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体下,如何自我定位?

一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而且两种都接受。-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文章标题,曾经是读书俱乐部2020年工作坊的主题。也因为上篇文章《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已经成功一半》提到身份这个概念,今天想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01

民族主义也有不同色调

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曾被外籍好友说我有点nationalism(民族主义/民族情节),我自己也承认我有这个倾向,私下多次和很多朋友提过我的这个顾虑。但我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种倾向和外界那种带着名族情绪的情况不是一回事,我认为后者——带着名族主义情绪的爱国,是很危险的。

之前一直没搞明白两者的区别在哪里,现在搞明白了——民族主义也有区分,民族主义使用不当时,很有可能变成民粹主义。

项飙老师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的这段话,非常值得回味。

首先,没有所谓真正的全人类,全人类也是一种视角。其次,我们如果也学别人看全人类,其实是对自己在世界上位置的背板,要尊重我们被殖民、被剥削的过程,必须靠民族主义来对抗那种普适、抽象的叙述。

所以,我觉得名族主义在今天还是很重要,我把它看作一种斗争工具,但如果认为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格局、世界关系本质化的反应,那就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我们知道名族主义在中国是晚清才兴起的,是很多人的斗争,把它消解成那样,其实很不负责任。

欧洲的历史学家把莱茵河西岸叫做市民的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把莱茵河东岸叫作民族的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

西岸的意思就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共和主义,有共同的政治理念,不管什么肤色什么民族,只要尊重我的政治理念和宪法,都是公民。东岸是东欧、巴尔干,主要看你爹是谁、你姓什么、信什么宗教、皮肤的颜色。

后者是种族性的,而前者是原则性的,一直有这个区分。这个区分当然过于简单,但是它说明了民族主义里可以有很不一样的色调。

民族主义情绪被调动的时候,首先要想到这不一定是坏事,但也不一定是好事,要看你是从世界格局、权力关系出发来思考,还是从种族认同上来思考。

(比如现在的中美关系),如果从种族认同上讲中国,这是有问题的,如果从抗衡美国霸权的角度,那就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其实非常复杂。”

现在看起来,我曾经的困惑是有原因的,我的顾虑也不是问题,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也许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也许他们本身就带有偏见。

02

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矛盾性

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民族主义的倾向,时常需要刻意地抽离一下自己的思维,以免自己不小心陷入到民粹主义的境地里,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有时候,就是一线之隔。我需要不同的声音来警醒自己、敲打自己。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和欣赏柯领老师的原因,他常常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事情,虽然他的一些理念我并不认同,但这不影响我从整体看他的思想和学习他的精髓。读书俱乐部的小伙伴应该都不陌生柯领老师。

文章《当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时,我们在说什么》给自己留下一个功课,说是要写写中西文化合一矛盾性的话题。我曾经以为这是合理的,本应该如此,后来我的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文章结尾有了那句话。

“这篇文章又带给我一个新的挑战,中西方文化真的可以“合二为一”吗?我突然觉得,不太可能!希望我有勇气去写这个话题。” 

后来,柯老师举的中西医结合的例子我完全同意,无可挑剔,但始终觉得没有解开我心里的谜团。我视中西医结合这个案例为技术范畴,文化和技术不能用同一套理论阐述。

之前一直没搞明白这个矛盾性在哪里,现在搞明白了——地方性是重要的。

罗安清讲过全球知识体系的形成。比如说植物学的分类体系,瑞典生物学家林奈使用拉丁文来包括这一切,形成全球性的命名体系,但是这个体系所依赖的基础性知识都是来自各个地方。

非洲的植物肯定最早是用非洲的语言来描述,包括它的名字、用法、意义,世界知识体系吸纳了这份信息,然后用拉丁文进行分类,把非洲、亚洲很多当地语言对植物的界定、描述替代掉。

所以,国际知识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对地方知识的消除。造出一个体系后,如果要学植物学,就要学拉丁语。

所以第一,要对所谓现存的国际性或者全球性有很强的警醒,这是人造的一个体系,真正的全球性只存在于无数的地方性之中。

贝多芬是全世界的,但他首先是欧洲的,不是非洲的,不是拉美的。为什么欧洲的音乐家比非洲的音乐家更“全球”?这是个问题。

第二,也要把究竟什么是本土想清楚。地方性和全球性都不是真实的,都是人为的。构建跨国性的小世界,不是说会给本土研究额外地带来什么,而是会把本土的意义,本土本来就有的那份能量激发出来。

03

物的再生产到人的再生产

为什么这两篇文章要来阐述身份、角色这些话题?因为发现大家对“自我认知”非常不够,甚至可以用欠缺来形容,就更不用说,自己在这个社会以及全球中的定位。

前面多篇文章阐述过不同经济体下人的价值观和诉求,以及资本主义商业模式的弊端,这里不再展开,可以参考《不同经济体下,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蓝色经济对我的启示》、《实现财务自由就自由了吗?》。

从人类历史上来讲,我们绝大部分时间的劳动都是为了“人的再生产”,采集野果、打猎、农耕种植,都不是为了追求财富的积累,不是追求超额利润,而只是维持自己。如果努力一点,维持的水准可能稍微高一点。

这个再生产被现代性打破了,因为现代性是和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逐渐地,人的活动中心不再是维持自己,而是要追求超额利润,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有了结构性的转型。

L小姐非常喜欢看英剧,尤其是古装剧,在西方的影视剧里面,只有英国可以像中国一样源源不断地拍出古装剧,因为有文化底蕴;如果说要找出一个和中国在礼仪上、为人处世上最相似的一个西方国家,恐怕唯英国莫属了。

这里推荐大家看一部英剧《克兰弗德》(Cranford),想要大家感受一下18世纪时,英国人的淳朴、善良,以及教养,这其实和今天中国的农村文化非常相似,除了我们国情的特殊性,人们的生活状态没有那么优雅和会享受。

更多的,也是想让大家了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一些现象,工业文明从英国开始,英国人是最早参与这一事件的群体。任何一种新文明的出现,都会遇到阻碍,很多人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即便新的文明会带来好处。

所以,我们会看到,资本主义变为人们的活动中心,是个必然过程,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历史不会停止不前。

这个现象直接反映在经济活动中就是,以前我们的行为都是为人服务的,自从走上资本主义这条道路,人们不再关注“人的再生产”,只关注“物的再生产”。

这是我创办L小姐书的原因之一,之前讲过多次,只是今天,用了不同的话语来表达。

L小姐书·读书俱乐部的愿景,让每个人被看见,让每个人被听见。

L小姐书·读书俱乐部的遵旨,读书人最大。

以前,我也并不会太关注人的内心活动,因为觉得,这是很私人的事,你需要自己处理好。后来发现,很多人处理不好。

在一个商业运行环境里,劳工关系是雇佣制、薪水制,一,没有义务,二,管理者没有这个能力。

第一点,没有义务很容易理解,企业付钱,你干活,天经地义。

第二点,管理者能力的问题。只要有商业行为、有企业、有组织,这个话题就会一直在。那为什么老掉牙的话题,大家还是要拼命讨论呢?因为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认识自己,更不要说认识他人了。

所以,在整个商业环境里面,“人的再生产”是断裂的。

04

总结

我身边认识的一些朋友移民了,他们觉得国内不适合居住。确实,在孩子教育、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哪里生活没有问题呢?重点是你自己的状态,你想活出什么状态完全靠你自己啊,这跟你生活在哪里没有必然的关联。如果你那么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你生活在哪里都会被问题淹没,在哪里也不会发自内心的快乐。

生活在一个地方和去那个地方旅游一趟,可不是一回事。

我不知道我这些奇怪的理论来自哪里,可能是我一贯的生活哲学吧,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甚至逃跑。

认识自己,是我们终身都需要研究的课题。只有真的了解自己,才能在你所处的环境中给自己定位,才能把自己置于全球的格局中来检视。这个过程中,势必要让自己保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和双重思想。

最后,我们用引言来结束今天的文章。

一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而且两种都接受。-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

-THE END-

L小姐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代经济体下,如何自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