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西方哲学史 - 希尔贝克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哲学。" -- 费希特

"哲学,就是知识论。"–– 费希特

"自由的人会知道自由是什么,并理解唯心主义。绝对意志或自我,无所不在的唯一的世界精神,一切事物均潜存于世界精神之中,也都在其中发生。 "–– 谢林


《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版,既通俗易懂又旁征博引,令人惊喜的是作者还对比了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同时代的思想,纵向的横向的对比都有了。不多说了,好书一本。

下面是作者讲到的一个学习众多哲学思想时的学习方法。

哲学的答案常常显得或者是不重要的,或者是没道理的。

一般来说,哲学答案的重要性不在于它们能够被“运用”,而在于它们可以使我们对事情理解得更好。

在哲学中,问题和论据各种各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每次都要设法把握一位特定的哲学家所问的问题以及他或她用来支持这个或那个答案的论据。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将开始理解那些答案。

必须意识到的东西有四点:

1.问题

2.论据

3.答案

4.蕴意

其中最不重要的是答案,至少在如下意义上可以这么说:答案只有根据其他因素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可以对泰勒斯的思考作这样的简单概括:

前提:变化是存在的。

1.问题:所有变化当中的不变的元素是什么?

2.论据:对水的观察。

3.答案:水是所有变化中的不变的元素。

4.蕴意:万物是可以理解的。


1. 古希腊哲学,柏拉图

从本体论来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第一实在,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世界被划分为理念的世界和可感的世界。现实可感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表象。理念不存在于时空,既不产生也不会消失。它们是恒久不变的。

亚里士多德则声称只有实体是实际存在的,实体具有属性,而属性作为实体的属性才存在;离开实体,属性无法独立存在。

从认识论角度,柏拉图认为,感觉经验是不完善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在于对理念的洞见。真理的获得,部分是通过对理念和对此时此刻生活情境之间的来回洞见;一个对理念已获得充足洞见的人会转而用这一洞见去照亮生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感觉经验更为实在。他认为,最终存在的只有个别事物(实体)。但我们能借助理性,在这些事物中抽象出普遍形式。通过抽象过程,我们认识到事物中存在的普遍形式。我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把各种理论科学看成是对日常经验的程度不等的抽象:

物理学抽取掉个别有形事物的特殊性和偶然性。数学进一步抽取掉事物的物质属性,使事物只以几何形式或数学价值(数字)呈现。

最后,经过再次抽象,我们达到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彻底普遍化的原则和属性。

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从感觉经验通过抽象往“上”获得普遍性,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柏拉图是从“上”往“下”朝向感觉世界,对理念的辩证洞见确定无疑(最初先获得洞见)。


2. 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使事物成其为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原因有如下几个关键词表达:

1. 实体

2. 形式/质料(每一个别事物(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构成)

3. 四因(比如一个陶罐是一个实体。

a. 做成陶罐代表整个创作过程所指向的目的,亦即目的因。

b. 创作过程中,陶匠对原材料的加工是动力因

c. 构成陶罐的质料是质料因

d. 最后,不论是一块土还是陶罐在任何时候都有各种形式,是其形式因)

自然物,例如有机体––玫瑰和猫,其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存在于本身,不需要如陶匠那样的外在作用者即能生长,所以自然物自身就包含四原则。而人造物则不同。人是具有质料的最高生物。

4. 现实/潜能;变化(一切个别事物都混合了潜能和现实性,而一切事物都想使潜能成为现实。变化是潜能的现实化。变化不是存在和非存在之间的来回变动,创作也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对已有能力的实现。可能性就是潜能。

亚里士多德的变化是基于生态学的,有别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就是说以一种有机模式去解释万物,而非力学的、无机的概念法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不论石头还是空气,都有其"自然位置",而每个事物都在寻找其自然目的,亦即实现其潜能的现实化。)

5. 神学(神是纯粹的现实,存在于自身,没有变化,也没有潜能,是最高存在者 )


3.中世纪哲学 奥古斯丁

对中世纪的哲学(指奥古斯丁)不是很感兴趣,可能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

不过他驳斥怀疑论挺有意思:

怀疑论者认为"感官并不提供给我们确定的知识",感官有时候欺骗了我们。感官告诉我们盐是咸的,盐就一定是咸的么?含着一块糖的嘴巴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官体验(盐是甜的)。

奥古斯丁认为,既然我在怀疑,那么,我,作为一个怀疑者,就是必然存在的。啥意思呢?就是进行怀疑的一个人是存在的。那么这里不就得到一个确定的知识:怀疑者自身是存在的。奥古斯丁从这个角度驳斥了"感官并不提供给我们确定的知识"的怀疑论。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4. 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和唯理论

洛克的认识论:

洛克 - 理性和认识的材料来自于经验。

笛卡尔等唯理论者认为如果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我们也就有了确定的知识。洛克受笛卡尔影响,同时又用经验主义反对笛卡尔的唯理论。洛克认为,即使我们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例如有关于一个完满存在即上帝的清晰概念,我们也无法确定上帝存在。我们不能由概念推论出存在来。

认识的过程并不导致绝对的确定性,而导致局部的知识。例如,医学是一门观察和分类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经验科学。在古代,医学就与一种取向于实验、对理论有所怀疑的哲学存在着联系(希波克拉底)。

我们可以说,要做一个理性的人,就包含着有意愿去追求真理的意思,而这又意味着有诚意去检验我们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在公开的自由的讨论中把我们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对质。这样,追求真理就预设了某种思想自由和宽容。

贝克莱的本体论:

贝克莱 - 存在即是被感知,一种唯心主义的怀疑论。存在着因此就是对一有意识之物是可感知的。某物存在着并不是它实际被感知到,而是它可以被感知到。用否定的方式说,不能被感知的就不存在。

贝克莱自认为既是反对形而上学而维护常识的人,同时又是反对无神论和唯物论而主张有神论的(基督教的)观点的人。他认为自己能够把这些观点调和起来,也就是把常识和基督教信仰调和起来,其办法是说物质并不存在,上帝通过我们的知觉与我们直接沟通。


5.分庭抗礼,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休谟,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经验主义的代表人之一(还有洛克和贝克莱,他们都是英国人)。和经验主义对立的是一帮法国人(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他们是唯理论者。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针锋相对,在于认识论上,除了经验之外,我们是否能以普遍有效的真理的形式获取一些本质属性的洞见(知识)。而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它们都追求"清晰的东西"。唯理论者寻求的“清晰的”东西,是指“不言而喻”的东西。经验论者所寻求的“清晰的”东西,则是指“可观察的”、“经验上可检验的”、“符合正常语言用法的”。

休谟是经验主义者,他认为"我们知道的仅是我们经验过的事"。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有两种类型:来自直接经验的知识和来自归纳的知识。特别说明,数学的演绎和逻辑推理不能算是知识,例如如果A大于B,B大于C,那么根据逻辑推理,A一定大于C,这是清晰的不言自明的概念,在这个问题上,唯理论者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知识,而唯经验论者认为这什么也没说明,等于啥也没说(并没有带来新的知识)。

作为经验主义者,他又是激进的。他对纯粹的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

他否定物质实体的存在(同贝克莱,"物质实体是一种站不住脚的形而上学观念"),

否定精神实体的存在(与贝克莱冲突,"自我只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虚像"),

他批判形而上学("数学观念对实在一无所说"),他甚至批判因果论(我们无法确切的知道事物一定会发生,因果律只是事物重复性发生的一个推断,不是洞见)。

休谟还认为,在道德方面,规范和价值最终是以感情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这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在道德方面,我们"应当"怎么做,和我们怎么做"是"正确的,应当区分开。前者是感情来决定的,后者是理性决定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休谟否定因果律,但休谟并没有否定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他只是说我们不可能知道这样一种可能的必然性。换句话说,休谟的命题是认识论的,而不是本体论的。


6. 启蒙运动,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哲学,是新兴的中产阶级用来反对贵族、教会的特权以及绝对主义的武器。它推崇个人、理性、自由这些观念,相信人性本善,人生的目标是此世的幸福,这个目标可以通过科学而达到(知识就是力量)。通过启蒙,而不是革命,可以克服到达人世幸福的障碍,人将更有道德,世界也将进步。

启蒙运动哲学的代表人物:

孟德斯鸠,法国启蒙运动核心人物,提出权力分立是自由之前提,崇尚言论自由。他赞赏英国的经验主义(洛克),热衷英国的政治和科学(牛顿)。


伏尔泰,是一个持怀疑态度的自然神论者。他相信科学和公开辩论可以带来进步,但不抱有天真的乐观主义。倘若上帝全能,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恶?


爱尔维修,利己主义者,"我们可以同情别人,但我们无法感受别人的痛苦"。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逆反者。

在启蒙哲学家提倡理性的地方,卢梭提出要张扬情感。在启蒙哲学家提倡个人和自利的地方,卢梭则赞扬共同体和普遍意志。在启蒙哲学家赞扬进步的地方,卢梭则宣布要“回归自然”。

卢梭代表着中下层阶级(工人阶级)。他们关注的更多是平等,而不是个人自由。他提倡"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过一种自然的有德的生活",但对于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卢梭并没有表述。当别人把卢梭关于真正共同体的思想接过去之后,他们把这些思想转变成对民族(世俗)国家、“领袖”国家(希特勒)和政党国家(列宁)的颂扬。


7. 康德

康德是启蒙运动之子,理性和自由是他的思想的核心。他的理论像是对唯理论所具有的独断论和经验主义所具有的怀疑论之间的调和。在他之前,认识论的前提是认识发生于主体受客体影响之时,而他革命性地提出,认识论的前提是客体受主体之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认识到的客体,是由主体的经验方式和思维方式所形成的。

他还认为,自然科学和伦理学中存在着某种先验的,也就是不依赖于经验的东西,以赋予我们的经验以结构和秩序。康德赞同经验主义的所有知识起源于经验,但是所有知识又有我们主体赋予其形式,打上我们主体赋予的烙印。例如我们看到的东西,是感觉印象和颜色的综合,这里颜色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在的形式,是我们赋予看到东西的形式。

康德追寻的这种形式,是所有知识普遍存在的,例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伦理道德方面皆如此。

"万事皆有原因",他认为这种先天的(不依赖于经验的)综合性(对其否定不会造成逻辑矛盾)的判断是理所当然的,对因果性的认识内在于我们的思想形式之中,是不需要考察经验的。脱离了这种因果性,脱离了时空的解释和判断,都是无法理解的。

康德也拒绝了他认为是唯理论的独断论的那种观点:思辨的唯理论(形而上学)并没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因此并不是科学。唯理论者声称拥有关于上帝的理性直觉,仅仅是一种准洞见。这正是康德对思辨理性的批判开始的地方:传统唯理论是一种伪科学。我们是能够对经验的条件进行反思的,如康德在其哲学中所做的那样。但是唯理论者还设法超越经验,进入超验的领域,进入处于感觉经验限度之外的地方。但是,关于超越知识之条件(以及限度)的东西,我们是一无所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33.西方哲学史 - 希尔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