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和八部功练习对比

前言

因为疫情开放后生病在家,于是把“存放已久”的金刚八部功拿出来练习。练习过程中发现,八部功的内容动作和八段锦有相似之处,于是结合自身练习体验做个对比。

八段锦是在上大学时候学的,学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另一个是“(古法)养生八段锦”。两者动作和内容接近,后者稍微多一些细节。于是在往后的练习中,基本还是以体育总局版本为主。练习时间断断续续加起来约莫十年(大学那会还练其他武术,没有在八段锦上花时间),比较正式花时间开始练习是大约2018年左右,因为家人患慢性疾病,一边教学,一边复习。

八部功的学习是按照网上视频+米晶子道长书籍参考。对张道长的了解来自于梁冬做国学节目的延伸,了解到道长100多岁,出了一本叫《炁体源流》的书(书名听起来就很厉害哈哈)。

正文

如果两个功法都有练习的人,首先是比较容易发现两者的口诀是有相似的。但其传承有很大不同。八段锦的名号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目前民间的版本有非常多,除了体育总局的全民推广版本之外,少林版本、武当版本也是很流行。但八部功目前所知的传承是全真龙门派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从他师傅那儿学的。

两者的口诀/动作分别是:

健身气功八段锦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金刚八部功

双手插顶利三焦,

手足前后固肾腰,

调理脾肤需单举,

左肝右肺如射雕,

回头望足去心疾,

五劳七伤向后瞧,

风凰展翅周身力,

两足顿顿饮嗜消。

按照张道长书中所说,金刚功的动作顺序是有“设计”过的(而不只是把八套动作放一起),按照书本意思大概概括如下。

双手插顶利三焦(以动作带动三焦,使全身气机开始运作)

手足前后固肾腰(肾为先天之本,固本培元先从肾气开始)

调理脾肤需单举(脾为后天之本,补了先天然后补后天)

左肝右肺如射雕(肝藏血,肺主气;以脾气调动全身气血输布)

回头望足去心疾(心为君主之官,患病最难处理,所以必须等“手下”各器官准备好、调理好才开始行动)

五劳七伤向后瞧(料理好大脏器之后,还有一些小暗疾需要处理)

风凰展翅周身力(凝聚全身气力气机,攻邪祛疾)

两足顿顿饮嗜消(整理全身,整顿不良嗜好、结构走势)

八段锦因为流传版本过多,并无看到一些比较明确的“心法”教学,姑且按照自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做个分析。

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和八部功一样)

左右开弓似射雕(拉开胸廓,使得肺部舒张,使得后天呼吸之气得以流转)

调理脾胃须单举(脾为后天之本,以后天呼吸之气,带动后天之本)

五劳七伤往后瞧(以后天之气补日常损耗)

摇头摆尾去心火(后天之本补好之后,进入先天循环/心肾相交,引火归元,心归君位)

两手攀足固肾腰(心肾相交的另一部分,固肾扶元)

攒拳怒目增气力(整体调整,但比较温和)

背后七颠百病消(和八部功一样)

比较有趣的是,武当版本(B站也有视频)的八段锦第六和第八式顺序是换过来的。我猜测是为了配合第七式——动作刚猛发力(区别于健身版本的温和出拳)。因为发力比较耗气耗心力,所以固然不会做完这个动作就休息,必然会加上一个调补心气的“收势”——“两手攀足固肾腰”。

那八段锦和八部功到底是练什么?如果只是粗浅说“调养身体、益寿延年”那当然是没问题。那深层次而言呢?

个人练习的感受是八段锦打完会身体微微发热,手脚会明显感觉变暖(气血流转),会一定程度促进排痰。打八部功的话,发热的感觉不太明显,但是在第三式做完也会有想要排痰的感觉。总的来说,目前而言八段锦更优。但也有不少网友说自己练习八部功有很大改善(时长3个月+的练习生),也就是说它是有功用的,只是我没有察觉。

我的分析是:一方面,视频教学中,八部功动作太快,导致“力”与“意”分开,初学时候为了追求动作,使得效果变成广播体操的机械运动。而八段锦虽然没有专门强调意念方面的锻炼,但因为动作相对较慢,所以长久联系后比较容易做到“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另一方面,练习八部功的时候容易只把注意力放在八个动作上而忽略“金刚”这个词意。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金刚二字本身就是一个“意念”方面的指引,如果做不到或没注意,整体练习的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而意念练习恰恰是中国传统武术登堂入室的关键。比如说《易筋经》第一式“韦陀献杵”,如果只看外形就是双脚并立、双手合掌。但如果加上一个“敬”的意念,效果完全不同。当然,八部功我的练习时长也仅仅一周左右,积累的经验是非常少的,上述只是理论分析。

总结

总的来说,八段锦因为是作为全面推广的动作,把原有的和“意念”锻炼相关的部分去除,使得所有人都可以练习而无“走火入魔(各种意念差错)”的风险。而带有“意念”类的武术动作,基本都是需要师傅指引,避免差错。在八部功教学视频中,张道长也指出无需抱有各种“意念”,只需按动作练习即可。(我猜测张道长是在其他修行过程中已经完成了“神”方面的锻炼(比如念经、静坐、休息等),所以无需在这套动作中再画蛇添足。但如果是练习传统武术,在体能锻炼的同时,加上正确的意念练习,成效会更大,实现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的进步。比如说形意拳三体式的“食指领意”或者是十二动物形中强调“形神兼备”,又或者是咏春拳小念头套路中对“念头”的控制,又或者是太极推手对劲力的感受等等。所以古语云:“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不同阶段,不同收获。 作者:无音1802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823969?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段锦和八部功练习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