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学道——《道德经》解读4

历史原由,导致今天流传于世的《道德经》有很多版本。因为很喜欢赵孟頫的字,所以用的是赵孟頫小楷版本。

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存若。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大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如深渊一样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不显露锋芒,解除世间的纷乱,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它看起来幽隐虚无却又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

自我解读:
说文解字注(冲)涌繇也。本义水中之涌动。
查过一些道德经解注,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但我更愿意从本义去推断,冲反映的是一种运动的对应状态,如冲锋,冲茶,冲洗,冲对应的是一种正在进行的运动状态。所谓道冲,是指大道的运行状态作用于世界而又永不竭止,似深渊一样幽深,明明存在却无法测探明白,老子的道是抽象的,无法触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作用,人们处于道境中隐隐感知却如临深渊无法探清其境之悠远深遂,万物都遵循它的规律,正因其无法被全面地了解和解说,它神秘又莫测,它的尽头就像一切源头开始的本源宗址所在。

道存于世,存于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其锋芒,纷繁杂乱表象都是外在物质附加的属性,正如人世间的纷扰杂乱,世间悲苦,战乱金戈。个人如太出风头就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事物都有其规律与极限,如河水无法倒流,日升月落 ,无法随心所欲,倒行逆施。所以大道收敛与光混和与尘同存,然而其与物质相互融合却并不改变它的本质。这种收敛锋芒、顺应外部环境,顺应自然规律才是道的常理。所以为人要谦冲,保持本心,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持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为事要顺应天时地利,顺势而为,如光尘同存于世。

正因不露锋芒,道看起来隐没在世间,似存非存。我们不知道它是从何而出,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经存在。道比天帝还要早,因此,创造宇宙、天地、万物及自然界的是道,而不是天帝。进一步确立了“道”指的是说明世界本原的规律或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凡人学道——《道德经》解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