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切勿痴迷“内部大数据”

在高考志愿正式填报之前,很多学生要进行志愿预报。面对上千所要选择出几个院校和专业,很多家长和考生比较茫然,不知该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面对很多家长的困惑,社会高考服务机构推出了不同种类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号称不浪费一分,通过内部大数据精准提供志愿填报院校。比如志愿填报卡,考生输入地域、分数、名次等信息就可以显示出冲刺院校,稳妥院校,保底院校。


    很多高考服务机构都在志愿填报服务中表明“大数据分析”、“智能填报”,高考服务机构所谓的“大数据”从哪里来?很多机构声称数据都来源于教育权威部门,并声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为考生量身定制高考志愿填报方案,并可为考生进行大学和职业生涯规划。

许多社会高考服务机构打着数据来源于教育部,来源于教育考试院,数据是和这些权威部门合作开发的,只有他们才有这个数据。没有他们的系统,家长和考生是利用不上这些信息的。考生也许可以在网上搜到这些信息,但只能搜到一部分,不可能搜到百分之百的信息,但只有百分之百的数据才有用。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工作人员称,社会高考服务机构所谓的这些内部数据都是公开整理的数据,考试院会公开院校数据给考生,从来不跟这些社会机构合作,也不会提供数据给机构。

北京一家高考志愿辅导机构的负责人称,机构所标榜的大数据来源于考试院、教育部,都是不可能的。业内所有机构的数据都是从一些高校网站、媒体以及考试院等多种渠道数据的收集整合。


    大数据有一定的参考性,也有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形成完整的数据库。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能轻信“大数据”分析的志愿填报结果,因为很多数据是都是人工录入的,比较认真的机构会核对整理数据,很多有可能是找些兼职录入上传的,难免存在误差。

大数据正在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很多机构平台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庞大而且权威的内部大数据,只能是部分公开数据的一种整理,由于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火爆程度,大数据正被高考志愿的学生和家长当做一种救命稻草,被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当做一种营销神器。

如果一些机构的数据是真实的,能根据以往数据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对学校和专业选择能有一个大概的分析,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是一些机构却打着内部数据的幌子,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虚假承诺,要知道,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的,并没有什么内部数据。之所以打着内部数据的幌子,就是利用了家长和考生的焦虑情绪,以及“手无寸铁”。

填报志愿的APP及各种所谓的“大数据”,都是历年数据的整合,可以作为一个筛选的功能,但不能完全作为考生志愿填报的依据。你输入数据呈现的大数据志愿填报结果,不一定是适合你的。考生要在大数据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力来进行选择。你的志愿你做主。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志愿填报切勿痴迷“内部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