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好莱坞第一夫人,却因为一个丑闻,使她从圣女变成荡妇

文|野离离

格里高利·派克说褒曼:

“我认为与褒曼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我不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回避她,因为她有着惊人的美貌,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人。”

脸型圆润饱满,五官立体精致,气质清新典雅,不论是她的才华还是美貌,于好莱坞来讲,都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珍宝。

在褒曼的那些流金岁月中,风头正盛一时无两,她的发型,她使用的化妆品,以及她用的一切都会成为时尚的风向标,爱美的女士对她的品味津津乐道,并趋之若鹜地追赶这种潮流。

褒曼就是引领这股潮流的人。当时的一个知名富商为了博得她的欢心,买下了从纽约飞往洛杉矶的全部机票,就为了褒曼能赏脸做他的私人飞机。

她的那些粉丝对她的情感狂热且虔诚,这个只要在信件地址上写“伦敦,英格丽·褒曼收”就能收到信件的神奇人物,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01

 她的童年跟她的美一样,惊心动魄却又泛着冷寂

1915年的8月29日,褒曼降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给她取名英格丽,是希望她能够像公主一般幸福快乐,但很不幸,在褒曼才3岁的时候母亲去世。

在她13岁的时候,父亲也去世了,褒曼彻底成了孤儿,她只能是去投靠叔叔,哪知道,六个月后,叔叔也因为心脏病去世。

这时候的褒曼,就像是南飞时被落单的燕子,天地广阔却孤苦无依。

不得已,她只能是跟另一个已经有4个孩子的叔叔一家生活。可以想象,叔叔婶婶应付自家孩子已经够费劲了,哪还有更多的精力来好好管教褒曼?

好在,童年可以在幻想中做很多绮丽的梦,还天真地以为那些梦会成真,在大人的眼里,这不过就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但于那个时候那个年纪的褒曼来讲,这就是希望。

而褒曼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自己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成为众人的焦点,她为大家表演,观众还以她热烈的掌声。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内心越缺少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褒曼想得到的是什么?是很多爱,很多的认可,很多的关注,她什么都想要,因为此时的她一无所有。

为了能离自己的梦想更近,1933年,她高中毕业后,就选择去了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浓烈的兴趣,以及迫切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加上有着惊世骇俗的容颜,她很努力,才一年不到,她便能在影片中担任主角了。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是徒劳无功,它将会换来一场脱胎换骨的修行。

 02

“我是全世界最害羞的人,可心中却住着一只不愿沉默的雄狮。”

看似温婉清新的褒曼,却有着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一面,作为一个明星,对自己的外形都是苛刻至极,一根头发丝都不能乱,但褒曼有点不一样。

她不喜欢化妆,也不会为了迎合观众,而去整牙齿和修眉毛,不爱穿高跟鞋,也不会刻意去减肥,通常是一边看剧本一边吃冰淇淋,另外,她也不打算追时尚去改名。

故而,褒曼被认为是好莱坞第一个“毫无修饰”的女星,明媚质朴,浑然天成。她可以上一秒在镜头前严肃悲戚,一走下片场,就毫无负担地表露出本真的开朗和纯真。

她像是上帝的孩子,灵动鲜活,可以尽情恣意地享受着俗世美好的一切。

1942年,她的《卡萨布兰卡》轰动了整个世界,是一部延续至今依旧经典的作品。

人们从褒曼和鲍嘉的恰当好处的默契表演中,看到的是一段穿越时间的浪漫相遇与重逢。褒曼清澈的眼睛中掠过一丝哀恸,鲍嘉似有心事般的淡然,经典的场景和到位的表演,刻在无数人的脑海中,无法抹去。

凭借这部电影,褒曼一夜成名。这一路走来的成功,在他人眼中这些荣誉和成就对于褒曼似乎是唾手可得,但只有了解的人才知道她有多敬业。

记得在拍《圣女贞德》之前,导演问她:出演这部电影要剪去你的头发,你愿意吗?

褒曼答道:别说是头发,剪去我的头我也愿意。

表演于她而言,不仅是一项爱好,更是一项用毕生精力去做的事业。正是因为她的这份执着和坚定以及认真,

三年之后,也就是1945年,褒曼凭借《煤气灯下》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此后,她又因为出色的表演,分别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与女配角的奖项。

那时的好莱坞流光溢彩,那时的褒曼熠熠生辉。

英格丽·褒曼的表演生涯中,三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艾美奖还有一次托尼奖,在1999年,她还被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的第4名。

 03

婚姻治愈不了童年

童年缺母爱父爱的孩子,内心有一块是空的,以至于他们长大之后,会找比自己年长的伴侣,期盼对方能填满曾经没得到的。

褒曼年少失去双亲,整个童年颠沛流离,她极度渴望被爱,以至于在她21岁那年,她与大自己9岁的牙医早早地组成了家庭,没多久就生了个可爱伶俐的女儿。

家庭和睦,其乐融融,事业也渐渐有了起色,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不就是褒曼曾经无数次幻想过的生活吗?

是的,如果不是那一场邂逅,可能褒曼就此一生沉浸在这稳稳的幸福中。

“人们看你到我饰演的圣女贞德,便说我是一个圣人,不,我不是。我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普通人。”

褒曼知道意大利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是因为观看了他执导的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深深击中了褒曼的内心,她决定给令她倾慕不已的罗西里尼写信。

罗西里尼不仅回了信,还邀请她出演自己下一部电影《火山边缘之恋》。那时的褒曼正处于事业的瓶颈期,没有多想她就启程前往欧洲。

这部电影似乎像是为褒曼量身定制的,更神奇的是,第一次合作的罗西里尼里了解褒曼的气质,以及能精准地挖掘她身上的特质。

他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同一件事,对某件事的想法也经常是非常一致,甚至有时候对方刚说几个字,另一个人仿佛心有灵犀似的知道她脑海里想的是什么。

这世上,一个“懂”字,可以无限地拉近彼此距离,也可以让两个都有家室的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一场暧昧中。

这种暧昧在两人一起散步的时候,在两人又说不完的话题的时候迅速升级。两个人都是名噪一时的明星,一举一动都在大众的监视下,哪怕媒体尚没有那么发达的时期,大众对他们之间的这种“不正当”关系也了然于胸。

舆论的浪拍打的越用力,褒曼对未来的思考以及选择就越理智,终于,她做了一个决定:她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她要跟罗西里尼结婚。

对于褒曼来讲,这才是对生活的尊重,对人生的不辜负。

04

纵然万劫不复,粉身碎骨,我依旧要飞向你

这一决定,瞬时将她推向了千夫所指的位置,尤其是与她出演的“圣女”形象大相径庭,巨大的舆论漩涡将要把她吞没。

她清楚地知道,这一决定她将会失去什么。是的,他人的唾弃,亲近的人的鄙夷,还有离开好莱坞,事业的下滑。

爱情能使人疯狂,确实是这样的。他们屏蔽了外界的一些干扰,结婚了。婚后没多久儿子就诞生了,又没隔多久,一对双胞胎女儿也出生了,一家五口,简单又热闹,谁能说这不是人间至美的幸福呢?

如果生活不用考虑金钱,一切多么美好。但这根本是不现实的,他俩在众人眼中的形象急转直下之下,他们成了道德低下、自甘堕落的代表,甚至外界评价褒曼是“恶毒的女人”,他们合作过影片也遭遇了商业上的惨败。

有情饮水饱,但别忘了,还有孩子们。怎么办?褒曼决定重新去接影片赚钱养家。身为导演的罗西里尼坚决反对,逐渐地,偏执又强势的性格在捉襟见肘的生活中显露出来。

褒曼还是去做了自己想去做的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沉寂的这几年的力量好像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得以迸发,1956年,她的《真假公主》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奖。

只是,这世间两全的好事太少了,事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昔日的光辉,但她与罗西里尼的矛盾也以同样的速度聚集爆发。

每一次争吵,都像是从两个人之前费心建起来的爱的城堡抽去一部分的砖和瓦,最后罗西里尼出轨了,这座城堡彻底地轰然倒塌。

有人问褒曼后不后悔?她说:

我不后悔,如果我担心别人怎么说,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生活。

 05

那个倔强的坚韧的褒曼重新回归

“我不希望因为卷入20世纪好莱坞最大的丑闻而被人记住,我不想成为堕落女人的化身。”

经历过被人指责、厌恶、唾弃和抨击,在195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穿着得体长裙,白色披肩和依旧迷人微笑的褒曼在闪光灯中款款走来,这个女人依旧美丽优雅,依旧魅力四射。

此后的她深知自己落下了几年的时间,奋发学习各国语言,在之前的基础上不断打磨和提升自己的演技,也正是因为这样,她用表演诠释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荧屏角色。

1974年,褒曼以纯火炉青的演技,在《东方快车谋杀案》电影中,用仅仅5分钟就征服了观众,征服了奥斯卡的评委,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岁月如水,潺潺流走,婚姻失败,儿女不在身边,最后只有心爱的舞台才能让她有归属感。

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她更像是用生命来表演和诠释,67岁那年,已患乳腺癌七年之久的她依旧在片场工作十几个小时,与导演讨论人物的情感和动作要怎样表达,在病痛中依然保持着高难度的工作。

直到她忽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1982年8月29日,那个曾经闪耀天际,被人追逐,被人仰慕,被人铭记却也被人践踏的褒曼,最终以这样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告别,结束了她的传奇又伟大的一生。

诞辰亦是祭日,谁说不是一种圆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是好莱坞第一夫人,却因为一个丑闻,使她从圣女变成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