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对自己龙尾砚的深情厚谊,写就《龙尾砚歌》/文澜珊赏析

迄今为止,翻译了六十多首古诗词,从诗经,到宋代的李清照、岳飞、苏轼等人写的诗词。从中能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字本身及韵律上的美学享受,还能看到历史的动荡发展,以及作者本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对于东坡先生的诗词,还未解析完,偶然看到了《龙尾砚歌》,翻遍了网络,没有找到相关翻译或解析,于是,继续吃螃蟹吧。好与不好,另当别论。至少, 《龙尾砚歌》有人翻译解析了。

原文:

《龙尾砚歌》

[ 宋 ] 苏轼

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锺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瞠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後。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我的理解和翻译:

上天并不怜惜祭祀用的黄棕玉和雕成虎形的白玉,只顾念担心那些贪财的莽夫们宁死也要怀抱着玉器。

您看这龙尾砚台难道是石质材料做的吗? 这砚石中藏有玉石的质地和金属的声音。

它是何时在天上作石头的呢? 如今初到人间给人当砚台,并没有推辞。

诗写成了像鲍照和谢灵运这样有名,能给砚石带来什么呢? 落笔写出像钟繇和王羲之这样楷书大家那样的书法,砚台也不知道。

锦织的垫子玉做的匣子都已沾了尘土,捣洗熟绢,支个床架子又有什么用?

何况瞪着眼睛看苏先生的凤咮砚上刻的铭文,被冷嘲热讽当做小弟

碧蓝的天空,风水这云朵倒映在水中,窗明几净,清晰的没有一丝尘埃。

我原本是生在天地之间的一个闲物,苏先生也是个支离破碎的人。

粗言细语我也不挑,无论是春天的蚯蚓还是秋天的蛇随意画吧,

(我)愿意跟随苏子(东坡先生)相伴到老,仁义之心不用生出分别来。

深度解析:

这首诗,应该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第一首为一个“砚台”而写的诗。足可见东坡先生对此物的喜爱之情,也可见东坡先生的博爱和对龙尾砚的感激之情以及怜惜之情。

这二十句七言诗,真是难煞我也!一词一句,一边查一边翻译。

翻译这工作,也并不是好做的。终于明白为何没有人来翻译这首诗了,难度倒是还好,最关键,有太多生僻字词。想要翻译这首诗,先得自学一大堆东西,比如砚台的石材有哪些,龙尾是什么,鲍照指的是谁,而钟王又是谁?凤咮是什么?诸如此类。

然后,接着翻译,却发现,后面这些句子,不是苏轼在说,而是砚台说的话。于是,从头开始再重新翻译。

这篇拟人化的写物诗,其中,有两句“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锺王砚不知。”让我联想到了一句写蜜蜂的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标题开始解析,龙尾砚歌就是歌颂龙尾砚。

龙尾砚之所以叫龙尾砚,我猜想,一定与“龙尾”的传说有关。想必这种龙尾石是个罕见的石头,就像红楼梦里的那块通灵宝玉,那是女娲炼石补天的时候,遗落在人间的。而这块龙尾砚,又是从天上何处而来?如今在这人间给人当砚台使唤?苏轼的诗句中透露着,这台砚,定然不是人间凡品,而是天上来的极品。

砚台

龙尾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是二十八宿之一,居于东方,属于苍龙七宿之末尾,而在《三国志》中有记载,“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也就是三个才华横溢的人,被当时的人取了绰号,叫一条龙,而管宁被称为龙尾。所以龙尾也可以借指才华横溢的人。从而推理,苏东坡用这款龙尾砚,也有此意在其中。一方面是希望自己成为“一条龙”,一方面觉得自己就是“一条龙”。

整首诗句以龙尾砚的口吻讲述,仿佛是在说,我虽是你案桌上的一方砚台,却来历不凡,我不是普通的石料做成的,而是龙尾石。(不会是恐龙化石做的吧? )。如今沦落到人间,成了你的砚台,不论你写出了像鲍照和谢灵运这样的名诗,还是像钟繇和王羲之这样知名的书法,能给我带来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捣练锦绢,给我支个砚台床架子,有什么用呢?你看那玉匣锦盒都已落了尘垢?

何况苏先生您还给旁边的这台凤咮[fèng zhòu]砚写了铭文,冷嘲热讽比喻我是牛后?(我有那么差吗?)

抬头看看碧蓝的天空,映照着东湖的水,风吹云动,窗明几净,没有一丝尘埃。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我也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我原本就是这天地间的一个闲物罢了,因为苏子的怜爱,才能在这案桌上,享受人间的美好。苏子也是个可怜人,支离破碎的人生,与我一般。

粗言细语我也不介意了,随他画春天的蚯蚓或是秋天的蛇。我只愿与苏子相伴到老,我们都有一颗仁义之心,便不必生出分离的心。

虽然,这最后一句总感觉翻译的有些别扭,大体如是吧。

翻译完,感觉这首诗真是神来之笔,仿佛看到了一个通灵的砚台,在天蓝几净的案桌上,对着自己的主人,娓娓道来,说出了这番话。

人与物之间,也会如此日久生情吧,于是,惺惺相惜,看得我好感动!

注解既然找到了,便与众位分享:

1、龙尾砚,砚名,用龙尾石制成的砚。产 江西省 婺源县。为砚中之上品。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李后主 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 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清 叶廷琯《吹网录·明道二年贡砚铭》:“盖宋人本重龙尾砚,故岁取以充贡篚。”

2、鲍谢:有三种说法,而我在翻译的时候,选择相信第二种。即是:鲍照和谢灵运的简称。

(1). 南朝 诗人鲍照和谢朓的并称。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赋诗何必多,往往凌 鲍 谢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南史》谓 鲍照 、 谢元暉 为 鲍 谢 。”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若喷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

(2).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 鲍 谢 。” 史容 注:“ 明远 、 灵运 。”

(3). 唐人鲍防和谢良弼的并称。 鲍防为德宗时礼部侍郎,工诗,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谢良弼友善,人称鲍谢 。参阅《唐诗纪事》四七。

3、钟王:指的是钟繇和王羲之,他们树立了楷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代学习书法者都以“钟王”为宗法。

4、锦茵:1.锦制的垫褥。2.喻指芳草。

5、凤咮:[fèng zhòu]1.凤凰的嘴。比喻凤凰笙的笙孔。2.砚石名。

6、牛后,指牛的肛门,典出《战国策》卷二十六《韩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苏秦对韩王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后遂以“牛后”比喻处于从属地位。

7、仁者: 1.有德行的人。 2.有恩情的人。 3.佛教语。对人的尊称。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写于2021-1-26),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澜珊#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坡先生对自己龙尾砚的深情厚谊,写就《龙尾砚歌》/文澜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