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主体间精神分析与存在性不安

——用主体间精神分析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1)

一,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

我们知道,精神分析这个神乎其神的概念,自创始人佛罗伊德一百年来其开拓性人物及学界说法众多,按发展顺序、又被高度应用的主要有五大流派:(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2)沙利文,埃里克森等的自我心理学,(3)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4)克莱茵、费尔贝恩、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5)史托罗楼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这五个学派也被统称为心理动力学,后四个称为现代精神分析。

非常喜欢有人对这常用的精神分析五大学派,很形象作了一个发展性的表述:精神分析好像是说种庄稼的事,人就是一粒种子;自我心理学讲得是种子本身的生命本能,如发芽成长 (好像人成长)的本能;客体关系讲的是种子成长的土壤和环境问题,比如土好不好,有营养还是有害的土壤,阳光如何;自体心理学说的是种子在土壤和环境中,被影响的成长问题;而最新的主体间性心理学却全面阐述了以上的问题,它是精神分析过去四个学派的概括总结,它意味着精神分析理论向成熟和整体性迈了一大步。

由于此篇主题报告的重点在第三部分“如何以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视野,治疗存在性不安”,所以对“什么是主体间精神分析”只予很简单的介绍:

主体间性的概念,创始于德国现象学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Husserl,1895-1938)。 史拖罗楼在接触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后,约在1980年开始创立主体间性心理学。胡塞尔和弗洛伊德,都是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的学生,并深受其对于意识的研究的影响。胡塞尔最重要的著作《逻辑研究》(1900年),被誉为“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来哲学的第一个大进步,”于二十世纪一起面世。同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1900年)。由此,我们粗略地看到了一条研精神现象的理论大关联:现象学---无意识论---主体间性理论。

概要几点——

*主体间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建构了他独一无二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自动化地、无意识地操控了他的行为。每个人都自动化根据其独特的心理法则来建构他的经验。

*主体间学派在分析建构中关注主体性经验的意义、起源、成长过程中与重要他人的主体间性相互影响,以及治疗中,咨询师与访客主体间性相互影响所带来的转化。

*主体间性精神分析是动态的精神分析(而经典的分析是比较静态的:症状-面谈·自由联想-发现病因-将伴随情感的病因意识化-治愈)它带有人文哲学色彩,重视情感动态的系统性,规律性,从情感去发现不良的经验组织模式,去改变它。

*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改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精神分析强调,两个主体的情感体验的真实回应。

二,关于存在性不安

精神分析家R.D.莱恩关于《分裂的自我——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中,对人的存在性不安有着详尽的研究性阐述。他认为,存在性不安和存在性安全,是人类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人的不幸是来自于存在性不安。

人出生时便具有最基本的确定性,即对存在的去定,这一确定性是所有其它确定性的基础。之后当个体渐渐地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鲜活的、完整的、与周围有着明显地区别(界线)拥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内在价值体验、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及空间扩张性,他,就获得了存在性安全的坚固核心。

若我们的幼年活在被否定、被伤害的关系里,我们终有一天会怀揣恐惧与颤栗地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孤独,同时也明白我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的只是足迹。面对现实世界,我们会怀疑自己的真实性、他人的真实性,怀疑区别的确定性──对身份和意志自由的怀疑,怀疑自己是有价值的、美好的;发现世界的不安全性,感到持续的、致命的威胁;展望和发展与他人的联系变成痛苦的事。继续发展下去,他们的安全感阈限就会降低,一些对常人无特别意义的东西,或普通事件对于他们也变得重要,产生了一种非在的威胁。个体开始“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之中”,然而外部事件对于他的影响并非变小了而是变大了,他们的经验世界与“正常人”的经验世界出现了裂痕,他们被陷入焦虑的深渊。

R.D.莱恩的研究中,把因存在性不安产生的焦虑,分为三种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吞没焦虑、爆聚焦虑、僵化和非主体化焦虑。这跟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分离焦虑是人心理痛苦的本源,以及对焦虑层级(原始焦虑、阉割焦虑、道德焦虑等)是相近的。 而在我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那句文学名言 “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同的,所有的不幸都有各自的不幸”不愧是经典,R.D.莱恩的研究“存在性不安是不幸的原因”是理解心理障碍的经典。同时我也发现,用主体间精神分析的视角,去思考和治疗存在性不安的个案,是非常适用的。

案例:女孩皎皎(化名),23岁,读研一药学专业。她长期处于一种对未来的焦灼、恐慌,总预感会发生什么不可控的灾难。读研究生不久,她与一男生恋爱了,恋爱初期她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她一贯的预感焦虑升起,无数的担心:担心生病、表现不好、被人瞧不起、被所爱的男生抛弃...像雪片似的袭来,她唯一感受到的成绩好、表现好带给她的快乐,也好像正在被剥夺、被吞噬一样,她受不了这样的感觉,害怕情绪失控而走向心理治疗。

( 皎皎是独生女,个性内向缄默,她早年有着不安的成长环境:出生时因是女婴,爷爷奶奶极不高兴,家庭笼罩一片阴沉;此后,母亲在家毫无地位,跟奶奶的关系像是冤家对头;父母之间不是吵就是冷战,母亲是受难型的怨妇,父亲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老好人。综合(来自皎皎对她幼时经历与感受的叙事)材料:在家中母亲比较袒护自己、对父亲没啥感觉。皎皎的父亲在四姊妹中排行老二,因是独子,爷爷奶奶跟着儿子,他们一家五口人。在皎皎的感觉中,她从小就体会着家庭严肃冰冷的气氛、没见谁笑过;总能看到爷爷的板脸听到奶奶不停的絮叨;记忆中最多的是奶奶的絮叨“你个女娃子,跟你妈一样,长大了也没用的”。皎皎4岁左右,在一次父母的吵闹中听到母亲对父亲的怒斥“你父母就是魔鬼疯子,你是个懦夫,从不为我说句话,你们家没一个好东西!我要不是为了女儿,早不想跟你过了!”,本来就敏感内向的皎皎,内心充满担隐忧和畏惧。小一年级时,奶奶因情绪失控送进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他们不是被左邻右舍投来怪异眼光,就是避而远之,全家像是被驱逐“境外”的另类。皎皎唯一能感觉安心的是一个人呆着,一心地学习,整个小学期她的成绩都名列前茅,由此也给她带来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初中她考入了市中学,第一次远离家庭感觉既轻松又莫名恐慌。入学不久,在一次课堂上因说话被老师教训“你不看看你是什么家境,还好意思上课说话?!真不知趣!”,这一说,像利剑扎在了皎皎的心间。她变得更缄默,在恐惧中幻想、怀疑自己:不该来到世界,自己的存在就是个错,老天是否会降罪使自己成为被唾弃的精神病、成为流落街头的弃儿.....同时,皎皎一直抱持着求知的欲望和姣好成绩,但这些没有令皎皎感觉到骄傲,甚至她很不喜欢别人对她的成绩、聪明的赞词。) 后面的“续”将结合此案例,谈谈主体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

(待 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玲:主体间精神分析与存在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