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珠这几天上网络舆情分析课,讨论到一个值得写一篇博客纪念的话题:“互联网有记忆吗”。有的同学认为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有的同学比如我则认为有。
这个问题可以从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信息的存储以及生命周期和网络舆情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可以引申地讨论:如果有记忆,那么互联网记忆的表现形式(比如网络挖坟等等)是否合理。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途径有很多,例如被影响力大的媒体点名,上(买)热搜,打广告等等,但最猛烈的或许就是通过模因传播吧w
模因是一个翻译词,由meme翻译而来,即模仿的因子。
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模因被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模因是具有传播性的,一个信息被人接收到,然后对此作出反应,这就是模因污染。
大家常说的“梗”,其实就是最典型的模因,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认为模因等同于梗,模因是梗,那模因污染就是梗污染。
模因是具有传播性的,一个信息被人接收到,然后对此作出反应,这就是模因污染。最简单的例子,你听到一首歌,然后你记住了它,你在脑中循环播放,那你就是被这首歌的模因污染了。
模因的力量可能会很大,一个信息也许会致命,如果一个人因为某个模因的污染,产生了认知上的改变,比如“手机信号塔有辐射”这个模因感染了某人,那他就会在塔附近感觉不适,并且为此做出激烈的反应。
在恐怖故事中,模因污染则更为抽象,一段不可名状的信息通过一种神秘的传播方式改变人的认知甚至延伸到现实的行为、外观、环境上。
一个“梗”可以流传很久,例如古代人的梗变成了现代人的成语典故,00年代的火星文可以唤起今天的网友们的时代记忆,cxk的“只因”梗爆火几年依然经久不衰……足以说明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很多热搜莫名其妙就消失了,网友的评论也可能惨遭过滤,或许幸运的信息没有被屏蔽,但也会被信息的洪水冲走,逐渐被我们遗忘。例如去年爆火的新番,到了今年就过气了,无人问津;去年六月引发轰动的唐山烧烤店男子暴力伤人事件,今年也鲜少有人提起。那么新闻的生命周期一般是多久呢?
热点可以分为周期性热点和突发性热点。周期性热点:“传统节日、历史事件、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话题讨论等,每时每刻都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而且,这些热点定期出现,无论怎么讨论都永远是热点。 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说,常规型热点很可能是可以提前知道、提前策划、爆发的。
任何网络舆论热点信息传播都有一定的发展演变周期,一般认为,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包括酝酿期、爆发期、扩散期、恢复期。受事件属性、信息畅通程度、官方回应情况、民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其传播周期的长短具有较大差异。
网络信息传播和讨论平台的多元化,也改变了以往网民集中于一类平台、聚焦同一个问题的状况,使互联网舆论场变得支离破碎,舆论热点趋于分散化,由此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对于某一类人而言很“热”的话题,另一类人可能闻所未闻,这一变化对舆情走向和周期研判的准确性构成了挑战。
网络舆情的爆发看似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但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离不开对舆情传播动力机制的考察。该动力机制包括议题引爆机制、情感触动机制、互动交流机制和叙事补充机制。前两者构成网络舆论爆发的必要条件或初始条件,后两者则完成了网络舆论的微观生产或意义生成。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只不过今天热点新闻会被明天的热点代替,热度下降了而已。我们关心这个月的新番哪一部最好看,不代表忘记了时泪神作。
互联网不仅有记忆,而且还会影响到现实的生活。
例如最近开审的徐州丰县事件,事件本身于去年年初曝光,却因为当时的其他盛大新闻被冲淡讨论,今年终于将董某某判刑。但通过对该事件的舆情分析,并不是全部网友都对司法结果满意。
舆论也是有力量的。
我认为并不合理。人是会改变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会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
黑料只要在网络上出现过就无法让它没有痕迹。因为总有网友因为各种原因以截图、记忆等方式保存了证据,或者当事人以前在社交媒体发过的内容都会展示在个人动态,当事人出事时试图说假话或者抹去过往发布的内容,往往不会成功。
但是谁不会犯错或者留下黑历史呢,用一个人曾经的错误否认今天的他有点偏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