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砭法交流座谈会
提问环节
梓惠提问: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先刮背,有些人必须先刮手?
宗柏回答:这涉及到方案问题,静静老师开方案时都会评估客人的体质和病情。先刮手的情况比如重病客人,气血虚弱的客人,心肺功能较差的客人等,意义在于稳定上焦心肺功能。而对于亟需提升阳气,气血又较好的客人则先刮背开阳脉。
施华提问:如何理解以通为补,以通为健?
舜旭回答:我觉得这里的补不是狭义上的补品,滋补的意思,而是恢复机体自身功能就是好转的意思,比如说一个人因为胃气不降,血脉不通,痰湿凝滞淤堵,就是不通,此时对于他来说再多的补品也没有用,因为这不是他所需要的,反而对他来说,“通血脉,通经络,通胃肠道,通利二便等”这就是“补了”,只有将该通的地方通了,机体功能就会恢复,六腑更是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所以机体真正需要的才是“补”,才是“健”。
可敏提问:什么季节刮痧最好?
杨峥回答:理论上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刮痧的。如果非要说什么季节最好,我觉得是春夏季,因为春季阳气生发,夏季阳气旺盛,春夏季阳气在外,我们刮痧能更充分调动气血,调动阳气。秋季主收,冬季主藏,阳气是往里走的,那么调动阳气则需更深入。
杨凯补充:首先要明确刮痧不只是泻,我们李氏砭法通论中就有说到是“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很多人以为刮痧是泻,所以就觉得秋冬季刮痧不好,会泻了阳气,这是有失偏颇的认识。我们在回答客人时要明确表示刮痧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的。
宗柏提问:如果出痧少了,还有必要继续坚持刮吗?
煜鑫回答:这是有必要的,出痧少的问题就是通过了前期的坚持刮痧,痧毒不断地排出,身体状况在不断改善的体现。但是痧像的多与少只是衡量身体状况的其中一个标准而已,而身体局部的区域可能还有淤堵点,痛点,筋节,这些也是仍要继续处理的部位。
宗柏补充:要明白痧有皮肤之痧,血肉之痧,脏腑之痧。而出痧少的情况可能是更深层次的痧在被引出,刮痧不完全是要强求出痧,但前提是催气造气的渗透力要到位。
施华补充:而且坚持刮痧,可以维持保健,巩固身体的健康状态。
舜旭提问:怎么理解哪里痛刮哪里,这样是否有效?
宗柏回答:这样也是有作用的,但有时候可能也会发现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李氏砭法八大论中的整体论就强调了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地方出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整体调理的效果更好。
施华补充:我的理解是刮的过程,痛的部位是比较瘀堵的,痛刮到不痛,不痛刮到痛。
第二部分
刮痧师集训练习
宗柏指导砭法
马强经验总结:1、刮一些或者需要重刮脖子、在颈部拨筋或者脖子比较短不好刮的客人,可以选择让他将头的一侧靠墙,自己坐在客人另一侧斜前方,用双手去刮,这样的力更沉,拨筋的效果更明显,也会相对省力。用小头较平的一侧刮,可以节省很多空间,刮的更容易一些。
2、颈部有许多肌肉、筋结之间的凹陷,在刮的时候可以选择用小头,筋的两侧和末端的凹陷都要抠进去一点点的刮。
3、刮风池的时候,要站在同侧刮,才能抠到凹陷内部,板要立起来,要有渗透力。
4、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出现筋结的肌肉(如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在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整条肌肉的两端肌腱处。因为正是由于肌腱处的牵扯太强,才会出现肌肉劳损、结节。这样配合拨筋才能真正处理好结节和劳损问题。
施曼儀经验总结:1.刮痧的时候要掌控好刮痧的频率、力度、砭的角度,要让被刮人的能够接受
2.力度还可在沉一些,需继续练习
3.刮痧的连贯性还不够
4.扣穴位和一些细节还不够好
5.气感不是很持久6.左手比不上右手灵活,要多练练7.还可以在稳一些
宇华经验总结:1.在刮痧的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频率,沉肩坠肘,徐而和,把力沉和透进去,同时要练左手和右手单手的力量
2.在扣一些穴位的时候要注意板的角度,把板切进去,力沉下来,透进去,脉线短,去拨
3.刮小肠经上臂段可以用大弯去推刮,快到骨头处要注意收力,手臂段要把手反放在自己大腿上能更好的暴露出操作部位
4.扣颅骶骨时要把板切进去,注意不要戳头皮,在扣风府天柱风池穴时要把板稍微立起来,注意角度,在同侧更易扣进去
凤凤经验总结:1、颅底骨我之前一直顺手的习惯用右手从右到左刮,颅底骨要从左到右刮
2、刮颈部脉线有点偏长,脉线要调整短一点。有弧度的面儿一段一段刮,转折处单独抠
3、马步扎的不够稳,双脚打的不够开,站着刮痧,力是要从脚底上来的,重心要稳,要调整好站姿。刮痧时要用身体或肩膀向前微微倾斜的力来带动手臂,不是用手臂的力来带动身体,要找到正确的用力方式,才能刮的力沉而且轻松
4、刮到有骨头的地方,先把力轻一点,摸清楚身体的地形,才好找着力点,这样不容易滑板也不会打到骨头
5、抠骨缝的时候板要立起来接近垂直,沉下去抠,手腕不要晃的厉害
6、单手双手都要练,左手右手都要练,不同姿势交替刮,从轻到重,避免手累的同时脉线交叉刮得更均匀
7、先求稳,每一板每一板都稳稳的,再连绵起来,熟练了自然灵活,又稳又灵活了再求快
煜鑫经验总结:1.要找到自己刮痧的节奏点,确保刮痧的频率能让自己放松,被刮者也不至于很痛,因为频率太快,有些人受力一般,那么痛感就会更强烈
2.刮痧时板不要刻意去回旋,幅度不要太大,板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就足够了,不用再去回旋。
3.掌握好板的角度,碰到骨头的地方,力要放松,不要直接碰撞骨头
4.要注意板与皮肤的接触面上的着力点,要确保受力均匀,这样出痧也才会均匀。
杨峥经验总结:1.涂油不要过多,涂油不要过多,涂油不要过多!涂油多了很碍事。
2.要随机应变,根据“地形”变化角度,变化力道,别死抠
3.一条经刮下来不要因为“地形”变化的缘故没刮到断了热感
4.左手不如右手灵活
5.每个人的穴位有些微偏差,肉肉的薄厚也会影响到穴位刺激的感觉
6.要柔和一点,不要一个劲的刚
舜旭旁观总结:1.速度(频率,一跳三板),运砭时的频率与患者的病情,可接受程度,施术者的性格习惯相关,实际操作中需要去寻找平衡点,过快易力不透,患者疼痛感加剧,过慢自身不自在,太刻意,砭容易太死。
2.力度 神定身正,力从脚起,经腰胯,沉肩坠肘松腕至砭透皮入骨,沉而不死,柔而不弱。(需要多练多找感觉)
3.角度 知其形体构造,是皮是筋是骨是谿是谷。熟悉砭的部位形态,灵活运用。肉少处砭平力收。运砭时感受砭的着力点,观察出痧部位适当调整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