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缺失与“ 心魔 ”

一、什么是安全感?

“ 我们大多数时间像一只蜗牛,蜗牛能感受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自己的壳,我们的安全感就来自这个无形的壳,而非世界本身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实验,美国科学家找了20个中乐透大奖的人做跟踪调查,让他们填写主观体验,包括:“你觉得你的幸福能持续多久”之类的问题。的确,这些人的幸福指数在中奖之后瞬间爆棚,但在六个月后的再跟踪调查发现,有一半人的幸福指数回归到了之前的水平,一年后,几乎所有人都回到之前的水平。

经过更多研究,人们发现,人的安全感并不会随着金钱、地位、智商、寿命、喜欢的伴侣的获得而得到永久性的满足,当人们追求的事物得到满足后,缺失感依然存在。这就是人性。

安全感≠环境安全,安全感是一种主观体验。

“人们能够享受兴奋、宁静、愉悦的生活,都是心理安全感的表现,人们在成年中遭遇的大部分问题,都是不安全感的变体、外化与泛化。”

二、安全感来自哪里?

“凡是能察觉到的痛苦,都不打紧,感觉不到的痛苦才是最危险的 ”

1.来自于自我的构建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饱受争议,但其对“我”的定义依然是自我分析的好方法,他将“我”分成了三个部分:自我、本我、超我:

自我、本我与超我

自我:现实的我,我们认为的统治着自己的那个“王”;

本我:动物的我,从进化中来,背负着200万年的记忆,追求最直接快乐、吃、喝、性、玩儿等;

超我:理想的我,起到了“应当”的作用。超我通过羞耻感和脏感起作用,阻止自己做认为不好的事情。

佛洛依德打过一个比方:一个车夫赶着一辆马车,上边坐着一个客人。客人是超我(理想的我),车夫是自我(现实的我),马就是本我。马惊了,或客人比较怪,或客人赶时间而马跑不快,马车夫都会无所适从。

比如:一个母亲从小就跟小男孩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无意识的影响他自己的观念,导致男孩对自己作为男人的身份终身感到厌恶。

心理学家罗杰斯研究表明,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常会出现分离,当差异过大,心理问题会不断出现,安全感的基础将瞬间崩塌。

2.来自 “ 重要他人 ”

“ 为什么不愿意睡呢?因为心里重要的那些“他/她们”不愿意陪你睡,或者你不肯让他们陪你睡下去; ”

“ 为什么不愿意起呢?因为醒来没有什么值得经营和期待的,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总之没什么特别想回忆起人; ”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个人永远在我们背后爱着我们;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转身后没有期待。

小伙子下班骑车马路逆行给女朋友送钥匙,被警察逮住后抱头痛哭  

如何证明自己不孤单?“如果遇到险情或挫折,没有人可以第一时间浮出精神层面给你提供安慰,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你就感到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孤独感,从心底泛起来一股凉气”

很多安全感的缺失都是因为缺失重要他人,或重要他人给予的反馈不对;

注:如何建立“重要他人”:1.长期熟悉感;2.共患难;

3.“母亲”的早期关注

弗洛伊德把婴儿早期发展对人成年的影响阐述的更加深刻: 他把婴儿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

0~6个月:婴儿不知道自己、母亲与这个世界是分开的个体。如果一哭,发现母亲就会来抱自己,他就会认为“我”是被这个世界/母亲/我自己接受的,这个世界/母亲/我是安全的。他的内心最初的空洞被填满了,也就有了最初的生长力量。佛洛依德曾说:“ 我发现,那些认为自己被母亲喜欢或偏爱的人,在生活中会展示对自己的信心,无法撼动的乐观,常常显得英勇,而且总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

6个月后:当他第一眼看到母亲时,发现自己和母亲不是一体的,即我≠母亲=宇宙,分离的焦虑迫使婴儿妥协性的将“非我”的母亲做精神上的内化,此时母亲如果能通过积极的抚触来平息婴儿的焦虑,婴儿就会喜欢上“非我”,他会获得一种感觉:“我”与“非我”虽然分离,但分离并不痛苦的,“非我”是温柔、安全的,这种温柔将决定他以后整个宇宙的基调,这种安全感将决定他未来每一次恋爱的基调。

美国历史上最具创造和毁灭性的心理学家之一哈利·哈罗为了研究婴儿和母亲的关系,曾用恒河猴做了著名的心理学血腥实验:

他给小猴子找了两个代理母亲:一只是毛茸茸的,一只是冷冰冰的。毛茸茸的那只外面覆盖着软垫,但是没有奶;冷冰冰的那个由铁丝网做成,但胸部有管子,可以喝奶。

哈利·哈罗的血腥实验

实验结果是:当小猴饿的不行了,就会跑过去喝口奶,喝完后立即跑回来黏着毛茸茸的“妈妈”。

母亲是安全感的基地,婴儿有了这种安全感就会开始不断的尝试接触非我世界,试探其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就再次内化,如果累了或者哭了,就会再次回到母亲身边,直到有力气再一次出发探索世界

此后,哈罗实验后又有了新的鬼点子:如果孩子遭遇恶毒的母亲会怎么样呢?他给小猴设计了一个会喷出钉子、冷气、凉水的“恶毒”的代理母亲,虽然这个代理母亲,有吃有喝也有毛茸茸的触摸,但当小猴长大后进入猴群时出现了严重问题:他们无法融入群体,他们总和猴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至于经常被别的猴群围殴。

4.“父亲”的认同

 婴儿与母亲完成分裂与统一后,他在新的世界中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父亲,而父亲是孩子自我认同的源动力。

在孩子的成长中,如果父亲缺失,或冷漠,很容易导致孩子无法认同自己的存在。很多的人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父亲,并企图得到他的认同,以获得自我价值感。

如果找到的人都不是他在乎的人,这种“被认同的感觉”就不会得到满足。缺乏父亲的认同的人会让人会更愿意的追求“赞美”“名、利、权”且急功近利,心理暗自较劲:“看,你不理我,不认同我,总会有人认同我的!”,当追求到的认同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时候,心里又再度空虚,就像饥饿的人在大口咬空气,心中的那个“洞”却怎么也填不满。

EVA在塑造的人物充分考虑性格与成长的关联性:看似容易决定和行动的事情,对于从小缺失父爱和母爱的碇真嗣却是及其困难的。

三、不安与“心魔 ”

“妻子不停的向丈夫索要情感和关注”

“男人禁不住急功近利,试图补偿自己从父亲那里缺失的认同感”

“女孩找的所有的男朋友都是父亲的翻版:高大、强壮、有暴力倾向”

“戒不掉的癖好、受虐狂、冷漠、暴食、.......”

不安全感是“心魔”滋长的土壤:

操纵与摧残的快感:控制、摧残、破坏是有快感的。当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导致正性快感的缺失时,人们会寻求负性快感,通过控制获得安全感,通过破坏获得关注,通过受摧毁自己来获得快感。

爱无能:一个人可以享受拒绝和被拒绝的快感,可以不断的暧昧并伤害,可以只暗恋而不追求,总之因为害怕被刺痛而无法相信自己可以和任何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

被爱无能:“溺爱”≠“宠爱”,母亲可以打着溺爱的旗号(”我多么疼你啊!“)进行保护过度,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志,抹除孩子的真实需要。

这种教育方法的确是最省事儿的,但强制的监禁早晚会结束,而当孩子长大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曾经是多么悲伤,会将这种挣脱看作是珍视的胜利果实,他们会在潜意识中放弃和他人建立连接的尝试,每一次爱和被爱的机会都会被看作是对自己自由和独立人格安全的又一次侵犯和剥夺,随之而来的就是持续的冷漠(高冷)。冷漠是是因为灵魂被爱夹疼过。

情感勒索:追求操纵权力的另一种变体,一个人榨干另一个人的所有可以让自己感觉被关怀和爱着的东西,少一分,他/她便会施加十分的惩罚,内心极度渴望被爱,得到多少都不够,但自己无法付出真正的感情。

家庭诅咒:“古代迦太基民族,孩子是祭祀的用品,用以平息神怒”当父母的人格敏感、粗暴、脆弱时,失衡的状态会以安全感缺失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性格缺陷、离婚、犯罪、自杀,负能量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每一代都能找到替罪羊(祭品),每一代祭品的症状表现都基本一致,最终形成一种家庭诅咒。


电影《春潮》 当中,祖孙三代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四、补足安全感的路径?

“人的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

无法在童年舔平伤口,如何治愈成年后的老疤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路径:

1.找到一个重要的人:长期积极的给予陪伴和反馈(伴侣、心理咨询等);

2.自我觉知:了解自己的特点、个性、价值、伤痛和力量,面对自己躲避的情绪,逐渐意识并接纳尊重自己;

3.寄情到热爱的兴趣上: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痴迷的兴趣上,可以凭借心流体验获得解放;

4.动情与失恋:多谈几次认真的恋爱,每一次失恋都会让人格经历一次震荡和调整,逐渐治愈;

5.集体安全感:从兄弟姐妹、集体中获得关注、认同和归属(亲密的社群、教会等);

6.与同伴游戏:以过程为主的玩耍和嬉戏,在同伴交往中引起自我探索,提高对外界的感受能力(一起出去玩、旅行、打篮球、合作游戏/项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全感缺失与“ 心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