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215:挟贵而问

图片发自App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为何不回答滕更的问题颇有感触,滕更是滕国国君的弟弟,自恃自己有地位、有学问、有功劳、有背景,与孟子也有交情,于是提了许多问题,孟子都没有回答。因为滕更不够谦虚、不够认真,自以为是。这种态度是学习不好,学东西是学不进去的。何况有点居高临下的味道,师道尊严何在?孟子回答问题是有原则,有五种情况不回答问题,滕更就占用了两条。可以想象,孟子教育学生是不看出生,不看背景,关键看求学态度!同样是提问题,滕文公作为一国之君就表现相当谦虚好学,对老师相当的尊敬,著名的滕文公问“为国”之道,孟子就非常耐心的传授教诲,滕国在滕文公的治理下,在春秋战国乱世时代也独立生存发展的非常好。

原文如下: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大意是: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的门下时,似乎应属于您以礼相待的人,可您却不解答他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依仗自己地位高贵来发问,依仗自己贤能来发问,依仗自己年纪大来发问,依仗自己有功劳来发问,依仗自己有老交情来发问,都属于我不回答的范畴。滕更占了其中的两条。”

个人看法:

      学会提问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沟通能力,如果某人像滕更一样,高高在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发问方式,那么一定会得不到好的回应。学会提问的前提就是放下自己的身段,非常谦虚好学,以尊重老师一样去尊重对方,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好学,感受到你的谦虚求教,这样的提问就会形成有效的回应,对方一定会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孟子所说:“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不但孟子不愿意回答这五个问题,就是普通的老百姓,遇到这5种情况,也不见得乐意回答!

      所以讲,人人都需要注重师道尊严,一个人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最大特点就是学会与人合作,怎么合作?就是学会与人积极沟通开始?怎么做到积极沟通?那就是放下身段,善于提问,谦虚好学!切忌:好为人师,切忌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切忌明知顾问。

      始终谦虚谨慎,努力践行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努力做到“吾一日三省吾身”,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15:挟贵而问

2018-12-29于上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感言集之215:挟贵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