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同——MBTI与学习风格

早读时,在大家都叽里呱啦忘我地背书时,我发现有三个孩子早读几乎很少出声。较之大声背书的孩子,表情也比较凝重,仿佛若有所思,不仔细看,还以为他们是在打瞌睡,为此我还吵过他们。

几次大考下来,我发现这几个孩子成绩都非常不错,且其中两个几乎没出过年级前十。一方面是因为我的惯性思维,一方面是因为我七班向来以早读声音洪亮著称。而他们几个不仅不出声背书,看起来还漫无经心,这不是明摆着和我对着干吗。

直到接触MBTI,才知道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学习风格也存在着特定的差异。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学生成绩却是千差万别。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学习风格,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接受度是不同的。《天生不同》中说,这涉及到两个重要问题:适应是沟通的问题,喜欢是兴趣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沟通问题,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肯定是从语言开始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表达。拿外语来说,一般是听说读写。单词识记、默写对大部分孩子而言,难度系数不是太高。但是一旦涉及语言交流,学生就需要利用直觉(N),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将所掌握的词汇诉诸于不同的意义。这对于感觉型(S)的人来讲,就比较吃力了。

因为感觉型(S)偏好实际,直觉(N)偏好更为抽象的憧憬。至于说如何判断自己是直觉(N)还是感觉型(S)呢,不妨留心一下生活中,自己使用哪种感知功能更多或者说在大多数时候你更倾向于哪种感知方式。在MBTI交流群中,一位老师说,MBTI测评的是本我偏好,判断的核心是个体的内心感受是否舒服、自在。

关于感觉和直觉,《天生不同》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是感觉型的,他既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听书,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历史故事时,表现的格外认真。他对历史的兴趣表明,感觉型的孩子在阅读时,更喜欢生动有趣的事实存在。

这样的情况在班里也很常见,一个在其他科目课堂上始终提不起学习兴趣的孩子,在历史课堂上却专心致志,且在课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自创历史社团,学校艺术节展演时,自导自演历史剧。穿上长衫,纵横捭阖,怎么都想不到这会是一个令班主任头疼的熊孩子。

如果教师了解到直觉型(N)学生偏好抽象理论,喜欢问“为什么”;感觉型(S)学生偏好实际应用,喜欢问,“是什么”、“怎么做”。了解了人格类型与学习风格,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感觉型(S)学生偏好有条理性、程式化地授课方式。而直觉型(N)学生就有可能因为课堂节奏太慢而打瞌睡。

当然人格类型和学习风格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了解MBTI,只是为我们走近孩子提供了一种方向,多了一种可能,从而让我们另辟蹊径,探索更深层次地因材施教。

你我虽为同类,却有着不同的心理偏好,不同的处事方式,不同的应对节奏,因为你我,本就天生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生不同——MBTI与学习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