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28)塞下曲 其三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创作背景

  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赏析

第一句,“月黑雁飞高”,开篇就说,这一天的月亮是看不见的。“月黑”,说明光线很暗,所谓“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往往这种景象,总让人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

为什么要写“雁飞高”呢?

雁是最难猎获之物,是因为大雁有智,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

所谓犬为地厌、雁为天厌、鳢为水厌,这三种生灵最是敏锐机警,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群雁就会立刻飞到空中躲避,所以不论是猎户还是野兽,都很难轻易接近地上的雁群。

士兵作战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杀气,有些鸟能够感受到,会害怕。雁正是感受到这股杀气,高高地飞,不敢往下落。由此,第一句我们便可猜想到地面上正在发生惨烈的战争,刀光剑影之中杀气腾腾。

第二句,事件和人物出来了,“单于夜遁逃”。匈奴人的首领叫单于,后来也经常泛指北方民族的首领。单于大半夜的干吗?“遁逃”,就是逃跑。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大雁要躲着飞。因为刚刚发生了一次短兵相接的壮烈战斗,这场战斗应该打得酣畅淋漓,把对方的首领打得半夜逃窜。在这个时间点上,战争难道就结束了吗?没有,因为“宜将剩勇追穷寇”。

所以接着就是“欲将轻骑逐”。“将”,就是率领;“轻骑”,就是轻装快捷的骑兵;“逐”,即追逐逃窜的敌人。单于不是“夜遁逃”了吗?你不能带着大兵车、重装甲往前追,要领着轻骑兵去追。注意一个字,叫“欲”,包含着一种欲望、一种情感在里边。刚刚说“单于夜遁逃”,现在我要穷追猛打。“欲将”,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同时,“欲”字又是承前启后的过渡点,它引出了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

最后一句的画面,跟整首诗的气氛融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受到巨大的张力和杀气。“满”,就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布满视野。“弓刀”和“雪”,都是比较明亮的。尤其是刀,在黑夜中闪闪发亮。两件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雪亮的光环,环绕的是一个将军或一个战士。他佩带好了装备、武器,要干什么?他要一往无前,要追杀对方的首领。

到底是如何一路奔袭的呢?最后有没有追到遁逃的单于呢?诗人都没写,只留下这漫山遍野腾腾杀气。


夜不能寐,坐起翻书,待稍显困乏,背诗入眠。

哎,这该死的睡眠。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诵(28)塞下曲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