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作家也能向阳而生

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看不懂的才是艺术。”

见到很多所谓艺术家都是抽着烟,扎着辫子,生活作息不规律,甚至有点颓唐。似乎只有这样颓唐的生活体验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印象中依靠灵感创作的作家也是如此,所以当我听说有一位作家,坚持长跑三十年,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时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于是翻开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的作者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他凭借第一部作品《 且听风吟 》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 挪威的森林 》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连续七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的是村上春树自己跑步的心路历程。虽然语言非常朴实,却很打动我。

一、跑步是写作的隐喻

村上春树说:“跑步对我来说,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

29岁的时候,他突然决定要写小说,于是把经营得好好的店转让,一心一意写小说。似乎预知到写小说不仅是一件脑力活动,还是一件体力活动,他找到这样一个既能维持体力,又可将体重保持得恰到好处的保持健康的方法。

其实不管做任何事情,没有健康的体魄都是不能长久地持续的。

前南斯拉夫领袖铁托,是一个运动多面手,喜欢驾车、围猎、垂钓、跳舞、散步等等,尤其对击剑很着迷。铁托一生经历坎坷,坐过牢,遭过流放,但身体十分强健,活了88岁,一直思维敏锐,精力过人。他的高龄是与他坚持体育锻炼分不开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不管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他都做出很大的贡献,当他踏上前往武汉的列车时,整个朋友圈都被这位84岁的老人刷屏了。然而,看他的精神状态,顶多就是60来岁的样子。因为他平时非常注重锻炼,所以体格非常健硕,状态也很好。

可见,体育锻炼对维持人的身体素质非常重要。”我能够坚持跑步三十年,恐怕还是因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觉得那么痛苦”。“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着在生活中找到合乎我们性情的运动来。”

二、跳出舒适圈,才能体验更精彩的生活

村上春树每年跑一次马拉松,当他觉得跑马拉松已经不再是很大的挑战时,他就去练习铁人三项了。铁人三项包括跑步、游泳和骑单车,正如运动名称一样,不是铁人很难坚持得下去。

但村上就有这种精神,敢于跳出舒适圈,多尝试,才能挑战不可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在这个圈子里,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我们可以按惯例生活处事,毫无压力感,而如果从这个圈子走出去,就意味着可能面对一些未知的东西,甚至遇到危险。所以我们从内心里会抵触跳出舒适圈的生活。

著名阅读推广人樊登,原本在央视工作,工作稳定,收入可以,令人艳羡。但他却对这样舒适的生活感到不自在。后来他毅然辞职,做起来了樊登读书会,带领全国上亿人读书。在这些尝试中,他享受着每一次的发现,走出舒适圈,成就了不一样的人生。

要走出固有的舒适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有走出去,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人生更精彩。

三、再苦再难,坚持就对了

跑步,尤其是长跑,是一项一听就觉得很难坚持的运动。在村上春树这里也是一样。他说每天也有想不去跑步的时候,有时早上起来看到下雨,轻了一口气,因为今天可以不用跑步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所遵循的原则分别是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

本我层面是追求快乐原则的,既然跑步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辛,那就不是能第一时间体验到快乐的。但是除了本我,还有自我和超我的层面,这是对本我的修正。如同人虽然知道跑步辛苦,但因为跑步带来的好处多,所以自我会说服自己克服困难去跑步。

不管是长跑还是铁人三项,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里,村上春树都详细地描述了自己遇到挫折并死磕到底的过程。

王小波曾在书里写了一段《老人与海》的评价,他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做事情的限度,但是老人依然每天走向大海,向他的限度斗争,仿佛要与命运一比高低一样,“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不问成败,至少坚持去挑战了。

连续七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虽然遗憾未能获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实力的。这好像也是他写作路上的一次“长跑”,在现实生活中,村上春树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一定会跑到终点。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

不管在实际生活,还是精神世界,村上春树这个可爱的小老头作家,都展示了一种向阳而生的状态,似乎用他的行动向我们喊话,作家也可以是健康地生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作家也能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