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课堂上,我们该关注什么?

课堂上,我们该关注什么

《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在课堂上到底该关注什么?

这一直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该关注课堂的纪律吗?
如果有学生上课捣蛋,干扰别的学生听课,就得严格管控,保证纪律。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该关注自己的教学进度吗?
如果一节课备好的内容没有讲完,就拖会堂,也得完成,不然,学习内容就会越积越多。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不该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吗?
哪个学生没有注意听讲,就点名提问,让他精力集中。
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还应该关注小组合作的参与程度呀?
现在倡导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只有在团体中,学生才有参与感,才会更加投入学习呀!
……
以上说的这些方面,的确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并留意的。
但仅仅这些就够了吗?
不是的,至少是不完全是。

课堂上最应该关注的是学生,是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他参与课堂时的智力表现。

只有做到这些,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教导下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纪律是课堂顺利进行的保证,但影响纪律的因素很多,其中一点就是教师上课的状态。

如果教师能把更多精力用来关注学生,在乎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学生感到被关注、被尊重,课堂平稳的纪律应该无须过多关注。

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基础、年龄特点等,以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会非常顺利,学生如沐春风,学习如顺水行舟,进度也会顺畅自然。

学生的听课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上课状态,有激情的老师会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深入浅出的教学吸引学生,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被聚拢过来。

小组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很容易形式化,也会因为关注小组的学习效果,忽视了学生个人的表现。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给教师的建议》第64条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这是苏氏在自己的《建议》中的陈述。

我们要进行“目中有人”的教育,在课堂上要看到学生,关注到学生,因为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到教益的。

教师的注意力有个系数,像思考教材的注意力系数与关注学生注意力系数。如果教师的注意力总数是恒定的话,注意教材、知识、教学内容的系数越小,越能有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到学生身上;越能有更多的注意力,就越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越关注学生,就会越注意到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上课板演、小级交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学生被教育引导的效率越高。

如何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 教师深刻广泛地熟悉知识

在另一种课上,教师则如此深刻而广泛地熟悉他的学科,以至在讲课过程中他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在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给教师的建议》第63条 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只有教师非常熟悉自己的学科知识,不用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是不是讲得混乱,会不会遗漏什么重点,有没有讲错知识点……等问题,有着丰富的学科本体知识,学生的课堂回答、随机生成等反馈内容,老师都能做到来而不拒,都能接得住,游刃有余,他才会把更多精力转移到学生身上。

我经常看到刚入讲台的年轻老师,一整节课都是自己在讲,仅仅听内容,讲得头头是道,思路清晰,内容完整,但几乎一节课都没有提什么启发学生的问题,学生只是歪着头听着,但我想,如果不是教室里有听课的老师,很多学生会昏昏欲睡了。

甚至更极端的是,我见过一位年轻语文老师站在讲台前,只管讲,一节课都没有动位置。她有多么拘谨呀!

我想,这种拘谨不是性格、年龄原因,更多是来自对知识的不熟悉。不敢放手提问学生,不敢任由学生的思维发散,生怕学生的思维散出去,而自己无力收拢起来。

这样的教学,当然无暇关注到学生,更遑论每一个学生了。

  • 有较高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给教师的建议》第63条 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怎样看见学生的思路发展呢?

这就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思维的问题。

教学必须从问题出发。这样才能在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路,老师从中发现谬误、差错等,加以点拨,给予指导。

怎样的问题才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呢?

自然是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核心问题。

苏氏提出的“交集点”问题,就这类问题。即教材中各路因果关系交错的地方的问题。

通过这一问题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把感性经验与理论规律联系在一起,这样的问题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一处,老师也能据此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差异,做出指导。

  • 宽容的心态与倾听的心境

在佐藤学的《静悄悄地革命》一书中提到——

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 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

这段论述与《建议》一书呼应,都在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倾听学生发言,即使学生的想法不成熟,也要努力倾听。这样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在苏氏《建议》第58条《“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中,就生动地还原了他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认识“生物和非生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一种物品,对其性质进行论述,即使是几个头脑迟钝的孩子——彼特里克、华里亚、尼娜,都参与比较讨论。“柳达眼里露出沉思的神情,彼特里克皱起双眉,华里亚拿一把砂子从这个手掌倒进另一个手掌里。”每个学生都积极融入学习,而从老师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到他对每一位孩子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这样生动的场景。

在《静悄悄地革命》一书中对“学”字的繁体字解读,让人很受启发。

学字的繁体字“學”的上部,中间的两个“乂”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乂”表示祖先的灵,也就是和文化的遗产的交往,下面一个“乂”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乂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 ,或者说,表示大人想尽方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學”字上部的结构,这一字体显示了对以儿童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

只在学生、师生相互的交往中,老师以成人的视角伸出双手去关注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才会在教室这样一种学习的场景中学有所得,共同成长。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 课堂上,我们该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