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和远方

当下流行两个段子:一种说法是修身养性是成功以后的事,成功之前该是996;还有一种说法“诗歌和远方,是终极救赎,是我们已经把俗世料理完后,焚香沐浴才有资格开始的意识”。在我看来,两个段子有异曲同工之效。


然而,《第三选择》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修身养性和诗歌就在当下,无须等到远方。因为,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未曾遇见诗歌和远方。


今天早上变现学院“思维力和学习力”训练营第二天,400余位同学参会。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最宝贵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而是,你是否在5:30准时参加。


一般意义上讲,在大冬天凌晨5:30就晨起的人分为以下几类: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他们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对于他们来讲,时间就是生命,能多看一眼这个世界就多看一眼,所以晨练的人群中数老人最多了。第二类就是精进人士,这类人大多是企业白领啊老板之类。他们大多在正式上班前借助清晨充沛的精力把晨练、阅读、做计划、处理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事项高能要事处理完毕。第三类就是像军人这类因为职业需要早起的。


通常,晨起就是反人性的,就是要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你只要踏出来一小步,遵循二八定律,你就已经成为那80%的英雄了。

这也是海明教练今天晨会发言的精华所在:要提升思维力,必经之路是“破”和“立”,而最难的是“破”。

今天你“破”了吗?

我在上一篇日记里写到:我加入变现学院的目的是为了感召那部分“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诗歌和远方不在书里,在你的当下。你是否把读过的书进行反思?是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也或许那些好书你是否反复阅读用心推敲?你是否和别人分享你的读书心得?也或者你是否会写读书日记?


“教是最好的学”,无论哪种方式的输出,其实都是在“教”,只有教会了别人,自己才真正学会了。这是一件双赢的美事,何乐而不为?

前两天给我女儿辅导作文,她不想写作文。如果是你,你是怎么跟孩子沟通这件事情的呢?

我们传统的沟通方法就是讲作文的分数占比呀,对升学的意义呀,多写作文能提升气质啊等等。


但是这次,我只给她沟通了一点:

我问她,你是什么原因不想写作文呢?是担心写得不出彩?还是怕自己的思想被别人看见?

我说女儿,你看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连串符号组成的,作文就是信息,信息也不过是一串符号。你不愿意写作文,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只装着自己,没有装着别人。你怕写不好被别人笑话。你心里此时装着的只有自己。但是,每一个人今后能成就事业的大小,能为社会做多大的贡献,取决于你的心中装有多少人。你能装全天下之人,你就是天子。

我说,你看你的爸爸妈妈,心中只装着我们一家人,所以一生都在思考如何赚取更多的钱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也真的只能赚那么点钱,我们的格局就这么大点,也就只能做点小事业。但是你看古代先贤,或者历代伟人,他们的心胸如何?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他事业的高度。这是真的。


我说女儿,你想过没有,你看的电影啊,电视剧啊,小说啊,故事书啊,小到一件物品的使用说明书啊,这些其实都是一篇作文,只不过题材和长短不同罢了,都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如果反过来,每个人心中都只装着自己,不为别人着想,不带给人启发,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

沟通完,女儿回到书房,写了一篇很流利的作文。我也不知道她听明白了没?但是至少,我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利他”的种子。

这就是读书带给我的改变,当我检视自己旧的思考方式的时候,我把它“丢掉”,升高一个纬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就行之有效了。且孩子也能从中受益。

过去我们总是忙忙碌碌,觉得这就是勤奋,却很少停下来静静地思考。都说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孤独的,受得了孤独,才能读得懂生命的意义。

回到刚才我提到的那个话题:我加入变现学院的初衷是什么?我的初衷是感召那些和我一样“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你找到了你生命水平线上那条最小的切口了吗?如果找到了,就和我一样,临在当下,深入下去,再深入下去,等待阈值被击破的那天,到时候你会发现,那里原来是一个世界。

诗歌就在当下,无须去远方。

哲人说:我今天讲的都是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歌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