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F】
百节年为首。过年即是春节,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在送灶王爷上天之后,便拉开了序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南北方送灶时间略有不同,北方人在腊月二十三这日送灶,南方人多在腊月二十四祭神。一年一度,灶王爷上天报告主人家的行事善恶,以此判定来年吉凶福祸。
“灶:造也,创食物也。”民以食为天,可见祭祀灶神是半点马虎不得的。民谣里的这个“糖瓜粘”,粘的当然是灶王爷的嘴,嘴巴被麦芽糖紧紧粘住,就不怕他上天告状,这是武的。
文的也有,在南方,祭灶神是有许多讲究的。请来长胡子红脸膛的灶神像,铺开香案,点上香火,摆上瓜果甜蔗,糕点零食,再斟上美酒,奉上香茗,主人虔诚跪拜,低首祷告。
有默默请求灶神菩萨上天多多美言,祈福祈平安的。
有平时粗手大脚在灶前说过许多恶语脏话,心里存着愧疚,此时一并俯首认罪,乞求原谅的。
也有的忽念起曾经转过的坏心思,想起“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几个字,悚然一惊,急急在灶前磕头如捣蒜的。
灶王爷是居家之神,“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神高高在上,不管人间事,灶神比较接地气,虽然是神仙,也可视为自家人。自家人自然好说话,这就有点“县官不如现管”的意思了。
送走了灶王爷,春节的氛围便铺陈开了。年关迫近,往来行人皆形色匆匆,许多事都亟需解决。
祭祀祖宗的器物要添置或拿出来清洗,拖欠的账目要结清,过节的年货要置办。平日里来往紧密的,免不了互送节礼,素来无甚深交的,过年之际也要问候几句。
大年初一要穿的新衣服也该准备准备了,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腌腊肉制风鸡,酿甜酒蒸米糕,吃了别人家的年夜饭,也该回请,家里的电灯泡坏了有一段日子了,窗台上积满了经年的灰尘,角落里还挤着一堆杂物,书橱里乱七八糟地塞满了无用之物。于是好一番忙乱,洒扫除尘,蹿高伏低,除旧换新,都凑在此时。
远游者携大包小卷回乡,亲友相见,皆大欢喜,过节的气氛愈加浓烈。
要是天气预报有雪,那么忽然之间更多了一桩活计,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迈之请,也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意之邀。受邀之人,无不欣然前往,于是觥筹交错,情辞热烈,或失意或得意,都在一杯酒里得到了释放。
除夕和大年初一首尾相顾,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两天。“守岁”是除夕那天的重要节目,年夜饭过后,一家子团团围坐,嗑着瓜子,嚼着蜜枣,开始守着电视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得到压岁钱的小孩儿穿着新棉袄,小脸红扑扑的,嘟起嘴巴讨糖吃,大人们那天都特别好说话,有问必答,再调皮的小孩都不会挨骂。
节目丰富多彩,不过大部分都是在家里度过的,打扑克牌的,小赌怡情的,嗑瓜子嗑得两颊酸痛,直到睡眼惺忪,实在撑不住了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立春的好日子。说也奇怪,忙忙碌碌了这么多天,在你觉得这样跌宕起伏的日子似乎永远不会到头的时候,时间却陡然伸展成了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两岸浮动着花香。啊!原来是春天来了!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一切事物在忽然间变得鲜活带劲,人们的脸上满溢着笑意,脚步轻快,一团和气,互道“新年快乐!新年吉祥!”时间是充裕的,春光大好,出游的时机也刚刚好,高速公路全程免费。
大年初一有多项禁忌,不能动用扫把,不能往外倒垃圾和泼水等,最忌讳讲不吉利的话。
有心人会事先在兜里揣好一张白纸,只要听到你讲了不中听的话,就会飞快地掏出纸来在你的嘴角揩一下,以此来化解所谓的霉气。
被揩的人往往很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谁叫你乱讲话的呢?
也有比较宽容的人,遇见不懂事的小孩儿乱说乱话,就连说三句“百无禁忌”,就算解了。
有玩心重的大人,捉住肇事的小孩,半真半假地拖到卫生间里,小孩儿须得连说数声“呸!”,这事才算完。
总之,大年初一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是吐故纳新,继往开来的一天,意味着开端,意味着新生。
“一年之中,惟在于春”,这是新春的第一天;“一日之计,惟在于寅”,这是新春的第一个早晨,旧符换上了新桃,一切都是新的,是初始的模样。
这个人事意义上的一阳来复昭示了命运最朴素的真理——轮回。
初一过后,天地仿佛一下子宽广了。这是一年之中最难得的悠闲时光,晒晒太阳,吃吃喝喝,不用花半点心思。
真正的庆祝活动始于立春之后,直到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元宵节接灶神回家为止。期间虽然各地风俗各异,仍不外乎吃喝玩乐。
元宵节之后,新春的庆祝活动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生活逐渐步入井然有序的轨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