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笔记之一,第1-8章)(2021.04.07)

《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韦启昌译

第一章 导言

每个人对待下面三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的态度,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能表现出他的真正的自我。

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一个人打算如何运用他的一生——他想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根源是人来分为两个性别的事实——我和异性应该如何相处?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体

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孩子的全部生活历史,才可以弄清楚他做的单一一件事情。这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追求优越感是否和我们的生物本能一样与生俱来?人性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孩子过分的雄心会摧毁他们的信心。

如果遇到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孩子能保持心理的平衡,而不是他们马上着手解决这些困难。

如果孩子的勇气和坚忍不经过考验和锤炼,那我们就无从判断他们的真正能力。

要培养孩子成为勇敢、坚忍、自信的人,让孩子认识到:面对失败不能气馁,要把遭遇的失败当作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如果我们以温柔、关心和理解对待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才能。

学校负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准备,并且确保孩子以后能在社会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发挥他的角色。

培养孩子是为了社会而不是学校本身。

应该运用孩子的长处作为教育孩子的突破口,鼓励他争取在其他的领域同样取得进步。

既然所有的孩子都具备成功地应付学业的能力,那么,所需要克服的只是人为造成的障碍。

第四章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他的社会感情,增强他和社会紧密相关的这种意识。

不要把生活看成一连串互不关联的事件,生活其实是一条连续的线索,它贯穿他生命中的所有事件。

任何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不可以从他的生命中被单独分离出来,要解释此刻发生的事情,只能把这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懒惰是一道屏障,它为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藏拙,为他逃避努力克服困难提供借口。

导致口吃的决定性因素是口吃者没有与他人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联系。

有意识地掌握我们生活的方向有其重要性,但试图控制具体每一个别的行动,却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能够创造出艺术品,正是因为我们能放任身体,人气自发地工作。

第五章 自卑情结

我们追求优越感是因为我们自卑。因此,我们努力争取成功以克服自卑感。

他们做得到,因为他们相信做得到。

千万不要相信用羞辱的方式能够改正孩子的行为。

怯懦这一性格特征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学生不会失去信心。

一个人打量他人的眼神,显示出他对与人交往的原意程度。

一个正常儿童,一个具备勇气的孩子,能够弥补任何事情。

造成能力欠缺是因为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使整个人格构成变得粗糙、笨拙和古怪。


第六章 孩子的成长:防止自卑情结

决定孩子成长的因素既不是孩子内在的能力,也不是他所处的客观环境,而是这个孩子对与外在现实的看法,以及他对他和这种现实所构成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要以孩子自己的眼睛看待他的处境。

真正强有力的人不会对残忍感兴趣。

家庭物质条件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太严厉或者太温和的教育方法都不适宜。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理解孩子、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看法,不断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培养他的社会情感。

父母应该在避免浪漫地渲染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应该用悲观的词语来形容它。

父母的工作是尽量帮助孩子准备好应付生活,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理性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这样,指导孩子行为的就不是他人强迫他接受的诸多限制,而是客观事实之间的逻辑。


第七章 社会感情及其发展的障碍

社会感情和对优越感的欲望都以人性做基础,都是人的根本欲望的表达——这种欲望寻求获得肯定。

个人能够摆脱对团体的依赖vs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要依赖团体

人来总是过着团体群居的生活。

幺女:渴望超越所有人,总是跃跃欲试。

对待所有的孩子不可能遵循同样的规则。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因人而异,注意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要这样对待他们。

家里的幺子属于总想抢夺人们的注意、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一类。另一种心灰意懒、倦怠。“全部都要或者全部都没有。”

无所适从、灰心丧气的男孩——给他们带来麻烦的就是他们的聪明的妹妹。


第八章 孩子在家庭的位置:孩子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对策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越早越好。随着小孩的长大,他会形成自己一整套的规律和方式以调节行为,他这一套思想决定着他对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应变方式。行为模式固定下来了,就再也不可以客观地看问题——他只是根据自己对以往的生活的理解对事情做出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读书笔记之一,第1-8章)(2021.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