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不休,世事纷纷扰扰

这两天诸事繁杂,没有想到好的选题,之前有写一篇朱棣的旧文,这是第二篇,权且贴用过来!

古人的套路—巧用反间计

前文说到,在朱棣带领部队袭击大宁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镇守关口的小股部队,由吴高带领。朱棣与诸将盘算说:“高虽怯,差密;文勇,而无谋。去高则文无能为也。”利用离间计很轻松地就把这只部队消灭了。且看他是怎样做的?

历史性前提:他充分洞悉人性的弱点,堪称中国版的卡耐基。

人性洞察:朱棣了解吴高虽然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是他心思细腻。杨文虽然孔武有力,但是呢,胸无城府,这可是致命的缺陷。这种人在尚武的古代还是蛮多的,有勇而无谋,很容易就能够对付。朱棣于是大胆采取行动,整个过程也是简单明了。他只是分别给吴高和杨文写了封信。朱棣在给吴高的信里充满了赞誉,把吴高捧上了天,大抵就是盛赞吴高对朝廷忠诚,忠于职守,有智谋云云,还顺带攀了攀关系。而在给杨文的信里,他大肆地对杨文尽情诋毁,说杨文是一个奸诈小人,容易背德,属于宵小之徒。本来如果这两封信分别送给吴高和杨文,这件事情就毫无作用,性质相当普通,属于朝臣之间日常的书信往来,大不会引起任何风波。

历史的关键节点:但是呢,坏就坏在,这两封信封装的时候被对调了,本该发给吴高的信被送往了杨文那里,本该给杨文的信到了吴高那里。

套路了一波:杨文看到燕王盛赞吴高的秘信,以为吴高和燕王一党有所勾结。古人都讲究效忠皇帝,他马上检举揭发。在不派人探听虚实,不做任何考证的情况下,连忙把这封信送往朝廷。这简直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判吴高死刑,正中朱棣下怀。建文帝身边的谋臣接到这封密保,惊慌得不得了。这还了得,燕王本来就已经在北平拥兵自重,自立为一方诸侯了。如果他再和当地的守军吴高勾结,那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南下破城指日可待。那他建文帝的江山岂不是不保?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件事极为紧迫,涉及到整个建文朝的文武廷臣的利益,朝廷当然得有所措施来对吴高做出惩戒。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股谣言早就吹到了吴高那里,吴高看这情形,心想,不对啊。这肯定是哪里出错了,我这里也有一封燕王写给杨文的信啊,这中间肯定出了什么差错。他为了洗脱传闻的嫌疑,就把燕王诋毁杨文的信送往朝廷。寄希望于朝廷对于这件事能够明察,还他一个公道。但是他想错了,当时的建文朝中,没有一个理智的人,朱允炆身边的谋臣所想的都是如何对付朱棣这种窃国大盗,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情去关注他的这桩案情中可能存在的隐情。他们都掉入了朱棣设立的一个圈套,朱棣高明啊!一招即命中敌人命脉。守关的将领彼此之间充满猜疑,身上背负着嫌疑,哪还有心思力战抗敌,没打几下,吴高和杨文就被逼撤退了。

            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

历史上善于用离间计的权谋家还是大有其人。离间计使用最出神入化的当属三国的曹操。三国中有一章节叫做“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 马超为报父仇,和曹操大战九九八十一场,但还是难分高下。为了攻破马超部队,他和谋士贾诩商议使用离间计。下手点就是马超和他的谋臣韩遂之间的关系。曹操分析,马超是一个驰骋沙场的英勇将领,领兵作战很勇武,但是比较容易冲动,在智谋上面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加上疑心比较重。如果是按照现在的情形,采取战场拼杀的方式,他在战场上是占不到丝毫便宜的,迟早得被马超打败。他佯装在战场上和韩遂说说悄悄话,拉拉家常,然后又连夜送一封书信给到韩遂,书信中重要关头的字迹都被隐去。历史有时候也是由于很多偶然造成的,韩遂看书信的时候正巧被马超撞见了,这下炸开了锅,马超大骂韩遂,说他背主忘德,肯定收了曹操不少好处,密谋和曹操干掉他。马超大怒,情急之下,砍掉了韩遂的一只胳膊。只有作为第三者的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全局,这一切都是曹操设的一个局。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套路。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套路还真的有点多!

             

                檄文——唇枪舌剑的战场

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书信往来,也是另一个不隐而不显的战场。靠着唇枪舌剑,建文帝忠臣和朱棣之间颇有一番烟火气。

              高魏代表的朝廷立场

在朝廷官军节节败退的情势下,朱允炆想要在战场之外屈服燕军。朝廷做出了罢免齐泰,黄子澄这些谋臣的举动之后,还派遣游说之士去到北平,企图说服燕王罢兵,偏安一隅。朝廷派出一个叫高魏的书生前往,上书给朱棣,企图扭转局势。

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皆曰:“内有圣明,外有藩翰,成、康之治再现于今矣。”不谓大王显与朝廷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夫以顺讨逆,胜败之机,明于指掌,今大王藉口诛左班文臣,实则吴王濞之故智,其心路人所共知。巍窃恐奸雄无赖乘间而起,万一有失,大王得罪先帝矣。

今大王据永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兴兵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蕞尔一隅之地。况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大王与天子,义则君臣,亲则骨肉,尚在离间,况三十万异姓之士,能保其同心协力,效死殿下乎?巍每念至此,未始不为大王■泣流涕也。

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太祖在天之灵亦安矣。倘执迷不悟,舍千乘之尊,捐一国之富,恃小胜,忘大义,以寡抗众,为侥幸不可成之悖事,巍不知大王所税驾也。

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径庭乎?虽大王有肃清朝廷之心,天下能无篡夺嫡统之议?即幸而不败,谓大王何如人?

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无愧矣。

                     

这一篇洋洋洒洒的上梳,高魏从各个角度企图对朱棣施加影响,让朱棣改变策略。但是朱棣并没有放在心上。

晓之以理:这篇文章也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很有价值。高魏首先晓之以理。他说当今天子很圣明,老百姓都异常爱戴。你侄子大刀阔斧,在各个方面进行维新改革,都有点要再现古代贤主盛世的意思。现在你燕王,建军队,挥师一路南下。真不知道你真的是像你燕王自己所说的要肃清朝廷奸臣,清君侧?还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实则有谋反,不臣之心?

然后再从燕王的立场上来考虑利弊得失。我就是怕你们现在打来打去的,最终受到损害的是你们老朱家。你燕王和当今皇上,道义上是以君臣相称,实则还是血肉至亲。你们同样流淌着高皇帝的血缘,还互相倾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燕王你试想一下目前的处境,你现在一路聚集异性之众,挥师南下,你这样的胜算又有多大呢?多大程度上能够指望这些异姓之士为你拼死效力,替你斩将夺旗,夺得天下呢?

动之以情:最后动之以情,在情理上说服。希望燕王能够上梳,和皇帝陛下重修旧好。这样也可以告慰太祖高皇帝的在天之灵了。我高魏是一介读书人,只望天下太平。我早已经下好了向死而生的决定,才敢于向你燕王上书一封,想用我这蜉蝣微命来换得天下和平。这样我如果被你刺死,赴黄泉之后见到太祖,也不感惭愧了。

个人局限:但高魏虽贵为读书人,却并不明白。历史规律就是:历史局势走向往往不是个人可以左右,而是合力的结果。燕王朱棣根本不为所动。

朱棣要真为之所动那就奇怪了,难不成你这蜉蝣生命真的很值钱??你写你的,你劝你的,战斗仍然继续。整个燕军部队中,颇有一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气势。

                燕王朱棣的心思

后来李景隆又寄了书信到燕王府,一次两次,燕王不得已回了书信。

近总旗魏再兴来,得汝二月十三日书,披观至再。辞意苟且率略,不见诚实之情。度此非出汝之心口也。何则?汝之祖为孝,父为孝,汝出于孝子之家,岂肯妄诞答此!必奸臣假汝之言以诒我。我与汝以家而论分居长,以朝廷而论,爵为亲王,俱不当相待如此……

又云:“尚书齐泰、太卿黄子澄已屏窜遐荒,天理昭明,于斯见矣。”若以我太祖公法论之,必使其身首异处,夷其九族。今屏去遐荒,想不出千里,必召而回,为幕中之宾矣。此外示除灭小人,内实不然,诚为可笑……

汝云:“近年以来,钦蒙太祖高皇帝圣训谆谆,今犹在耳。”吁,《皇明祖训》乃不钦遵,若谆谆在耳,必不如此。……又云:“骨肉有伤,大乱之道,欲舍小怒,以全大义。”……昔我周王弟被奸臣诬害,言“大义灭亲”,与今所说大相违背。……父皇宾天,骨肉未冷,即将周齐湘代岷五王破家灭国,国公至亲,岂不痛哉!非痛五王,乃痛太祖高皇帝也。今又来灭我,其可乎?

闲尝与布政张昺、长史葛诚言祖训,昺诚云:“齐泰等言《皇明祖训》不会说话,只是用新法便。”……如此变乱祖法,恐一旦社稷落奸臣之手,贻笑于万世也。朝廷有如此失政,国公以太祖高皇帝“圣训谆谆,今犹在耳”,其可不忧惧者哉!奸臣齐泰等假以诬亲王造反为由,实图天下社稷之计耳。……谢贵、张昺可吐露实情,谓齐泰等愤恨当太祖高皇帝时位居下僚,不得柄用,且慄慄度日,朝不保夕。今少主不亲政事,正其得志之秋,祗虑诸王藩屏,未得大纵,遂同心协谋,以灭诸王,方得永享富贵。……

汝为大孝,国家至亲,慨念人生世间不满百岁,死生俄顷,倘汝一旦溘终天年,有何面目见我父皇太祖高皇帝也!姑以汝之心自度之,为父皇之仇如此,为孝子者可不报乎?

因汝来书,不得不答,再不宜调弄笔舌。但恐兵衅不解,寇盗窃发,朝廷安危,未可保也。所欲言者甚多,难以枚举,忽遽简略,汝宜详之。

论点:朱棣大意就是说,架不住你高魏连次送来好几封书信,就回你一封。简单一句话,就是你的诚意我很怀疑。你在信中言辞恳切卑微,丝毫看不到你想要停下来谈判的真诚。我猜想这大概不是你自己的真心想法吧,大概是你迫于时局不得已的托词。

论据一:你出生在一个既忠且孝的家庭里,你爷爷很遵守孝道,你老子也很遵守孝道。难道到了你这里,你反而变成了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吗?这根本不符合常理啊!我朱棣觉得你之前在书信里那卑微恳切的言辞根本就不是你的真心想法,那只是朝廷中一些奸匿小人要唬我诈降,所以假借你来对我说出的一些恭维话而已。

论据二:你看现在朝廷的情势是,他朱允炆罢黜了齐泰和黄子澄,但是坊间有传闻,皇帝一遇到重大的战略性问题,还是需要秘密召见他们两个,这些罢黜只是做给我看的把戏吧。像这样的奸匿之臣,在我父皇高祖皇帝的朝代,肯定要被灭九族的。这样的情形之下,我怎能够听任你的建议,让我当一方藩王,偏安一隅?我要是真的罢兵回到封地北平,恐怕到时候连葬身之地都没有了吧。你别以为朝廷中的这些把戏我都不知道,糊弄谁呢? 之前在朝廷中齐泰,黄子澄他们操控权利。我皇弟周王被抓起来,随便编一个理由就把他投入大狱。齐王代王等都被迫离开藩地,剥夺封号,连栖身之所都没有,现在又来轮到我了?你看看《皇明祖训》里有哪一条说了可以骨肉相残?

结论:朱允炆身边的那些奸臣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利益,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所以要对我进行赶尽杀绝。我怎么能够忍气吞声,容忍他们作威作福,在我一个亲王头上拉屎呢?你将心比心,你能够忍得下这口气吗?一连串的质问,把高魏那些劝说的恳切之词呛回去。好不畅快!

立场:誓死不妥刺,奋战到底的决心。

                      建文帝的缓兵之计           

阳谋:在当时的情势下,虽然朱允炆那边不断地派说客来到燕京北平,企图用一些温侬软语就把燕王说动。朱允炆还是抱着这样的期待,即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让朱棣罢兵。但是,朱允炆还是足够了解他这个叔叔的,期待归期待,但是我这边丝毫不放松对你各方面的钳制。你朱棣不是一直上梳,说齐泰,黄子澄属于奸臣乱国吗?那我朱允炆就昭告天下,废齐泰,黄子澄为庶人,把他们贬到蛮夷之地,这下总碍不着你了吧!

阴谋:但是呢,四年来整个对付你朱棣的军事部署都是齐泰和黄子澄在操作的,大明朝是离不开他俩的。暗地里,我又悄悄地把他两召回来,对付你朱棣的政策我们秘密商议。简言之,就是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这在古人那里被称为阴谋。俗语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朱棣也不傻,全国布满密探。朱棣知道了朱允炆的这一系列动作,他知道他侄子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乱他心智,打乱自己的阵脚,双方的军事行动都丝毫没有懈怠。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阴谋阳谋还真是高明!

              战略要义——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局势:朱棣分析明朝当时的整个局势,要顺利南下,杀往南京,首先需要突破第一道关防。

大局观:离北平最近的两个地方,大同和辽东有着非同意义上的战略地位。大同在北平的西北面,辽东在北平的东北面。如果带着亲兵一路南下,朱棣首先要顾虑的是如何保证北平能够处于安全地位?而不会出现后院起火的状况?一旦到时候进退不得,那才真是陷入死地,到了燕军的死期。

兵力分析:我朱棣在高喊起义兵,清君侧的第一天,就知道这将是一步险棋。每一天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因为在兵源上,我不占据任何优势。北平城里整个兵力加起来不超过1万人,而你朱允炆的大明朝是举全国之兵来讨伐我。动不动就帅师30万,50万?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

用兵方略: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是我朱棣用兵的第一要义。我要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单点突破。这个时候,燕京刚刚和李景隆的30万大军大战了一场,李景隆被打得向南逃窜。我需要趁热打铁,先把北平周边的大同和辽东这两块地皮抢过来,巩固扩大我现有的根据地。

占据辽东:此前已经讲述过,吴高和杨文看守辽东。朱棣不费一兵一卒,用了两封书信就把辽东守军打得趴下了。

攻克大同:紧接着,朱棣想计策攻打大同。这个时候,李景隆部队正好驻扎在大同附近的德州。德州离大同比较近,有部将就担心,如果我们冒然攻打大同的话,大同告急,就会向李景隆部求援。到时候李景隆率领部队前来,这边又有大同的守军,两下里夹攻。我们不是必败无疑吗?

但是朱棣不是这样想的。首领的思维就是能突破现有的局限,看到更远和更大的机会。朱棣认为,他李景隆即使要来攻打我,也要等到明年春暖。因为依据他们目前的状况,刚刚吃了一场败仗,部队需要修养身息。退一步来讲,燕军进攻大同,大同告急,就算向李景隆求援,李景隆如果出援的话,我也丝毫不害怕。为什么呢?朱棣卖了个关子。

战斗无非是各方面的博弈:因为李景隆部队的兵士大部分是南方士兵,而南方兵士的抗冻性不强。即使是李景隆率领部队杀过来,翻山越岭之后,就不相信这些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的兵士还有很强的战斗力?一番商讨之后,将领都被朱棣说服,一致决定进攻大同。

                        恩威并施

钳制人心:朱棣不仅仅对于局势掌握得透透的,而且制驭下属也是很有一套的。一方面我朱棣对你加官进爵,另一方面我也会用另外的砝码来制衡你。燕军在攻打大同的路途中,就有很多部将跑来朱棣部下归顺,俯首称臣。朱棣很高兴,一一安抚,对他们都进行升官。这样降将都很高兴,大家都得了好处,谁不高兴呢?另外呢,我也怕你不是诚心归顺我朱棣,所以我找个理由,为了褒奖你的忠心,我也要犒赏犒赏你的家人啊!所以就以犒赏的名义,把这些降将的家属都送往北平享福。实际上是为了做为人质,一旦你们心生异心,我就拿你们全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做要挟。看来古代的君主都不是善茬,什么叫做恩威并施?这就叫做恩威并施。

你可能感兴趣的:(烽火连天不休,世事纷纷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