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咨询:“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月季《幸福感》开花了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让我们一筹莫展,犹豫不决。

我们知道时间是一条单行道,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一切都无法挽回。

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再多的抱怨,再多的不甘,都是徒劳。

我们总是在恐惧灾难降临,可是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我们才明白。

只要不死,就得受着。

受着受着,人也就习惯了。

我们比想象中强大的多。

有一天,我们回头看时,才发现,我们咬着牙,走了很远的路。

这例子很多,有没有顶着他人的指责做事的,其实这是个常有的事,职场上,人际关系里,家庭里,这样的事一箩筐拉出来就是吧?

但后来呢,大多数不是就这么过来了,我经历过的最影响深的有那么一句总结--小子,算你够狠的!

未来还没到来,不必要过分忧心,不要过分思虑。

中国古代有个杞人忧天的故事。

他老是在担心天会塌下来,整日惶惶不安,难以生活。

未来总是难以预料,我们不是神,不可能预知未来。

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当下。

无数的当下连接成线,通向看似遥远的未来。

当下点点滴滴的努力,一点点搭建起我们美好的未来。

未来不迎,拥抱当下,从脚下做起,从此刻做起。

其实您担心的情况80%是不会近期发生的。当然“天总会塌陷的”,例如您总会碰到您很不愿意发生的情况。这的确如此,但担心有什么用呢?不如做点能做的。

当时不杂,面对唯一可以把握的当下,大脑一定要保持清明。

不要被无谓的想法干扰自己,不要被内心的杂念绊住。

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马祖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焦虑,就是因为脑子里同时装了太多东西。

专注当下,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

我前几天去理发,理发师又谈三年自然灾害的事,说他家爷爷辈几个亲人都是饿死的,我说你说这些感觉如何?他说很愤怒那时没见人管。我说你想一次就伤害自己一次。他们饿死了了很可怜了,你这么折磨自己也很可怜啊……你这样说说,他们能解脱吗?

《了凡四训》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过去了,就成了历史,无法改变。

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后悔也没用。

心里装着悔恨,只能搅乱当下,错失未来。

未来,我们会遇到新的人,新的事。

老天不会永远这么不公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岁的曾国藩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

涤生,涤旧才能生新。放弃过去,与过去一刀两断,才能奔向新生。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就是老先生的教诲!

有读者后台留言说,因疫情失业,想去拉萨祈请一下佛菩萨加持。

但现在拉萨的所有寺院都还在关门,不能进去。

过去我在拉萨待过几年,认识一些寺院的古修拉(僧人敬称),虽然法会等都没有举办,但在一些出名灵验的古老佛像前献供还是可以的。

我的格西老师们都曾告诉我,若要对方切切实实得到自己的回向,需要满足以下三种关系之一:一,亲友关系,例如父子兄弟;二,法的关系,例如师徒;三,财物共享关系,例如施主与出家人。

得到许多读者朋友的赞赏,也得到很多支持,带来很多帮助,所以我想彼此之间是有“财务共享关系”的。

(刚才特别请示了一下我的哲蚌寺格西老师,老师说为这样的关系人做供养确实会对他们有帮助。)

(在这里也特别多说一下,如果你想要帮到某人,就需要和他建立某种关系才行,如果只是报纸上的陌生人,为他出钱超度或祈福,我的几位格西老师都说,那基本上只对自己有利益而已。)

(那么是不是以后不要再为陌生人祈福?不是,最至少能增长自己的善心。)

既如此,就拜托了拉萨的朋友,请他帮忙联系大昭寺的古修拉,在藏历三月初八这一天(也就是昨天)为最著名的觉沃佛供奉一份佛衣,并在下密院著名的能言度母前,供养一点水果,为近期工作困难的朋友祈福。

有需求的朋友,也请各自私下回向,因为大家彼此有建立关系的缘故,应该可以得到利益。

愿疫情中所有众生,都不受饥渴之苦,都有事可做,有屋庇身,不受忧患苦恼。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感 恩 随 喜 打 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咨询:“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