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点滴(13)让经典根植于心——《四大名著》教学札记

   

  “老师,我查阅了资料,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生来就有,不是太上老君炼丹炉炼出来的……”课后,陈驰同学兴致勃勃的跟我说道。我知道,这是《四大名著》学完后的效应。部编教材真合我意,选取的经典尤为点赞。五年级下册中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给孩子们以童年最美丽的遇见,《四大名著》中经典片段《猴王出世》《红楼春趣》《景阳冈》《草船借箭》这几个故事,则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古典名著的兴趣。

    花了两周时间上完第二单元,辅之以课后实践片段观影,孩子们兴趣浓厚,纷纷捧出各自的四大名著给我看,这就是超值,感慨经典之魅力无限。我回顾之前所学的课文,没有哪些能比四大名著节选的故事更吸引人,许是因为之前四年级下册时给孩子们上过名著导读课,那蜻蜓点水的吸引力却远不及这次近距离接触。第二单元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四句诗涵盖四大名著特点及主要人事。因为寒假里特别提醒过,所以好多孩子多少读过其中一本,课前做了小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已阅读了一部分。一遇经典,便大讲特讲,成了我最大的缺点。第一课《草船借箭》紧扣一个借字,好多孩子已知道诸葛亮借完之后定会还来,围绕借箭这一线索,观人识事,周瑜的嫉妒小心眼,曹操的多疑,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则成了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三国的故事很多,望梅止渴,空城计,赤壁之战,三十六计……男孩子相较女孩子对军事更感兴趣。他们喜欢研究为什么会如此轻松借箭,在江面上为什么要调转船头一字排开……带着问题去读,带着趣味去读,我们仿佛探险一般,跟着诸葛亮的智谋,一步步走近草船借箭的那个早晨……

    游完“三国”,见识了诸葛孔明的才智过人后,我和孩子们开始了水泊梁山的相遇。要说小学阶段孩子们最喜欢《水浒传》里哪部分,自然是《武松打虎》的精彩了,《景阳冈》的入选正中下怀。原文节选,有些生僻语言有地方方言口语化的特点,比如“恁地”“榜文”“吃酒”“一双箸”等,学生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猜测,如“筛酒”即是倒酒,那只大虫则是大老虎。这样的课文和我们之前学的现代白话文不同,读起来拗口,初学起来乍一看蛮难,其实,读下来才会发现别样的趣味。风风火火闯九州的108好汉,自是孩子们喜欢的豪侠志气。一曲《好汉歌》特别能带气氛,至于这108位英雄豪杰的绰号则是我们课后最喜比拼的话题,孩子们七嘴八舌的你问我答,课间的讨论一下子活色生香。我不失时机的跟他们讲我初中高中时学到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片段,恰逢陈驰同学读书分享《水浒传》逸闻趣事,如书名更名始末,武松打虎片段的由来等,恰到好处的为本课的深入学习提供了素材。而孩子们最热衷的就是那十八碗酒后武松打虎的过程,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武松沉着应对,机警灵敏的三个“闪”足见他武艺高强,品读过程顺畅自然,在精读细品中感受施耐庵笔下文字生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猴王出世》则是孩子们最熟悉的片段,因为86版《西游记》电视剧每年春节都会上映,这部和我一起出生的电视剧,是我童年的乐趣,也照样吸引现在的孩子们,感叹杨洁女士带领师徒四人扮演者为拍摄《西游记》付出的背后艰辛,的确经久不衰,用我丫头的话说就是三十多年前的特效如今看来也不比现在五毛钱特效差。猴子的天资聪颖,出身奇特,以及勇敢机敏,都是有趣的特点。因为影视作品接近原著较多,直观学习已留在脑海,学起来也轻松不少。那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如“序齿排班,瞑目蹲身,拱伏无违……”孩子们能通过对比学习熟练掌握。

    若说前三部都引人入胜,那留在最后的《红楼梦》中《红楼春趣》便是最难啃的“骨头”了。单是弄清里面的人物关系都会被绕晕,孩子们七嘴八舌,搞不清课文中贾宝玉,薛宝钗,贾迎春,薛宝琴,紫娟等之前的关系,从小听到的最多的名字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其他人都一团麻。加之《红楼梦》文学造诣极高,只诗词鉴赏就可以令人倾倒,如鲁迅所说那就是一本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好在课文选取第七十回贾宝玉与姑娘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片段,千百来字,几个鲜活的生命便跃然纸上。各自放的风筝不同,说话间性格特征也能猜测一二。贾宝玉因为放不起来美人风筝,很是气恼,说道“要不是个美人,我定一脚跺个稀烂……”林黛玉告诉他那是顶线不好,所以放不起来……孩子们从这些话就能感受到他的率真,可爱,孩子气,林黛玉的聪明。短短一篇文章,孩子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风筝,知道了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也大概掌握了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原来《红楼梦》里也有这么好玩的游戏,我见缝插针的又举例说了史湘云憨态可掬醉卧青石的故事,妙玉以雪水煮茶待客的事儿,以及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的故事……孩子们从之前敬而远之到对《红楼梦》这皇皇巨著不再惧怕,而是倾向于喜欢并走近,这就够了。

    上喜欢的课文,和孩子们共同讨论文学名著,一节课下来,满心欢喜,充满期待,这应该是最好的效应。当我看到孩子们的实践作业——那一张张关于四大名著中人物分析或故事串联的思维导图时,真的很欣慰。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孩子对《红楼梦》人物关系进行了分析,简单的思维导图理清关系,或是单个人物性格、出身、命运、相关的故事等,通过课后实践查阅资料,他们离名著又进了一步。单元结束后我回头翻起之前的名著导读,孩子们因着理解因着喜欢而变的简单轻松。久违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阅读展示课——班级读书会趁热打铁,又为四大名著的加深印象做了总结。

    这个春天,当我们在《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品浪花淘尽英雄的分分合合;于《水浒传》里体验英雄豪杰绿林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豪爽仗义;借《西游记》的魔力与神魔鬼怪畅游浪漫神奇的仙魔世界,叹《红楼梦》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无奈人世间时,时光短暂又美好,经典的光芒正照耀孩子心灵深处。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给世人多少茶余饭后的谈资与消遣,留下多少逸闻趣谈,经典总能熠熠生辉,而走近经典,让经典植根于心,只要开始,便不觉春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点滴(13)让经典根植于心——《四大名著》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