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字节跳动后端青训营。
架构抽象定义:
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
用于指导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
听不懂啊!!!
简单来说就是架构在实现软件方法选择上有指导作用!
架构如果没打好,大厦容易倒!
蛋糕坊要开业了!需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All in one,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进程里,部署在一个机器上。
优点:
缺点:
运维需要停服,用户体验较差(兰师傅拉屎去了,没人做了)
承载能力有限,会产生c10k问题。(人太多了,兰师傅忙不过来了)
C10K问题可以具体看一下下面这个文章
C10k问题简述_爱思考的实践者的博客-CSDN博客_c10k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C10K问题,本质上是操作系统的问题。对于Web1.0/2.0时代的操作系统而言, 传统的同步阻塞I/O模型都是一样的,处理的方式都是requests per second,并发10K和100的区别关键在于CPU。
创建的进程、线程多了,数据拷贝频繁(缓存I/O、内核将数据拷贝到用户进程空间、阻塞), 进程/线程上下文切换消耗大, 导致操作系统崩溃,这就是C10K问题的本质!
可见,解决C10K问题的关键就是:尽可能减少CPU等核心资源消耗,从而榨干单台服务器的性能,突破C10K问题所描述的瓶颈。
在单机架构的基础上,将进程部署到多个机器上。
优点:
具备水平扩容能力
运维不需要停服
缺点:
后端进程职责太多,越来越臃肿(啥都得负责啊!只是简单的多部署了几台机器而已,这师傅啥蛋糕都得做,还得自己负责烤,和面等等任务)
爆炸半径较大,进程中一个很小的模块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进程崩溃!(孙师傅做蛋糕的时候烤箱坏了,他这人就芭比q了,后续没法做了)
在单机架构基础上,将进程按照某种依据切分开。比如,A 软件和 B 软件的后端原先采用单机架构部署,那就是一个进程部署在多个机器上;如果用垂直应用架构,可以将 A 和 B 的后端拆分为 A、B 两个进程,然后再按照单体模式的思路,部署在多个机器上。
优点: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后端进程职责(各司其职了)
一定程度上缩小爆炸半径(原来师傅做肉松蛋糕的师傅如果肉松没了,他就没了。现在只有肉松师傅没了)
缺点:
SOA 架构中,服务为一等公民,将进程按照不同的功能单元进行抽象,拆分为『服务』。有了服务之后,SOA 还为服务之间的通信定义了标准,保证各个服务之间通讯体验的一致性。
优点:
各服务的职责更清晰(各司其职)
运维粒度减小到服务,爆炸半径可控(出问题基本只影响自己那部分)
缺点:
ESB----企业服务总线,像一根管道,用来连接各个节点。为了集成不同系统,不同协议的服务,ESB做了消息的转换、解释与路由等工作,让不同的服务互联互通。
https://img-1307504639.cos.ap-beijing.myqcloud.com/202205221528680.jpeg
大家可以根据这篇文章什么是ESB? - 知乎 (zhihu.com),来简单了解esb,我理解就是蛋糕店的老大,负责与各个蛋糕师傅沟通,传话等等一系列任务。
在 SOA 架构中,ESB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架构拓扑来看,它更像是一个集中式的模块。有一个 SOA 分布式演进的分支,最终的形态便是微服务。
优点:
兼具 SOA 解决的问题
服务间的通信更敏捷、灵活
缺点:
但是这种方式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架构演进的初衷:满足软件迭代诉求,提高迭代效率
架构演进的思路:垂直切分——分布式,水平切分——分层/模块化
蛋糕店经过发展,需要扩大规模,产生了以下问题:
店面咋盘:
师傅怎么招聘:
还有一系列问题
云计算基础:云计算是指软件通过自动化管理,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网络,是现代互联网大规模熟悉分析和存储的基石。
虚拟化技术
编排方案
云计算架构:
云服务
云部署模式(拓展)
云原生,实际是云原生(计算)的简称,它是元计算发展到现在的一种形态。
云原生技术为组织(公司)在公有云、自由云、混合云等新型的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拓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它的代表技术:
弹性资源
微服务架构
DevOps
服务网格
基于虚拟化技术,提供的可以快速扩缩容的能力。可以分为弹性计算资源和弹性存储资源两个方面。
弹性计算资源:
计算资源调度
消息队列
服务资源调度:
计算服务调度:
消息队列:
经典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元数据
NoSQL
云原生软件交付利器,贯穿整个开发周期。
结合自动化流程,提高软件开发以及交付的效率。
微服务架构下,服务之间的通讯标准是基于协议而不是 ESB 的。
HTTP - H1/H2
RPC - Apache Thrift/gRPC
如何在 HTTP 和 RPC 之间选择?
性能 - RPC 协议往往具备较好的压缩率,性能较高。如 Thrift, Protocol Buffers
服务治理 - RPC 中间件往往集成了丰富的服务治理能力。如 熔断、降级、超时等
可解释性 - HTTP 通信的协议往往首选 JSON,可解释性、可调试性更好
什么是服务网格?
微服务之间通讯的中间层
一个高性能的 4 层网络代理
将流量层面的逻辑与业务进程解耦
对于服务网格,可以根据这篇文章进行简单理解
服务网格是什么“格”? - 知乎 (zhihu.com)
没有什么是加一层代理解决不了的问题,服务网格相比较于 RPC/HTTP 框架:
实现了异构系统治理体验的统一化
服务网格的数据平面代理与业务进程采取进程间通信的模式,使得流量相关的逻辑(包含治理)与业务进程解耦,生命周期也更容易管理
最终蛋糕店的架构如下:
基础设施层面:
Q:我们总说,云是弹性的,也就是说,在用户的角度,云提供的资源是无限的。然而,云背后的物理资源是有限的。在企业级后端架构里,云如何解决近乎无限的弹性资源和有限的物理资源之间的矛盾?
Q:闲事的资源就这么空着呢?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物理资源的价值转换率?
用户层面:
Q:上了云原生微服务后,服务之间的通信开销较大,应该如何做成本优化?
Q:微服务看起来没有那么美好,抖动导致的运维成本较高,如何解决?
Q:异构的物理环境应该对用户是透明的,如何屏蔽这些细节?
同一台机器上跑着离线和在线的服务,机器如何为这些服务分配资源呢?
考虑到在线业务的潮汐性,物理资源的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离在线资源并池,可以:
提高物理资源利用率
提供更多的弹性资源
核心收益:
解决思路:
自动扩缩容
可以根据cpu使用率、进程线程的情况、内存使用情况等指标进行动态扩缩容。
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成本较高,是否可以:
形态上是微服务架构
通信上是单体架构
亲合性部署,通过将微服务调用形态与资源调度系统结合,将一些调用关系紧密、通信量大的服务部署在同一个机器上,并且使用 IPC 代替 RPC 的方式,降低网络通信带来的开销
核心收益:
解决思路:基于微服务中间件及服务网格的流量治理
同样的服务部署到不同的主机上,打同样的流量,但由于cpu处理能力的差异,导致cpu资源利用率不均衡。
核心收益
解决思路:CPU水位负载均衡
-9mCJxy5H-1653208881931)]
核心收益:
解决思路:基于微服务中间件及服务网格的流量治理
同样的服务部署到不同的主机上,打同样的流量,但由于cpu处理能力的差异,导致cpu资源利用率不均衡。
核心收益
解决思路:CPU水位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