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何为创新?

大多数人的观点一定是建立在科技大幅度提升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比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基因编辑等。

但如360创始人周鸿祎所说,这样的创新机率实在是太低了,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技术持续进步,才会达成一次突破。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新时代的创新?

用“创新理论“鼻祖、《经济发展理论》的作者熊彼特的话说:创新的五个最小单元是技术、产品、市场、组织、资源,创新是指将这五个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

当然这五个元素不会进行无缘无故的重组,我们需要有重组的主体及动力来源。 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新型企业家”,他们通过购买的方式,把自己所需要的要素从原来的经济组织里买过来,按照自己对市场的理解,重新组合成新的经济结构。

动力来源是“企业家精神”,这样的企业家对建立私人王国有着强烈梦想,对胜利有着极度热情,享受创造过程中的喜悦,具有逆流而上的坚强意志。

你不管把多少马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得到一条马路。---约瑟夫 熊彼特

图片发自App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创新,是原有要素的新组合,是从原有业务中长出来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不跟原有业务在同一发展曲线上的。

用善友教授的话来说是在第一曲线找到了新方向,并通过深挖第一性原理,来跨越非连续性,实现的第二曲线的增长。

克里斯坦森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了颠覆式创新的概念。

从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元素“技术”来说,传统的技术创新包括第一曲线的连续性技术进步。

大家请看下图最左边的连续性技术,具体是指沿着技术曲线本身的累积性进步,比如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传统的技术创新最高级状态是正向非连续性技术进步,它是指技术打破了原有瓶颈,有了革命性的提升,是基于技术本身的创新。在这种突破性技术的较量下获胜的几乎总是在位的企业大公司,因为他们有长期的技术沉淀,足够高的全球视野和应有尽有的资源。

图片发自App

而克里斯坦森所说的颠覆式创新是指反向非连续技术,即低端破坏性创新技术。这种技术的起点相比原有技术不是提升了,反而是下降了,也就是说产品的性能通常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而且通常用的客户群体也是处于边缘的消费者(非主流消费者)。

你一定会问这样技术带来的产品会有需求吗?

出乎意料的是,低端破坏性技术带来的产品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比如,相对于出租车的廉价滴滴,相对于酒店的Airbnb,相对于专业相机的手机附带照相功能,相对于PS的简易版P图神器美图秀秀,相对于付费杀毒软件的免费360。

而且感觉他们有一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在一段时间的持续优化后,居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大企业确只能采用模仿、收购,甚至是错失良机丢失了自己的主战场。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是因为大企业自身的精良管理?

是因为大企业缺乏打破稳定性的动力、安全感和对市场的错误评估?

是因为技术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人们需要的速度,边缘消费者(大众)对产品的质量没有主流消费者那么高的质量需求?

还是因为这样的技术更方便、更简单、更便宜,甚至更小?

或许还有最深层次原因,这一切的改变符合人性,因为人都很懒,很贪心,我们希望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利润……

写在最后

有没有可能,有那么一天我们成为各大小企业产品的牺牲品,我们被他们俘虏,丧失了自己的注意力,把时间花费在没有成长的地方。

又或者人云亦云,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型,头脑还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

引用克里斯坦森的话,不创新,必然灭亡。

企业如此,人亦是如此。


让我们一起撕开思维的口子,窥探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