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个很奇葩的故事,一韩国小伙咬牙买了BOSS的衣服,买了之后利用自己的“品味优势”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故事一出设变很多朋友就躁动起来了——
“你看,我就说我早就该买个名牌包吧......”
“我要是有这套衣服,我也能赚钱!”
......
暂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这些按捺不住想买奢侈品的朋友们还是歇歇吧,比起走向人生巅峰,其实大部分人买了奢侈品后更容易掉入“奢饰品陷阱”。
奢侈品可能会吞噬你更多的资源与便利
有个朋友,在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季度结束时,买了一块卡地亚的腕表,一方面为了奖励自己,一方面也希望名表能帮助自己之后的业务谈得更加顺利。
不过买了名表不久,她觉得自己现在的衣服配不上这块表了,于是又花重金买高档次的衣服, 衣服合格了,感觉自己的鞋子又low爆了,还能咋办,继续刷信用卡买上档次的鞋,这一番折腾下来,这位朋友的欠了一屁股信用卡债,为了尽快还债,平时只能省吃俭用,原本的生活质量与踏踏实实工作的心情都没了。
这块卡地亚的表,不仅搭上了朋友的几万块积蓄,还有全身上下同档次的衣服鞋子、好好工作的心境与自己的生活。
可真是一块相当值钱的表了。
其实这也是《人类简史》中作者提到的一个有趣的奢饰品史常态:很多原本的奢侈品,会慢慢变成必需品,并给人带来新的义务。
这里的义务,可能就是你需要牺牲更多的钱或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的。
刚看到《人类简史》里的这个理论时,我想到去年发生在重庆的一件事很荒谬的事。
一位女士进轨交站时拒绝安检,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手里的名包。
“我这是名牌包包,贵得很,为什要过安检,我就不过安检……”这位女士的坚持让轨交站半个多小时无法正常进出,耽误了很多人的出行。
为了保护一个包,这位女士不仅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社会形象,还白白搭上了别人的时间。
这个包,可能也背不起了吧。
投资自己?这个锅“投资自己”不背
见过不少工作不久的小姑娘,虽然工资并不高,但买起名牌包包一点都不手软,问为什么,大部分都会昂首挺胸——
“女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当下投资自己,未来才会有收获。”
这些被营销号洗脑的小姑娘,是怎么相信买一个包也能在未来带来收获的呢?怕是只有对自己狠一点了吧,姑娘。
我们所说的投资自己,是在当下牺牲一些资源,来获得一些在未来可以长期持续地给你带来价值的东西。
买个包,除了只能越来越磨损破旧,搞不好还要定期做护养之外,能持续带来什么呢?满足感与愉悦感可能在买到手之后一个月内就已经消失了吧。
职场上,包救不了你
大学实习那会儿,我在一个咨询公司里做审计助理,一起共事的还有另外一个女生,刚发了第一个月实习工资的那周,天天跟我一样背着书包去实习的她换了装备——领了一个小包包。她说这是FENDI前一年的款,因为当年款太贵了,只能退而求其次。
“那你应该省了不少钱了吧。”
“哪有,也是很贵,除了刚发的工资,我还搭上了自己攒的钱,不过也值了,你没发现这里的姐姐们大部分都有好看的包吗,天天背个书包,我中午吃饭都不知道跟她们聊什么......”
原来这个女生觉得跟大家用同一档次的东西,可能更有话聊,距离拉近了,到时候实习评分,怎么也能看在人情上多给点分。
不过有一次报税的时候,这个女生弄错了数字,让公司跟客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搞定,结果实习评定时,那些平时笑嘻嘻的姐姐们,并没有打算留下她。
实习结束那天她跟我哭诉:“平时不是聊得挺好的嘛,怎么这么冷血.....”我只能安慰她说没关系,
女生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因为包包口红莫名其妙地缩小,可是缩小职场上的人际距离,看的是你的做事能力。
一个包包,表面上看起来帮你缩小了社会距离,如果你不能在关键的事情上体现你的专业性,谁也不会认可你的存在价值,不管你背了什么包,涂了什么口红,踩着什么鞋。
最后总结
并不否认,奢侈品有它的意义,精细的做工、独到的设计,可能都是它吸引你的地方,可是买得起了,你是否真的用得起呢?
对于现在的你,奢侈品的意义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小得多,如果你不是可以把奢侈品当成普通日用品来对待的人,那么我还是想劝你,不要花这个钱了。
当然,如果你不被以上任何一点所约束,那么买或不买,请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