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之我在北京吉利大学那些年

      “教育行走一起写吧”十月的主题是教育故事,国庆长假在忙碌中结束了。静心回顾了这二十多年的教育之路,我想最值得记忆的还是在北京吉利大学的那七年多时光;转眼间我离开吉利也有七年了,“一起写吧”的主题文,我还是写下了《我在北京吉利大学那些年》的标题。

      记得我是2006年5月8日,从西安来到北京,直接去北京吉利大学招生办报到的;6-8月在新疆奎屯市做招生咨询工作。八月底回校后,被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聘任为专职教师,后评定为讲师职称;从此开始了我在吉利的七年教育之路。

第一次到生命学院

      刚到生命学院,只有我一个医学专业的专职教师;院长是清华退休的生物研究专业的沈教授。于是我接手了学院的解剖学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还担任了医学临床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离开教育岗位二年多的时间,我用一个学期就完全融入到吉利大学的教学岗位;成为了学校第一批“双师型”教师的一员,并胜任了三个专业共四门学科的教学任务。

      已有近十年教育经历的我,本来就是为了08北京奥运的约定而来到北京工作的;当然还有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于生命学院工作的第二学期,在组织学生们对解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一篇解剖学学习的教研论文,并被收录到学校教育研究刊物的第三期上。同时我以论文写作中成立的学习兴趣小组,创立了学院第一个学生社团——生命求学社。

生命求学社成立大会

      2007年4月27日,生命求学社在学院领导的参与下正式成立;沈院长和教务焦主任出席并讲话。同时举行了学院首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比赛颁奖;由学院学生办公室王主任,院长和我作为社团指导老师进行了颁奖。生命求学社以高起点创办,在成立的第一个学期就进入了吉利大学学生社团百团的排名前二十位;我作为校红十字会的一员,让社团与红十字会合作举办了奥运初中级急救员志愿者的培训工作。

      2007年9月,生命求学社第一次进行新生招生工作;取得了好成绩,社团成员首次超过了百人。社团领导组织成员达到了十五人;9月15日,九月第三个星期六,即“全民国防教育日”我组织社团领导团队到圆明园参观,进行了不忘国耻,扬我国威的爱国主义教育。

全民国防教育日-圆明园之行

      从2007-2009年,我作为生命求学社的指导老师,与我的学子们举办了丰富多彩多姿的社团活动;如参与了北京市团委举办的奥运原创征文比赛,我的两篇习作还入选了征文,并创办了社团刊物。还与其他学生社团举行了多种合作,还记得08年的植树节,还记得吉利“白宫”图书馆里我们的演讲与“图书漂流”活动吧;每年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与多次的征文比赛,初中级急救员培训成了社团的常年定期活动。我的社团经过三届领导的换届,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生命学院又涌现了两三个新的学生社团;我才辞去了指导老师一职,而生命求学社也成功成为了校级社团的存在。

      我的教育故事,经过2008年奥运的心潮澎湃之后;2009年暑假,因为一个传说的“雪泪节”,我见到了相识近两年的她。一个月四川之行,年龄大了的我们虽然是两地分居,还是义无反顾的闪婚了。2010年6月就有了我今生的“小情人”——小宝贝全虹伊;从她出生到满月,因为工作,我未能入川去看她。到她四十多天来到北京,我们一起开始了书写我在吉利那些年的教育故事。

小荷成长训练营-我与助教

      在女儿满月的日子,四十岁的我以刚超龄的年龄,参与吉利的素质教育工作;经过培训成为了新生入学的“小荷成长训练营”里合格的“小荷讲师”。从2010年8月-2012年9月,我参与三年的新生入学培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忘不了每年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的训练营,忘不了每年新年的“小荷之夜”汇报演出;不惑之年的我与90后的莘莘学子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还有那一个又一个感动着我们的教育故事。在这期间,我还经过培训,成为了第一批合格的高级职业规划顾问;从新生入学的训练与心理测评开始,到二三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发展。

      09年生命学院新来了女老师,是一位医生;她从临床学科教学开始,我教会了她解剖学的实验管理与理论教学。自己转入社区康复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学科教学工作,在建立了两个实验室的同时;我也接手了中医养生,营养学,医学心理学,医药管理类等学科教学工作。在我的参与下,生命学院往社区康复与未来的康养方向发展;经过三四年的发展,因为遭遇全国性扩招后,教育发展的缩水。生命学院与心理学院合并转型失败,于2013年生命学院被撤,合并到了商学院。

学生们最爱的龙潭峡谷
至今还未重新开放的银山塔林之巅
我与爸爸玩4S

      在女儿出生后,我更多的时间陪伴着她;与我的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教育行走故事。你看我们行走的足迹:小荷训练营的4S基地;曾经的银山塔林之巅;我们最爱的大峡谷——龙潭峡谷;还有那每一个难忘的“小荷之夜”……到女儿三岁的那些年,我们走过了北京的许许多多名胜古迹:奥林匹克公园,故宫,天安门广场,天坛,地坛,长城(居庸关,水关,山海关,八达岭,古长城等),十三陵水库与景区,卢沟桥,大观园,圆明园,颐和园,园博园……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吉利大学的同事们曾羡慕的说:小楠楠,你比我们走过了更多的地方。2012年9月才两岁多的女儿上幼儿园了,聪明伶俐的她也跟的上学习;就这么早早的开始了她的求学之旅。

      因为生命学院专业招生的缩水,2013年国庆是我们离开北京吉利大学的日子;真是一个七年之痒吧。我在吉利那些年的教育故事也就此结束;现在想起那些年的同事和学子们,仿佛还是发生在昨天。那以后我在北京又开始了另一个七年的教育之路;就用我当年涂鸦的一首《钗头凤·漂泊青春》来纪念那些年的教育故事吧:

      题记:奥运追梦,相逢吉利;七年青春, 漂泊斟酌;几多收获,夏季扬帆。

七月天,

风雨骤,

吉利青春七年殇。

人情薄,

苦惆怅,

传道受业,

不堪回首。

痒,痒,痒!


少年愁,

尘封处,

天伦之乐终有时。

阑珊夜,

雨蹉跎,

彼年豆蔻,

何处启航。

帆,帆,帆!

告别了!小宝贝第一个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故事之我在北京吉利大学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