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教学的互动实践与认识

     

2006年在校广场演出情景

        我校(上饶一中)语文组在每年的高二年级开展课本剧教学研究,已连续六年。这项活动由原先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到旨在关注受教育者的心身活动,通过编、导、演、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丰富其人文素养。通过双向互动,我们感到,课本剧教学大有可为。

                                                            实 践 篇

      参与者:每年度全体高二学生及语文任课教师。

      基础与条件: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及语文读本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共有剧本27个(含电影剧本)、小说50篇(包括长、中篇节选)。这些剧本为学生的导、演提供了台本,而小说则为学生的改编创作提供了素材。

      编导原则:立足课堂,服务教学,每剧限定演出时间在15分钟内。

      具体操作:

      1、剧本准备

        剧本创作、选择准备安排在高二上学期结束的寒假,并在高二上学期,通过课外阅读,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剧本,介绍有关剧本知识,同时注意在各班培训编导骨干,让他们在寒假期间创作剧本或制定计划,然后,在高二下学期初召开座谈会,交流创作信息、编剧体会,讨论剧本修改,教师根据剧本及导演设想提出指导或建设性意见。

    2、排演阶段

        每年4月,在选好剧本的基础上进入排练,各班分成若干组,由编导对剧情和角色安排提出看法,与上年度有相同剧本的,也可借鉴学习上届学生有关体会文章。

      这个阶段还准备一些必需的辅助物(简单的道具、有条件的可借些服装等),以简为主。

      教材中剧本单元安排在第四、五单元,这实际上是在学期的中期阶段,教学课时需10-12课时,如果随堂教学大概三个星期即可结束,但如果要开展编、导、演的活动,学生的活动量、教师的指导时间相应增大,为了不占用课内时间,导、排应安排在活动课或课外进行。

    3、演出阶段

        配合教学计划,在各班先行演出、学生评议,并推出优秀剧目,在全年级公演,大家共同观摩,公演时间可安排在周末或课外活动时。演出时,请高一或高三学生代表及语文教师做评委。

    4、评比办法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对其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可设置编剧奖、演出奖、导演奖,并让参与者均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年安排专题在校报上予以报道。此外,还让“观众”对参演剧目发表评议,选出幸运观众奖或评价奖。

    5、实践结果

      六年的实践,收到创作剧本25个,教师专题论文8篇,学生心得、手记近千篇。在高二年级开展课本剧表演研究形成了共识。

                                                    认 识 篇

      六年的实践,使我们获益匪浅,它带给我们的体会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一)课本剧的编导实践使接受者更能做出深刻的评价。

      课本剧教学当中的创作实践,给予参与者以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机会,在剧本的编创中,即使是不成熟或者失败的剧本,也给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描述作品的乐趣,并且在相互观摩、评议中提高了认识。而教师也从一个知识的复制者(甚至是教参的传播者),在互动中获得了新的知识。2003届学生创作的《孔雀东南飞》,剧情演绎时间跨度涵盖了全诗的内容,而给学生表演的时间仅有20分钟,所以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的效果,都显得极其稚嫩,而从行家来看则是极为浅薄的,但从学生实践体验的过程来说,却获得了全盘理解长诗内容的机会,而这种认识大大超越了课堂上单纯分析、讲解的作用,效果与照搬教材(《教参》的结论与答案)是迥然不同的。

      学生自己动手改编剧本,才能真正体验到再创作的艰难,吴静敏改编《红楼梦》第63回“秦怡红群芳夜开宴”,就忽视了一个集中、紧凑自然衔接的问题,10分钟的戏,也分了两幕,尤其是第一幕完毕,舞台上只剩下“宝玉”一人,竟然无事可干,干等下一场人物上场接戏,甚至于人物对话还用括号作补充或解释,通过评议剧本,才理解到欧洲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才理解到《雷雨》在一天之内表现周、鲁两家矛盾的集中性,以及“三一律”与“戏剧电影化”的区别。真正认识了剧本的特点。当文学情境成了学生自己把握、体验的东西之后,他们才可能做出更好的评价。2002届与2004届学生都改编《套中人》,虽然后者并没有看过前者的改作,但对原作的结尾都作了相同的形象诠释:别里科夫死了。但学校里又派来了一个与别里科夫酷似的教希腊语的人,这样的结尾,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去体味原作,更引人深思,评价更为深刻。

   

2010年《香雪》剧照

    2004届(12)班的《哈姆雷特》未能参加年级公演,该班陈波同学对此发表看法,认为“选演这个剧本对我们相当不利,原因有二:其一《哈》剧是外国剧本,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人物的一些思想观点我们是难以理解的,自然就很难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表演就不会到位。其二,情节中人物的思想过于复杂,不适合我们中学生表演。例如,哈姆雷特与女主人公的对话,是以折磨她的心情来折磨自己,我们中学生社会经历少,自然难以把握。”这样措辞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教材不可能有的。

(二)课本剧的表演给接受者以换位式的思考与体验。

      课本剧的教学由单一到互动,通过角色置换,培养了想象力,推动了创造思维的发展。课本剧在编剧过程中,改编者独立阅读、自主阅读、阅读材料大大增加,在甄选信息当中,要通过想象,丰富原作内容,让人物形象清晰地立在脑海,从而立在舞台上。2003届的王欢同学改编《变色龙》,改编前,分析原作,搜集材料,弄清了“奥楚篾洛夫”在俄语中(是“颠人”)的含意,抓住原作中“他”两次脱大衣的细节,作了必要的戏剧夸张,为了更辛辣行揭露“他”欺下媚上的丑恶嘴脸,又将原作中的厨师改为“厨娘”,她认为,这样更富戏剧性,演出时更可看了。这种修改加强了原作的讽刺效果。

      2002届的董诗文担任《茶馆》(节选)的导演,具体接触时,才感到“这个担子沉甸甸的份量”,在“节选的这幕剧中,大小人物加起来有近20人之多。”她既要体会每一个人的思想、动作,又要考虑舞台调度,“稍一疏忽,演员的上下场顺序就乱了”。经过反复排练,演出获得了成功,她结结实实过了一把“导演瘾”。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同样,2003届的万陶静在《雷雨》导排中,写下了一篇近3000字的“导演手记”,这篇手记以生动笔触记录了她选剧本,挑演员,排剧情的酸、辣、苦、甜的过程,也透射出她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2004届的卢增同学扮演《哈姆雷特》剧中的“莱欧提斯”,他写下了一段演出心得:“莱欧提斯在剧中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是哈姆雷特的好友,另一方面,却因父亲被哈姆莱特误杀而要与其决斗,同时,他一方面知道国王的阴险狠毒,却又不得不在决斗中听从国王的安排,用毒剑刺伤了哈姆莱特,导致了他的死亡。我在演这个人的时候……感到只能用丰富的略带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才能表现好他……因为话剧不同于电视剧可以通过演员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只有用夸张的表情才能让观众看清。”这些教师课堂里分析教材也很难提及的,现在通过互动实践,深深印在接受者的脑海中。

(三)课本剧表演研究让参与者尽情进行文学欣赏,也获得了新的知识。

    高中第四册的课本及读本,小说、戏剧比重大,课堂教学难免挂一漏万,课外布置学生的自行阅读很难“自觉”,“表演”的介入,改变了原先把文学作品当作“文章”来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大大过了一把“鉴赏”之瘾。从前期欣赏影视作品到自身投入编、导、演,达到了一个较高层次的境界。课文《三块钱国币》作为一篇自读文,教师以及教参过去都很少提及,但学生参与表演后,就有了变化,他们不仅要读,还要研究人物性格、内心世界,万明同学的导演手记分析道:这个剧本最重要的是杨雄和吴太太两个人,当然也就要重在他们身上下功夫,杨长雄应表现出他的爱国,富有同情心,勇于维护弱势群体,面对强蛮者,他敢顶敢撞,却又缺少谋略,伴有些冲动的特点,而吴太太则需要有些尖酸、咄咄逼人的架式……这一段理解的“深度”,是过去蜻蜓点水式的阅读难以替代的。

      2004届的唐堃同学在看了两个班同演的《雷雨》的最后一幕,分析某班失败之因认为:演员对“繁漪这个人物的把握”有问题,他说“作品中的繁漪应该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她必须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自己的情人周萍看上丫环(四凤),作为一个女人,看穿了周萍的自私,自己又爱又恨,所以演员的诠释不足,表演就难以到位。”他还比较说这个繁漪绝不能“塑造成《三块钱国币》中的吴太太”。

    2002届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录取的朱懿,原先的志愿是考“主持人”,但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反串周朴园的角色,获得了好评,从而坚定了她报“表演系”的决心,尽管语文教学不承担培养文学家表演艺术家的任务,但是使学生得益于文学鉴赏的指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四)课本剧表演的开展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合作”。

    我校的课本剧教学虽说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指导、参与。提供的建设性意见(尤其是在剧本的改编创作中)正确与否,也在演出中得到了验证。这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彼此欣赏,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了新的发现。

   

2010年《孔雀东南飞》剧照

      2003届的黄怡佳执导《孔雀东南飞》后,谈到这样的体会:“我并没有做导演的天赋,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与‘演员’总是通力合作,互相切磋,就在这你一句,我一句的商议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尤其是我的意见被演员们采纳时,我竟会兴奋好半天,积极指数一路飚升……。”

    2003年的剧本《孔雀东南飞》,初稿有点像翻译文言文,内容单薄,剧情平淡。在教师指出改编存在的问题后,改编者三易其稿,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让学生学到了剧本创作的知识,教师的指导意见在演出后得到验证。

      无论是创作还是导演、排练,每一台戏的演出,都必然是各种矛盾的会合,导演与演员之间的沟通,演员与演员之间的配合。由于协调、由于合作,从而化解了一个个矛盾,当最后从各班选择优秀剧目,向全校作汇报演出时,这种合作效应达到了高潮,学生的编、导、演的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原先以为课本剧演出会冲击其他学习的看法被全新的氛围所代替,汇演成了盛大的节日。

                                        (原载2004年《读写月报》第7-8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本剧教学的互动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