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冷眼看世界,镜花水月。

《局外人》的规模甚小,篇幅不大,仅有五六万字,但却成为法国20世纪一部极有分量、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它的内容比起很多作品来说,既不丰富,也不波澜壮阔,只不过是写一个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一条命案,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主干单一,并无繁茂的枝叶。

文章开头写了,接到母亲死亡,让自己去参加葬礼。一路上劳累,天气很热。但到了母亲的葬礼上,莫尔索像个陌生人一样看着别人表演似的哭泣哀伤,觉得好笑。在为母亲守灵时还在抽烟吃咖啡等。有人问他母亲的年龄,莫尔索也只能回答大概多少。

参加完葬礼的第二天,就和情人约会,看喜剧电影哈哈大笑,和情人上床。

按照我们一般人来讲,亲人死了会大哭,守灵时安静,更不可能去约会,上床,看喜剧。

情人在问他要不要结婚,莫尔索也只回答,你喜欢我们就结,无所谓的。

老板问他能否去巴黎工作,莫尔索也说去不去都无所谓,哪里都一样。

雷蒙让他帮忙写信羞辱一位情妇时,想跟他做朋友,莫尔索也说怎么都行,做不做朋友无所谓。

这样无所谓的态度,对事物生活都充满麻木。也许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也是充满麻木吧,不记得从前的风景,不记得见过的人,不记得对某件事的感受。可是又有什么呢。生活还得过。继续麻木不仁吧,

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每天都重复着,人像一个机器那样活着。就好像我们。对生活不满,却又不得不这样过下去。

人们永远也无法改变生活,什么样的生活都差不多,而我在这里的生活并不使我厌烦。去不去也没关系,反正我也不在乎,生活怎么过都差不多,问我是否愿意跟她结婚。我说结不结婚都行,如果她要,我们就结。对感情也是这样,生理上的情感占据了感情,有时候在面对悲痛时,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应该悲痛大哭。有的人是把伤痛留在心中的,没有表现出来,可那不代表没有伤痛。

在文中还写了一个老人和狗的事,狗在时,老人整天打骂,狗瞪着人,人瞪着狗,相看生厌,又相互离不开。后来狗失踪了,老人虽边骂边说它死了才好,可看得出,老人对狗的感情很深,他们相处了八年,老人和狗虽然是吵吵闹闹,可也是陪伴着啊。狗不见了,老人该有多孤单,恨也是你,爱也是你,你离开了,我却没有活着的乐趣。

最后,在一次意外中,炙热的太阳晃着,汗水迷糊了眼睛,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被捕入狱后。面对审判他也是无所谓的态度。

本来挺简单的一个案件,被深挖。

被说成是在母亲死的葬礼上无动于衷,还和情人约会。说是指我不愿意看妈妈的遗容,我没有哭过一次,下葬之后立刻就走,没有在坟前默哀。他说,还有一件事使他感到惊讶,那就是殡仪馆的人告诉他,我不知道妈妈的具体岁数。“是的,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审判者这样评论他。

这样一个淡然超脱、与世无争、本分守己的小职员平庸普通的生活有什么可调查的呢?于是,他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他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咖啡,他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以及母亲葬后的第二天他会了女友,看了一场电影等这些个人行为小节,都成为了严厉审查的项目,一个可怕的司法怪圈就此形成了:由于这些生活细节是发生在一个日后犯下命案的人身上,自然就被司法当局大大地加以妖魔化,被妖魔化的个人生活小节又在法律上成为“毫无人性”与“叛离社会”等判语的根据,而这些结论与判语又导致对这个小职员进行了“罪不可恕”的严厉惩罚,不仅是判处他死刑,而且是“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他死刑。这样一个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就像一大堆软软的绳索把可怜的默尔索捆得无法动弹、听任宰割,成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开明的司法程序的祭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局外人》冷眼看世界,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