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我自己——19我的世界会好吗?

进入了初中之后,我的成绩还算可以,但是内心的某种自卑情绪越来越感到压抑,甚至逐渐的开始莫名其妙的做出许多荒唐之事来。

比如,在操场上跑步,跑着跑着,鞋底掉了,不能再跑了,尴尬至极。甚至有时候,去上厕所的时候,校服裤子解不开,然后慌里慌张的找老师帮我解开,那天恰好碰见校长,他也解不开,于是用指甲刀直接将松紧带间断,尴尬之情溢于言表。

还有一次,早晨起床去上学,因为天太黑,又特别赶时间,我错穿了邻居大哥送给母亲的花色外套,那种被嘲弄的感觉一辈子也忘不了。老师讲的啥,几乎没有听进去。

在同学中间我几乎没有特别强烈的存在感。时刻多年之后,初中同学再次联系上,我发现还有更多家庭困难的,初中都没有读完就下学了。

我潜在的一个读书动机——我有强烈的动机要离开自己的家乡,要逃离,逃离到一个让我心安的地方。

所以多年以后,我在咖啡馆等朋友的时候突然读到一本书《最后的儒家》,里面有句话“这个世界会好吗?”在我的内心起了涟漪,好像是为我写的一样。我如获至宝,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梁漱溟先生。

是啊,这个世界会好吗?我的世界会好吗?好像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不清晰的声音在诉说:我的世界会好吗?我的不安的灵魂会被拯救吗?为什么是我的父亲不努力,我却感觉到不安呢?甚至有种被诅咒的感觉?

梁先生成为我在读书过程中最大的精神偶像,然后又了解了他的传记作者艾恺先生,以及他们友谊的故事。

大约我的灵魂是没有着落的,一直空着,我特别想落地,可是不知道落在哪里。青春时候读不进外国的书籍,一直有某种抗拒。在读了梁先生的书之后,灵魂得到片刻的安宁,甚至为他的《文化三路向说》共鸣,他说中华文化未来一定是复兴,会璀璨于世界文化之林,指导西方文化。

这个结论让我欣喜,似乎满足了我自卑而匮乏的灵魂,他的刚毅满足了我缺乏父亲男性力量的支撑。但同时,因为过于盲目崇拜梁先生,甚至在花了大力气读了《人心与人生》之后,我感觉到梁先生的思想和西方心理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过而无不及。

从那时候起,我内心深处一种信念,我开始对心理学产生怀疑——我认为它不能解决我的现实问题。

这个核心信念的建立真的不容易,充满了诱惑和挫折,难分难解。

“信”,一直都是我生命中最折磨我的命题之一。父亲的暴力一直笼罩着我:“你服不服?我非把你制服不可。”

而母亲对父亲的态度让我迷惑,她从小到大在我面前的态度表达了对父亲极度的恨,用她的话来说,杀了父亲的心都有,可是行为呢,不仅不离开,反而越来越亲密。

我的精神世界一直混沌着,矛盾着,不得自由。

所以在我的事业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去相信心理咨询师,而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一种直觉的力量,也是跟着混沌有关。

愿上天赐予我一颗平静的心,让我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

愿上天赐予我一颗勇敢的心,让我有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

愿上天赐予我一颗智慧的心,让我能够分辨这两者.

看样子我那时候的心,既不平静也不智慧,倒是有几分要摧毁自己的勇气吧。

而妹妹前面有我这个长兄冲在前面,我不仅充当母亲的倾诉对象,而且一心想当拯救母亲的英雄,妹妹好像生出了另外一种适应系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她需要取得一个很高的分数才能拥有自己的学习资格,才能读书考大学。我一直记得妹妹考大学的目标非常强烈,而且非常聚焦。

我因为是长子,肩负着子贵母荣的母亲投射给我的责任,无形中不断的给自己加码,即使不堪重负;妹妹是女孩,她一直为上学资格而奋斗,她反而获得了为个人而努力的奋斗之路,所以她喜欢读国外的书,喜欢读《简爱》,一门深入而终于拯救了自己。

如今的我近四十不惑之年,才和母亲分离,才从心理上断奶,不知道算不算得一种悲哀。

我的世界会好吗?

至少,经过几年的学习觉察,我是越来越相信心理学了,也越来越相信周围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我自己——19我的世界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