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 周六 中雨

       

图片发自App

        午后,本来该是美美地酣睡。宝文却非要给我读一篇文章-《一篑之功》。其实,我知道,这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小文,讲的是四川“金钗井”的故事,一个寡妇雇了工人挖盐井,虽然始终无果,寡妇还是典当金钗感谢工人们,他们感恩又为她义务挖井三日,最终挖得盐井,寡妇和她的孩子们也自此富足。最近,我给孩子们买了一套《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或早间,或睡前,时常见她们津津有味地读着,讨论着。看来,虽时移境异,人世间的真情至理,还是一样可以叩击着向上的灵魂。

     

图片发自App

        回到正题。宝文读完两段后 ,我说:“我也读一读,看看我们谁可以读得流利,又没有错别字。”我俩尽情尽力地读着,一会儿,宝月也参与进来了。当宝月读到结尾两段的时候,宝文说:“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宁愿相信是寡妇的善良得来了好的报应,工人们才挖出了盐水!”“对,我也宁愿相信这是善的报应!”我说。其实,我们的内心里,都明白丰子恺先生说的才是科学论断,但是我们更喜欢一个浪漫的结局。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宁愿相信他们终化羽蝶,翩飞天地间,生生世世不再分离;就像九旬愚公,志移太行、王屋,不畏寒暑,我们多么乐意最终神仙背负,铲除险阻……太多的故事,太美的情感,我们宁愿看见它们斜逸的旁枝,相信它们唯美的结束。也许是因为我们珍重美、渴求美,也许是缘于我们生于苦版现实里,只有浇灌了这些浪漫的因子,我们才可以嗅到生活里的芳香沁人心脾。

        记得多年前,奶奶在世时,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其实我们宁愿相信也许不是故事。那是一个冬天,那年的冬天冷得出奇,九曲黄河冰封千里。爷爷和村人们依旧如往年到黄河边挑水,那年的岸边多了一块青石,却无人打探它的来历。只是,数九寒天,人们便一直踩在这块青色的大石头上,凿冰打水,那年的水挑得格外便利。第二年,雪消冰融,那块石头也消失了踪影。后来,人们传说,那块石头,其实是黄河上游的一只老龟,因为犯下天条,被贬下界,经千人踩踏,以赎罪孽,冬去春来,罪消功满,便重获自由,返回故里。也许,这真的只是个故事,可是哪怕许多年后,我们也不愿讲破,因为这样的奇幻,这样的迷离,曾经给我们姊妹苦涩荒芜的童年多么缤纷的慰藉。

        孩子,我真高兴你已有这样美的情绪,是啊,人生之路本来辗转,世事之情时常烦乱,就留一抹星河的灿烂永葆自己心间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7月14日 周六 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