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

《点绛唇》
宋·李铨
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
粉拖香透,雅称群芳首。
把酒题诗,遐想欢如旧,花知否。
故人清瘦,长忆同携手。

做为牡丹之乡长大的人,关于牡丹花的记忆是浸透在血脉里的,自小就知道“谷雨过三天,园里赏牡丹”,儿时的牡丹地没有院墙,花农种植它们并不是为了赏花,而是牡丹根可以当药材卖,所以那时家乡的牡丹都长得矮小,比不过洛阳的牡丹。那时家乡物质条件很匮乏,没有多少人会买花,即使有卖的,也极便宜,即使极便宜,我家也不会买的。

小学时的我像个假小子,整日和男孩子混在一起玩,有一天姐姐说起牡丹花两眼放光的样子,我便约了同一个家属院的两个男孩子一起去牡丹地偷花。从家到牡丹地有十几里地呢!就那么一大早起来一路走着跑着去牡丹地了,牡丹地在一个孩子眼里是那么宽阔,大的看不到边,也摸不清花农在那个地方蹲守着。约么半个小时,身上背的绿书包就装满了,准备撤退的时候被花农逮住,花农让那两个男孩子把花放下,看着眼泪汪汪的我蹲下来:“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跟着他们不学好呢?!”我哭着一五一十地说姐姐对我如何好如何喜欢花,是我让他们来偷花的,花农伯伯没有没收我的花,又从他们摘的花里挑了几朵大的送给我,那一天,我们家里罐头瓶里、搪瓷缸子里插满了牡丹花,那浓郁的香气我现在闭上眼睛似乎还能闻得到。

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每次回家的时候必定约了家乡的同学去牡丹园去逛一下。

和牡丹相关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葛巾》和武则天寒冬腊月命令百花盛开的故事了。相传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乘酒兴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皇威,一夜之间百花盛开,惟有牡丹抗旨不开。

随着育花技术的研究和探索,牡丹园建起了温室培育各种品种的牡丹,“敢爱敢恨一笑倾城”的“葛巾紫”,花开如玉的“璎珞宝珠”,“一双彩凤忽飞来”的“锦帐芙蓉”,更美的是通体雪白、花蕊如翠的“玉楼点翠”,还有花体似乌,花蕊似金的“乌金耀辉”……

近年更是有了各种牡丹产品:牡丹油,牡丹花蕊茶,各种各样的化妆品。

牡丹花的花株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到家乡赏花,除了赏花,高平路的糖糕、府东的吊炉烧饼、白家的羊肉水煎包、海家老刘家的羊汤也是必吃的美食。

远离家乡,情切时便会到所在城市的各大公园寻牡丹,以解思乡之情,聊胜于无。在他乡看牡丹总少了些乡音乡情,那些花儿总少了些香气少了些丰富和生动。仔细沉思一会,这些花儿如我一般离了故土,即使盛开,也少了些底气……


家乡的牡丹


家乡的牡丹


家乡的牡丹

你可能感兴趣的:(牡丹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