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作业三20180508-学员罗攀黄冈

A1:前段时间一个同事玩起了手机游戏,我叫他不要玩,上班注意影响,当时他没玩。事后我发现他还在偷偷的玩,又警告了他,效果不大,只是没有当着我的面而已。

A2:1.在玩什么呢?我之前也经常玩(不直接指责,先站在同一战线)。我知道你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放松,舒缓销售带来的压力(我知道这是你能做的最好)。但你发现没有,刚开始的时候升级很快,很爽,但一旦升不动了,就没有乐趣,而且还会后悔在这上面浪费了时间。并且没过多久,又想换一个,不断循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并且还会增大疲惫的愧疚)。我这有个报告,你复习下,开会的时候你来讲。(上节作业,一个习惯需要用另一个习惯来代替,我通过让他完成另外的任务替代这个任务,并且会在他讲解的时候夸他讲的很好,并带头鼓掌,给予超越游戏的成就感)。






【R】阅读原书拆页

一位母亲问我:“马歇尔,我怎么才能让我的儿子戒烟呢?"

我说:”你的目标就是让他戒烟吗?"

她说:“没错。”

我说:“然后,他会继续。”

她说:“呃,你是什么意思?"

我说:”一旦我们的目的是要某人停止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失去力量。如果我们真的希望有力量创造改变——无论是改变自身还是改变他人——都需要出于怎样使世界变得更好的意识。实际上,你的目标并不是让他停止吸烟,而是帮他找到其他方式能够以更小的代价满足他现在通过吸烟来满足的需要。“

她说:”那我怎么跟他说呢?"

我说:“我建议,首先真诚地与他沟通,告诉他,你明白对他来说吸烟是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她说:“呃,你是什么意思?”

我说:“如果吸烟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不会吸烟的。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诚恳地用倾听与他想要满足的需要建立连接,他会看到我们明白我们了解他为什么抽烟。我们不会因此而评判他、责备他,他们也会更开放地听到其他的选择。如果他们认为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他们,或者,如果他们觉得因为行为而受到指责,他们很难做出改变。所以,第一步是对他诚恳地说,你明白他那祥做,是他所知道的满足自己需要的最好方式。"

这位女士午餐后回来时,眼睛在发亮,真的,闪闪发光。她说:”马歇尔,真的很感谢你今天上午教我的东西,中午,我和我的儿子做了一次最棒的沟通,我给他打了个电话。“

15岁的儿子接电话时生硬地说:”干嘛?“

这位母亲说:”我今天学到一些东西跟你吸烟有关,我想和你谈谈。“

”谈什么?“

她说:”我意识到,这是你可以做的最好的事。“

那么,后来发生了什么?“

她说:”马歇尔,后来发生的事极为玄妙,尤其是如果你知道我们已经为这件事吵过多少次的话。他先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说:我并不是很确定。“

你看,一旦人们不再认为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想改变他们,也就不需要抵抗这一目标,一旦他们感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理解,他们会更容易对其他可能性开放。

【I】圈妈拆解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一个好心的妈妈想让儿子戒烟。

其实,人有这样一个很奇怪的心理规律,那就是,你越要我往东走,我就偏想往西走。不管是叛逆期的孩子,还是正常的成人,都是如此。因为我们都需要证明自己是有做决定的权利的,凭什么我就要按照你说的做呢?

所以,从母亲的角度来说,想要儿子戒烟,得注意沟通的方法。如果你直接下命令,十有八九是没有用的,指责,批评,抱怨,也都达不到好的效果。

作者马歇尔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那就是,对方做的事情再怎么糟糕,在这个选择背后也存在着一个理由。我们先不慌着去改变对方的选择,首先去理解他这么做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当我表达了这份理解,你也知道我理解你,相互之间是情意相通的。然后再来探讨改变的可能性,效果就会好很多。

也许有人要问了,做了不好的事情,还有理由了?那我们岂不是在放纵这种不良习惯?

——在这里,我们需要认识到“理解”和“认可”这两者的区别。我们对他当下的行为表示理解,不代表认可他的做法。理解是改变的前提,而认可不是。

所以,与其用语言暴力和武力去改变对方,倒不如曲线救国来得有效。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根据作者的讲解,把【建立理解】总结了两个步骤:

1、确立目标——从改变他人,转化为帮助他变得更好。

2、说出“好的理由”——我明白你这么做,是你所知道的满足自己需要最好的方式。

3、启发其他方案——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呢?

【A1】最近一个月里,你有没有经历过尝试改变别人但劝说失败的事件?写下当时的对话

【A2】假设下周又遇到了类似事件,如果运用片段中拆解出的三个步骤,你会怎么和对方对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RIA作业三20180508-学员罗攀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