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中的数学2:到底是谁在买彩票

01 成本与收益

上篇文章《彩票中的数学1:一次稳赚不赔的游戏》我们讲到,2017年中国彩票收入4000多亿,平均全国14亿人每人买了158张彩票。

这么大销量,何人买?

我初中的时候,姨夫特别喜欢彩票。他是中学老师,吃喝不愁,但不是大富大贵。有次听人说镇上有人中了二等奖,几十万,心里痒痒,自己就买彩票。因为我数学成绩好,姨夫拉着我看他选出的几组号码哪个能中奖。

我明知道这玩意没什么规律,但还是选择了一注跟之前几期号码重复最少的,觉得中奖概率大点。

当然侥幸是不存在的,一个号没中。

姨夫连买了两年,期期不拉,毛都没有,终于洗手不干,为我国的福利事业也算做了两年贡献。

就我观察,购买彩票的主力军,不是极端贫穷的人,也不是巨富,而是像我姨夫那样,手中稍有点余钱的穷人。

对于极端贫苦的人,比如全国6亿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人,一注彩票2块钱,已经是很多了,让他们在不多的收入中拿出2块只为虚无缥缈的500万,舍不得。

而对于富人,即使中了大奖500万,对他们上亿的资产也不过是星星雨;比如2019年,马云身价2800亿人民币,如果一个人想通过买彩票追上马云的财富,按每注一等奖500万算,假设每天都中奖,他要153年才能追上。

况且,买彩票消耗精力,对富人来说,把这精力时间用来经营产业,不更好吗?说不定产业增值远超500万。

所以,大部分买彩票的人是手里有点余钱的穷人,2块钱对他们还能接受,没中也能当个谈资;万一中了,对自己生活改善巨大。

原理很简单,但这个事情却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效用。

这个原理不仅在数学上非常重要,在经济学上也同样重要,甚至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02 效用理论

什么是效用?

思考这个问题:一瓶纯净水,在商场只卖1块钱,但如果你在沙漠中渴的要死,一瓶水能卖多少钱?估计1000元都接受。

也就是说,一个东西给人带来的幸福和快感,与它的价值不成正比。同样500万,给穷人带来的快乐肯定大于给亿万富翁带来的快乐。所以,富豪不会花精力买彩票,只有穷人才热衷。

这就是效用(Utility),表征人们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效用”的提出者丹尼尔·伯努利(著名伯努利家族中的一员),他于173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1. 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值;2. 金钱一旦超过某个界限,就几乎丧失了所有效用,无法使愉悦感进一步提升。

效用概念,为经济学衡量价值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解释某些现象的理论依据。

美国讽刺作家佛兰勒波维茨年轻时非常贫困,但她十分热爱写作。她以开出租车为生,每当她挣够一个月的房租和饮食费,就不再出车,而是专心写作。

因为对她来说,钱只不过是为了维持生命,写作才是必需品。因此在维持生活水平标准以下,金钱会带给她效用;而一旦满足生活基本需求,金钱带来的愉悦感就为0。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更一般情况是愉悦感随着金钱幅度增加而降低,10万元收入带来的愉悦感并不是1万元的10倍,而是小于。

当身家2800亿美元的马云说“我并不幸福,最幸福的是月赚1万”时,这是符合效用理论的,因为2800亿美元,增加1个亿,不会让马云感到什么变化。

当然,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身家只有2800块,无法感同身受,对我来说,每增加1块钱我都很快乐。

03 金融公司的赚钱秘诀

效用理论不光对获得财富有效,对于损失,同样有效。

比如我,只有存款20万,小偷偷我10万,我肯定痛不欲生;而马云有2000多亿,小偷偷他10万,他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就是效用不同,同样损失一笔钱,穷人和富人感觉是不一样的。

投资活动也类似。

假定有两个投资活动,<1> 投资后立刻获得5万元;<2> 50%概率赚30万,50%概率赔15万。

第1项投资的期望为5万,第2项投资期望为7.5万元,如果按照期望计算,应该选择第2项投资。

但现实世界中,穷人一般会选择1,因为对于他来说,投资活动2有50%概率赔掉15万,可能他的总财产都不足15万,一旦投资失败,立刻倾家荡产。

根据效用理论,对这个穷人来说,赚30万的幸福指数可能是300,但赔掉15万的痛苦却是1000,效用是3000.5-10000.5=-350。效用是负的,所以即使价值期望为正,他也不敢投资。

富人就不一样了,他身价成百上千万,赚30万幸福指数是300,赔15万痛苦指数也就150,效用期望是3000.5-1500.5=75为正,所以他敢纯粹从期望角度考虑问题,反正投资机会多得是,这次即使赔了,下次也能赚回来。

这也是我们经常观察到的情况,有钱人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承受偶尔失利造成的损失,并且通过继续投资,最终变得更有钱;穷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一旦失败无法东山再起,所以患得患失,一味保稳,从而一直贫困。

把这种损失效用理论发挥到极限的,是金融公司。他们的策略更简单,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明:

“玩就玩把大的。”

举个栗子,假设市场中有一项投资活动,投入500万美元,99%概率赚100万美元,1%概率赔5000万美元,应该怎么投资呢?

虽然这项投资的期望为正值(0.99100-50000.01=49),但因为有概率遭受巨额损失,所以一般人往往犹豫不决,或者直接放弃。

很多金融公司的选择却完全相反,而且更加激进:拆借大笔资金,确保金融资产达到天量,比如投资额的100倍,5亿美元,然后放大收益。这样,公司就有99%的可能赚1亿美元。

然而不幸投资失败呢?可要知道,一旦赔了,就是损失50亿美元,不光自己输光,还会欠别人很多钱。

但金融公司不怕,因为他们深谙一个道理,用西方谚语说的是:

“如果你欠100万,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50亿,那是政府的问题。”

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

“如果你欠银行10万,你是孙子;如果你欠银行10亿,银行是孙子。”

也就是说,只要金钱数量足够大,赚了是自己的;赔了,则是银行、政府甚至民众买单。

这是个非常具有讽刺性的金融战略,但却十分有效。根据罗杰罗温斯坦(Roger Lowenstein)记载,1990年代,这个战略为很多资本管理公司作出了贡献。

最登峰造极的是2008年次贷危机,奥巴马政府宣布救市,拿出1.66万亿美元,大部分都投给金融公司。结果,除了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这种死的太快的,美洲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高盛等金融机构都活了过来。

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次贷危机中赔的内裤都没了,按正常剧本,早该破产。

奈何政府一救市,亏损就都转移到美国政府手中,2009财年美国政府赤字达到1.7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GDP的12%,这些钱,最终由民众买单。

这些公司,却一个个生龙活虎,继续采取这种类似赌博一样的投资策略,直到下一个经济危机到来。

04 期望和效用的漏洞

期望和效用,是非常有用的数学和经济学工具,世上大部分决策都可以通过这两个概念确定和解释。

但是,期望效用理论也有着很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同样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概念。

还是老样子,先看一个问题:

在一个盒中有90个小球,其中有30个红球,其余60个为黑色或黄色,具体数量未知,现在有人从盒中掏出一个球,以下四种下注方式:

  1. 红球:如果猜中掏出的小球是红球,将得到100元;猜错,不得到什么;
  2. 黑球:如果猜中掏出的小球是黑球,将得到100元;猜错,不得到什么;
  3. 非红球:如果猜中掏出的小球是黑或者黄色,将得到100元;猜错,不得到什么;
  4. 非黑球:如果猜中掏出的小球是红或者黄色,将得到100元;猜错,不得到什么;

那么请问,是猜中红球的中奖几率更高还是黑球?而且,在猜非红球和非黑球中,哪个中奖几率更大?

这个问题是美国数学家丹尼尔 埃尔斯伯格首先提出来的,他询问了很多人,发现:

  1. 在猜红球和黑球中,大部分人选择红球,猜红球有1/3的几率中奖,而猜中黑球的概率未知。
  2. 在猜非红球和非黑球中,大部分人选择非红球,原因类似,猜非红球有2/3几率中奖,但非黑球未知。

乍一看人们选择没错,但仔细考虑下就会发现问题。

在红球和黑球中,大部分人选择了红球,他们感觉猜中红球的概率大于猜中黑球的概率。

同样,在猜非红球和非黑球中,人们仍倾向于猜非红球概率大于猜非黑球。

根据期望相加原理,“猜红球和猜非红球”的概率大于“猜黑球和猜非黑球”的概率。但我们知道,“猜红球和猜非红球”的概率之和为100%,而“猜黑球和猜非黑球”同样是100%。

这就产生了悖论。换句话说,按照人们的选择,猜中黑球的概率小于1/3,猜中非黑球的概率应该大于2/3。如果这样,那在猜非红球和非黑球中,应该选择猜非黑球才对。但大部分人却仍然选择非红球。

埃尔斯伯格的询问对象都是知名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所以可以排除询问样本的问题。于是这个悖论成为一个经典的数学难题。

埃尔斯伯格做出了一种解释:“期望和效用理论是不正确的。”但数学家拉姆斯菲尔德研究认为,这是因为有的信息已知,有的信息未知,我们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在埃尔斯伯格悖论中,“猜红球”属于“已知的未知信息(Known unknown)”,我们不知道掏出来的小球是不是红色,但我们能确定是红色的概率为1/3;“猜黑球”则属于“未知的未知信息(unknown unknown)”,因为我们既不知道掏出来的小球是不是黑色,也不知道黑色的概率是多少。

“已知的未知信息”,被命名为“风险(risk)”,可以定量分析;而“未知的未知信息”,称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无法定量分析。

这就是经济学中的新课题—“不确定性分析理论”。

05 人们更厌恶不确定性

通常来说,相比“风险”,人们更讨厌“不确定性”。

在美剧《How I met your mother》中,有一个绝妙的情节可以说明这点。

很经典的美国喜剧

主人公泰德和马歇尔为球赛打赌,他俩的损友巴尼为了增加打赌的精彩程度,出了个坏主意,把赌注分成两个选择:

  1. 赢家打输家10个耳光,立即兑现;
  2. 赢家打输家3个耳光,不确定什么时候兑现;

泰德选择了1,而马歇尔用他的小聪明则选择了2,因为马歇尔觉得3个耳光比10个耳光容易承受多了。

第一场比赛泰德输了,马歇尔心满意足打了泰德10个耳光;第二场比赛马歇尔输了,泰德说我今天不打,要把这三个耳光留在后面,让你一辈子都处于提心吊胆之中。

到这马歇尔才发现,那不确定的3个比确定的10个耳光厉害多了。剧集也是这么表现的,当马歇尔求婚成功、还有找到工作时,刚高兴没几秒,泰德的耳光就扇了过来,让他崩溃异常。

现代金融公司的很大一部分任务就是把“不确定性”降级成“风险”,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很多公司都宁可将风险夸大一倍。

多说一句“不确定性”的提出者丹尼尔埃尔斯伯格,他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并且,不是作为数学家,而是作为斯诺登的前辈—泄密者。

埃尔斯伯格以第三名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或工作,而是进入海军陆战队服役三年,后来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64年他加入美国国防部,1967年,埃尔斯伯格曾短暂与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合作。就在那时,埃尔斯伯格读到关于美国参与越南战争的五角大楼报告,里面有很多机密,包括美国曾密谋刺杀南越总理、为继续战争掩盖战场伤亡数据等。

埃尔斯伯格将报告捅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引起轩然大波。

他暴露五角大楼文件后,和家人受到FBI的多次骚扰和拘捕,《纽约时报》等报纸因此将美国政府告上法院,最高法院最终以6比3裁定政府败诉,“只有自由和不受限制的媒体,才能有效揭露政府的谎言……”。

这一事件,使美国政府声誉急剧下降,终于促使他们决定停止越南战争;时任总统尼克松更是威信扫地,三年后爆出水门爆出,灰溜溜结束任期。

2017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将这一事件拍成电影《华盛顿邮报》(POST),豆瓣评分8.1.

06 接下来的引子

在这篇文章和上篇文章中,本人介绍了彩票中蕴含的期望和效用原理。

接下来,我将继续介绍彩票中的数学,主要是如何选择号码,提高中奖几率。

相信这个知识,对于想买彩票的人是很有诱惑力的。

那么存不存在提高中奖几率的选号策略呢?数学告诉我们,存在。

为了这个价值连城的答案,请大家多多关注吧!


文章自荐: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你可能感兴趣的:(彩票中的数学2:到底是谁在买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