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二二,就开始整 躺平 那一套?

朋友圈看到一选修课老师转发的躺平大师。

自己好奇于是去贴吧搜了下。

确有一帖子:躺平即是正义。

先来看一看:

贴下截图↓

忽然发现自己从今年以来经常收藏这样的想法,不管是从哪里发出的感慨,都迫不及待开始认同。

还有一个@wabisabist的推文:

我觉得人生这件事大概就是:

“春秋冬都好困”

“一件事能做到70分就很好了”

“选工作就是选生存环境”

“做不到的就是做不到”

“相信直觉”

“喜欢的食物就是正义”

“睡眠是命”

“我三十岁过半了,

明白了让人生不后悔的秘诀:

想看的书马上去看;

想去的地方尽早去;

觉得合不来的人,就立刻拜拜。

重点就是要以当下的心情行动。

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

能确定的只有现在的心情。”

由于生活地很累,当有人告诉你其实不必这么努力,退路很轻松。

就会感觉退一步海阔天空。

所以真的是这样吗? 

以往总是会有那种贩卖焦虑的文章,噼里啪啦一顿看完觉得自己就是文章中这样的人而他正在批判我觉得好焦虑,所以我在疑惑,现在这种“躺平”“闲人”文,劝不努力文又是怎么一种现象呢?

果然媒体不愧是媒体,对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了如指掌,做到精准推送,内卷也是自提出以来说破了皮,让人觉得真实而无可奈何。而这种不努力文,似乎很看起来是一种非常舒适闲暇的“隐居”活法,回归到人类个体本身的吃喝住行规律性发展,而不被社会忙碌而复杂的东西裹挟。他就像一种理想化的东西不经意在你眼前实现了,从古至今,有很多类似的文学反映出这样一种不随主流的意识形态,像陶渊明塑造的桃花源记等。

它是一个很美好的存在,但不会是一种很实在的选择。

因为极具理想化,是与主流世俗观念对立的文化产物,这样的生活建立在一个非常超脱凛然的思想深度上,这样的个体存在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并且能自圆其说,需要很强大的精神内核。

这些文的本质是从你的认同感开始,一步步拆分读者心理给予安慰,给予不切实际的出路,在刚看完的瞬间感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但是第二天投入生活,还是顾虑重重。因为这是一条很难走的路。你以为得到了一片花园,拿到的却是一把锄头。

真正的精神独立是不会从偶然听信开始的。

如果不是自己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种局限,循着它就会很难跳脱这种矛盾。别人总结的人生经验并不具有普适性,每个人的阶段行为是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经历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条件不具有同一性。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其实不必太在意,没必要把别人的言论奉为珍宝。多看书多思考,才会丰富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生活是自己的,做你觉得对的事,就不会被随意拉扯。

看到以往自己发过的动态,大一大二的时候,就是个伪文青,老是写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写什么“不追求新鲜感,把自己捂死了,念头断尽了,对自己没有感情也就无所谓别人了。”现在看来都是乱发牢骚,华而不实,什么都没有经历过,就是故作饱经风霜思想通透看破世事的样子,真的特别令人尴尬。情绪脆弱敏感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其实,树立一个目标,真正着手做一件事并沉浸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充满了收获,这种满足感还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充实。有血有肉有价值的生命体不忌惮于撒手奋斗。

最近开始看书,时间很多,一本书居然两三天读完了。我也能感受到看书对我的影响,在写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想到某个人说的某句话,结合自己的思考就会产生于我而言全然不同的意义。不知道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可以多跟经典文学交流。

有想要读的书可以提供试读反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方二二,就开始整 躺平 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