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杂谈: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01  子贡的高标准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但什么是仁?《论语》中提到仁虽然有100多次,孔子却没有下一个统一的定义。而且,不同的弟子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可见这个仁,因个人的才器不同,就有不同的答案。子贡是孔子最有名的弟子之一,他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的回答应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够广泛的施惠于人,并且普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称为仁吗?”

子贡的想法非常简单,给大家施予恩惠、广发福利就是仁。但孔子说:“这不仅是仁,一定是圣了啊!连尧舜都难以做到。”

孔子的回答耐人寻味。尧舜是孔子尊崇的圣王,儒家言必称尧舜,但做到子贡所说的仁,尧舜竟然都感到困难。

子贡为什么认为能够广施恩惠就是仁?这与他自身的条件有关。子贡聪明,善于经商。《史记》记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子贡的财富使国君不敢居大,在礼仪安排上与他平分秋色,可见子贡的富裕。

02 广施恩惠可以做为仁的标准吗

子贡有钱,但他不是守财奴,经常做一些扶危济困的好事。比如当时鲁国有规定,有鲁国人在外为奴的,有人出钱赎之,可由国库报销。但子贡花钱替为奴的鲁国人赎身,从不到国库报销。他这样做,大概认为他是在行仁吧!当他向孔子询问,不吝钱财、广施恩惠是不是仁时,心里也许还有些许得意之情。

孔子却不这样认为,他明明白白的告诉子贡,如果把你的做法当做仁的标准,也太高了,连尧舜都做不到。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尧舜也未必像你这么有钱。而且如果有钱,并能够不计回报的广施恩惠才能说做到了仁,离普通人也太远了。

子产是郑国的贤相,孔子曾经对子产大加褒扬,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真乃“古之遗爱”也。

但子产的一个做法却受到了孟子的批评。子产“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溱洧”是指郑河和卫河,两河交汇之处没有桥,子产就用自己的专车去帮助百姓渡河。但孟子却说,子产“惠而不知为政”。就是说子产行的只是小恩小惠,能给部分百姓带来小的便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孟子说,“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如果十一月份开始建桥,月底就能够建成一个供人通行的小桥,十二月底就能够建成一个供车辆通行的大桥,百姓过河难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孔子也批评子贡赎人不到国库报销的行为,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开了一个坏的先例,此后,不会再有人为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身了。”

两件事情不同,但道理一样,孔子和孟子都不赞同把施予恩惠做为行仁的标准。行仁的标准是什么?孔子说:“行仁的人,为了自己站立起来要使别人站立起来,为了自己行路畅达也要使别人行路畅达。从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这才是行仁的方法。”

03  什么是“立”和“达”

孔子所说的“立”和“达”,有何具体内容呢?

《论语·季氏》记载,有一个叫陈亢的,他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从你的父亲那里听到过有别于他人的话吗?”

陈亢大概怀疑孔子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孔鲤回答:“没有。有一天,我的父亲一个人站在庭前,我快步走过去,他叫住我问:‘学《诗》乎?’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而学《诗》。又有一天,我的父亲一个人站在庭前,我快步走过去,他叫住我问:‘学礼乎?’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我退而学《礼》……”

《论语·颜渊》记载,孔子的弟子子张问:“读书人怎样做才能称之为‘达’呢?”孔子说:“你认为怎样才是‘达’呢?”子张说:“在诸侯的邦国,必有名闻。在卿大夫家中,必有名闻。”孔子说:“那是名闻,不是‘达’呀!什么叫做‘达’呢?‘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样的人,在诸侯的邦国和大夫之家,可称为‘达’。有名闻的人,只在外表上装着仁义的样子,但行为违背。他却心安理得,从来不怀疑自己,这样的人,只能说是有名闻罢了。”

所谓“己欲立而立人”的“立”,是指立于礼。礼,就是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规范、民风、民俗,孔子自述“三十而立”,就是说他三十岁左右明白了礼,从此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己欲达而达人”的“达”,是指“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就是保持品性的质朴真诚,爱好仁义,观察别人的言色,理解别人的处境,采取适当的言行。

自己要立于“礼”,也应帮助别人知礼守礼,否则,在一个不讲礼的社会,自己守礼也难以站立;自己质朴真诚,也应帮助别人质朴真诚,否则,在一个不讲诚的社会,自己真诚也未必行路通达。

世人求的是名利财货,而孔子却想教人怎样做人。愚乎,智乎?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杂谈: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