芙摆脱父母控制的最好的去处。为了这一天,她们做了充足的准备:纠正德雷顿口音、了解最新的时尚和礼仪、学习入时的穿着打扮…
当然,最重要的住所也有了着落:格蕾丝妈妈的生前好友--韦瑟福德夫人慷慨地邀请她们与自己同住。这位在一战中与格蕾丝妈妈一样痛失丈夫的夫人,正在家里热切地期待着格蕾丝的到来。
就这样,在薇芙的鼓励和陪伴下,格蕾丝踏上了伦敦这片土地。尽管车站和街头随处可见呼吁男性参军的海报、堆在屋前的沙袋,但这些即将开战的征兆,仍然影响不了这两个美丽、善良的女孩:眼前的大都市让她们心潮澎湃,她们对未来抱着很大的热望。
在布林顿大街的一栋别墅里,她们见到了真挚、利落的韦瑟福德夫人和她的儿子柯林:那个小时候就常和她们一起玩闹的大男孩,仍然和从前一样善良、腼腆。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联结在了一起,彼此成为了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存在。
有了容身之所,在伦敦找份工作就成了当务之急。有推荐信的薇芙,如愿以偿去到哈罗德百货公司上班,与柯林成了同事;而没有推荐信的格蕾丝,只能先到韦夫人推荐的樱草山书店工作,准备六个月后拿到老板的推荐信再去哈罗德应聘。
格蕾丝的伦敦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但此时的她,并不知道以后将获得什么、失去什么?经历怎样的艰难和痛楚、成长和幸福?但就算她能预测未来,我想她仍然不会后悔她的抉择。
找到真爱
说起来,樱草山书店的老板--埃文斯先生应聘格蕾丝,完全是迫于韦夫人的压力,所以对格蕾丝很冷淡,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而格蕾丝呢,为了谋求一份好的推荐信 ,尽管并不喜欢书店,但还是尽职尽责,主动承担起改造书店的工作。
在舅舅的日杂店练就的能耐,现在都派上了用场:这间老破、脏乱的书店,在她手上日益整洁、有序;图书分类、广告宣传和售卖图书礼券的举措,更是大大增加了书店的人气,短短数月销量就涨了两倍。
渐渐地,格蕾丝的工作能力和人品得到了埃文斯先生的认可和赞赏;埃文斯先生冷漠外表下的幽默和善意,也赢得了格蕾丝的信任和敬爱。不知不觉中,在都失去了至亲的两人之间,渐渐滋生出深厚的“父女”情谊。
让格蕾丝意外的是,她在书店还遭遇了爱情。上班第一天,她就邂逅了前来买书的乔治•安德森,一个帅气、迷人的工程师。如果说,两人最初是被对方的外貌所吸引,那么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逐渐为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所倾倒。
乔治对书籍的喜爱,激发了潜藏在格蕾丝身体里的求知欲,她崇拜甚至有些嫉妒阅读给乔治带来的感悟:“就像出发去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读书可以让你体会他人的人生,了解他人的视角…对我而言,能填补空虚的就是阅读”。
在乔治的影响到下,格蕾丝开始在工作之余、在被窝里、在空袭的间隙,见缝插针、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乔治送给她的第一本《基督山伯爵》开始,《爱玛》、《科学怪人》、《蝴蝶梦》…一本本读下去,书籍在格蕾丝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哪怕后来乔治参加了空军,书籍仍然是他们书信里最常谈到的话题。
六个月后,格蕾丝留了下来。她发现自己爱上了书店,埃文斯先生也不舍得她离开。正像店名标牌下那一行小字:“愿您在这里找到真爱”,格蕾丝在这里得到了埃文斯先生的亲情、乔治的爱情,还有带给她多少快乐的书籍。从此,除了薇芙、韦夫人和柯林,她又多了这些美好的牵挂。
每个人都在战斗
1940年,德军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英国。自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开始,德国正式发动了血腥、暴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纷纷倒在德军的铁蹄之下。
此时,英国周边的国家都成了德国的囊中之物,英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伦敦首当其冲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在大轰炸中,它有十万多座建筑被毁、4.3万民众伤亡。但在丘吉尔领导下,人们从未丧失信心和勇气,一直战斗到胜利的来临。电影《至暗时刻》正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演绎。
二战期间,处于危难之中的英国民众:男人们奔赴前线、浴血沙场;女人们加入志愿服务队,为部队提供补给;孩子们被寄养到乡下,由陌生的家庭照顾。人们众志成城,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战斗着,只要尽力就够了。
《伦敦最后一家书店》以伦敦为背景,让我们更近地感受到那段历史。书里,格蕾丝的朋友们也纷纷应征入伍:她刚到樱草山书店工作的第六天,爱人乔治•安德森就加入了皇家空军;同年11月,柯林也应征入伍,前往敦刻尔克参加战斗;就连好友薇芙也加入了女子后备军。
格蕾丝钦佩他们的选择,但想到孤苦伶仃的韦夫人,她决定留下 ,尽其所能帮助身边的人。于是,在埃文斯先生的举荐下,她做了斯托克斯先生的助手,成为一名空袭防御督察员,每周三个晚上在负责的街区巡逻。
随着战事的深入,德军开始对伦敦实行长达数月的狂轰乱炸,这座城市沦为了人间地狱:飞机低旋的轰鸣声、空袭投弹的爆炸声、高射炮的回击声,每天都不绝于耳;随处可见硝烟弥漫、烈火熊熊中炸毁的房屋、死伤的市民…
尽管现实如此惨烈,但活下来的人,生活还得继续。战争中,他们都有了双重工作:赚钱养家、救助那些更需要救助的人。这时的格蕾丝,更忙得不可开交:白天继续打理书店;夜晚,空袭来临,她像一个真正的战士,指引大家到就近的避难所、搜救死者和伤者、冲进火场灭火…
一次在菲灵顿车站躲避空袭时,格蕾丝偶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喜欢听她朗读经典,他们和自己一样,仿佛从这个乱世中抽离出来,眼里不再有恐惧和伤痛,而是随着书里的内容沉浸在另一个世界。于是,举办读书会就成了樱草山书店每天下午的特色项目。
在战争的肆虐下,书籍成了人们精神上真正的避难所。它像是安慰剂,又像是强心针,在千难万险的时局中,给人们带来了慰籍和力量,最终终于等来了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结语
读完这本,很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用去经历那些战火纷飞的劫难;同时又为书中那些人物的悲悯、勇敢、担当和坚韧所深深打动,为他们的命运牵心挂肠…
人生在世,总难免遭遇或大或小的困厄,当你绝望或无助时,走进经典,去看看那些人性所能迸发出的最亮的光芒,一定会有力量和勇气在你心里慢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