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亲子、暴力:女性力量在未来如何觉醒?

作者 | 卢璐

来源 | 卢璐说 (公众号:lulu_blog)

我在法国一个私人小电视台上,看到了一段关于明年才要上映的纪录片的宣传活动,纪录片的名字很简单:《Woman》,(《女人》)。

仅仅看到的预告部分,真的太令人震撼!

顾名思义,这是一部讲述女性的纪录片,可令人触动的是,它不仅仅是如以往的纪录片一样,而是从女性视角讲述女性,对男性无所触动。

到目前为止,没有公演的《Woman》,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第一个奖,每个看到这部片子的人,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一定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在今天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中:“有超过80%的女性,曾经遭受过暴力;而三分之一的女性一生遭受暴力、不到10%的国家/地区女性领导,女性习惯将其收入的90%用于家庭、......”,可是在未来,女性力量到底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觉醒?

相比较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站在这里的每个女性,首先是一个人!

一直以来,女性一直在被各种身份、角色、形容词定义着,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浩浩社会中,女人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又有怎样的意愿和人生?

这就是这部纪录片所想要表达的意义。

这部片子是Anastasia Mikova和Yann Arthus-Bertrand,联合导演的,Anastasia Mikova是一个6岁从乌克兰移民到法国的新秀女导演。

而Yann Arthus-Bertrand,是法国现代非常有名的纪录片导演,他曾经导演过一系列十分有深刻意义,获过很多大奖的纪录片。

《WOMAN》导演扬·亚瑟斯·伯特兰(左)

Anastasia Mikova(右)

像如今很流行的航拍城市,他在30年前就开始用了。

他在自己的网站上会展示很多摄影作品,我很喜欢其中的一些,他拍出的作品总能恰到好处地展现自然的壮美与力量。

Yann Arthus-Bertrand拍过最轰动的纪录片,莫过于几年前的:《HUMAN(人类)》。

这是一部引起了很大轰动的纪录片,也是第一部在联合国总部的联大会议厅首映的影片。

在他的镜头下,不同肤色、年龄、种族的人,平静地叙述着他们的生活。

Yann Arthus-Bertrand的群像拍摄总是让人震撼,内心没由来地对人类这个群体生出一些敬畏感。

三个小时的纪录片,让每个看过的人,都会有一种从外向内,无法磨灭的震动!

真人采访的记录模式依旧是他惯用的模式,用最真实、最不加修饰的画面展现人类的独特。

而《女人》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人类》系列的延续,因为在拍摄《人类》的时候,扬·亚瑟斯·伯特兰就发现,每次外出采访时,女人往往处于一种很沉默的角色。

一般情况是,丈夫在讲述,而女人们远远在一旁看着,不说话,站在旁边陪衬,甚至不会出现。

当《人类》这部片子,在世界范围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他和他的团队越来越觉得,在人类这个主题里,不能够缺乏女性的声音。

他们花了3年,走访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筛选了4000多个受访者,录制了2000次采访,最后筛选成了104分钟的纪录片。

两部纪录片,近十年的采访、拍摄和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两位导演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几年中,女性的变化!

在拍摄《人类》的时候,他们很少能找到愿意,在镜头前接受采访,陈述自己的女性,有时候当他们想要采访女性,也是旁边的老公,抢先一步地替女人发声。

可仅仅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站在镜头前,分享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是惨痛的、悲哀的、或者难以启齿的。

很多时候,那些被强暴、性侵的故事或者关于自己的爱情和性,被访的女性都是人生第一次,把这些话说出来,这很难,但她们还是做到了,站出来,去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

Anastasia Mikova导演专门分享了一个故事,这是他们采访到的第一个对象,墨西哥裔的加拿大女人。

她们是在加拿大的一个女性论坛上认识,这位女人作为女性精英,而且是铁人三项吉尼斯纪录保持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经历。

当时Anastasia Mikova就想采访她,因为她看起来是如此美丽、自信,成功而且有力,她觉得每个女人一定都想成为她的样子。

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采访。

然而,对着镜头,从开始的寒暄,一点一滴,她却讲出了自己的故事。

她小的时候,由失明的爷爷照顾,在她八岁的时候,爷爷强奸了她,惊慌、恐惧笼罩着她,她渴望寻求帮助和保护,可家里人都不允许她把这件事说出去。

她很恐惧,想要逃离。在少年的时候,因为出挑的外形,她被“签约”去日本做模特,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这一门生意很火爆,到了日本之后,她的护照就会被拿走,成为性奴。

经过很多的努力,她终于拿到自己的护照,回到了加拿大,结婚生子,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没想到,她自己的孩子却因为家族的遗传病而失明了。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每天不喝到大醉,不能入睡。

有天,她按照惯性去找酒瓶的时候,酒都喝光了。她如困兽一样在房子里乱转,甚至想到死,可她突然想到,她死了,孩子怎么办?

她拿了一双鞋,狂奔出门,这就是她奔跑的开始。

她打破过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爬过高山,穿越过沙漠,她变成了一个受人瞩目,非常成功的女人,生活在光环里。

面对镜头,当她一点点地讲出她从来没有讲过的故事,她给导演Anastasia Mikova说:“我人生中最勇敢的事情,就是站在众人面前,大声地说出我是一名人口贩卖和性侵受害者,是比当时承受遭遇,更加令人恐惧的事。”

身体上的痛苦或许会有痊愈的一天,可精神上的折磨却是一辈子的阴影。

她原始的采访,录了好几个小时,开始是她和导演对话,到后来导演已经不再说话,她一面哭一面说,一直到说完之后,她整个人从凳子上瘫倒在地上,极度痉挛,哇哇大吐。

在她平静之后,Anastasia Mikova导演曾经问她,“是不是愿意把录像公布出来?毕竟这是她的痛苦。”

可她选择站出来,她说:“暴力只存在于沉寂”。

这就是《Woman》的出发点,从女性面临的最真实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试图为我们描摹,这个群体眼里所看到的世界。

任何女性都可以在镜头前讲述任何关于自己人生的一个片段,对家暴的恐惧、孩子出生时刻的幸福感、人生中第一次体验性高潮的兴奋,那些难以启齿的内心情感都被记录下来。

最真实的纪录,往往有着最能够打动人的力量。

在五十几个国家里,两千多个女性受访者中,让整个采访团队惊讶的是,在女性群体里,最有共性的主题居然是:关于暴力。有超过70%的采访者,讲到了暴力。

“什么样的国家这么野蛮?能让丈夫在新婚夜晚因为嫁妆往妻子脸上泼硫酸!”

在男权依旧处于坚固的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很多女人仅仅是男人的附属品,无需尊重,甚至可以肆意伤害。

影片并没有保留所有关于暴力的部分,但暴力却是一个女性群体无法回避的主题,比我们平常想象到的,庞大得多。

“我第一次被卖掉的时候,我不知道那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把女孩绑起来,按照是否是处女分类,如果被看上了,就会被男人掳走。”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人口贩卖、性侵,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唯有说出这样的经历,才能一步步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令人触目惊心的暴力之外,女性对于人生的向往和修复性,才是更加令人触动的。

这个菲律宾的小女孩曾被卖去做性交易,她经受过十分可怕的摧残,她的经历是这样的可怕,让采访者决定,隐去她那段经历,仅仅留下一段她对于初恋的回忆和讲述。

她说:“我语无伦次,甚至不能说话,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初恋’吧。”

可人生的灰暗过后,她谈起初恋时,依旧有羞羞怯怯的怦然心动。这才是令人感动且唏嘘的事情!

不仅仅是暴力,在不同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的共性,性爱、生育、亲子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让每个人都更有共鸣,也激励、鼓舞着无数处于相同困境的人。

“我的丈夫对我说:‘看看镜子里的你自己,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我不再对你感兴趣。’”

这位来自亚洲的妻子,遭受着丈夫最为残忍的言语羞辱。我想冷暴力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经历,明明是最为亲近、最该相互体贴的人,却不假思索地互相伤害。

“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次性高潮!”

在镜头面前,这个女人坦然从容地分享自己第一次性高潮的体验,享受而愉悦。

就像是男性导演Yann Arthus-Bertrand说的那样,在拍这部片子的过程中,对他而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作为一个男人,他从来没有想到,女人居然这么关注性,而且会这么热衷地去讨论:性。

但当一个女人讨论“性”的时候,无论尺度有多大,但从不会让人觉得“脏”,这才是最根本的区别。

不仅仅是暴力,是性,女性最根本的问题是:亲密的感情。

“我的丈夫去世后,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爱自己。”

这位温婉的妻子,把陪伴丈夫当做自己人生最大的价值,可在丈夫去世后,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 ,不知道该如何活着。

在104分钟的影片里,并不仅仅是有绝望、悲伤和愤怒,也有很多积极和心动,更是自信!

当第一次月经来了,这个女孩大喊:“妈妈,妈妈!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时代!”

谈及让人兴奋自豪的事情,这个女孩自信张扬。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想:我很美丽,这毋庸置疑!”

这个非洲女人毫不掩饰地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自信,不得不承认,自信的女人都很有魅力。

两千多个受访者中,当然也有中国女性,对于中国女性,导演Anastasia Mikova 最深刻的印象,竟然不是焦虑,而是:“孤独”。

在上海陆家嘴的玻璃大楼里,有女性说:“我已经这么努力、这么成功了,还是找不到对的人,”这是她们最真实,最直白的内心写照。

那些化着精致妆容,把自己装在昂贵西装外套下的女人们,总给人营造一种”我很独立”的印象,可当问及她们的私生活,得到的回复,要么是宁缺毋滥,要么是巨大的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找不到对的人?

这太真实了!

似乎在我们这个社会,优秀与否,努力与否,与你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没有直接的关系。

或许我们努力的意义,从来就不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而是很多人却误解了这件事。

伴侣,从不是定义我们成功意义的标准。

而在相对普通的人群中,女性也依然是个孤独的群体。

在深圳的工厂里,女工们重复着单一的工作,为了家庭和生活而打拼着,挣到工资的大部分,都会寄回家,给孩子,给老人,留给自己的仅够简单的吃穿。

除了工作,似乎生活中仅剩和社会的联系,就是和家人短暂通话的几分钟。

在中国的社会里,女性的生活的孤独似乎是一种常态。除了工作和家庭,她们所拥有的太少,而家庭对我们这群人似乎又有着特殊的意义。

也因为如此,我们总会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无法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而否定自己的意义。

这很无奈,也很真实。

在不同的国度,一个个串联的片段展现着这些女性生命中或积极,或消极的时刻。

从一个一个个体,形成人们对于这个群体的印象,独立、勤劳、坚强......

没有人能保证,谁一生顺遂,不经历苦难,可她们都做到了勇敢面对,向镜头展示这一切,说出自己的故事。

我感受到的,是这些女人的自信的力量,我想她们对着镜头,说出自己或许从未告诉过别人的秘密,也一定是希望把这份力量传递下去。

我在中间看到了这个说着外岛口音法语的女人,我非常喜欢这个女人表达的态度。

她说:“在等待别人在议会上给你一席之地时,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说,‘请给我’,而我说,‘拿去!’然后,我走过去径直坐上了那个位置,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夺去!”

是的,这就是主动力!

当我们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别去索取,直接去拿,去争取。这样争取来的东西,是谁也抢不走的,我们也不必对谁卑躬屈膝。

无论是对于我们自己,还是女性这个群体都是如此,我们怎么能够去期望,男性或者所谓的别人,给我们平等的地位和权力?为什么他们要做这类消耗自己的事情?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意识到什么是女性应当有的平等,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去争取。

近些年来,关于“女性”这个群体,不仅仅是探讨,甚至改变,越来越大!

这个时代,是女性群体的觉醒期。

过去的传统社会里,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依附者,相夫教子是她们最大的职责,走到今天,她们开始不再拘泥于被定义、不再受限于家庭与婚姻,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肯定会面临很多迷茫和困惑。

在男人的世界里,金钱、权力、地位是用来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可当女人采用了同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时候,却产生了迷茫。

就像影片中很多女人表述的,有了钱有了地位,却依旧觉得自己很孤独。

她们依旧有困惑,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为什么走过半生,什么都有了,却不快乐?

在我的理解里,女性真正的觉醒在于,从内而外地明白自身的价值。

有的人穷尽一生想当个好妈妈,好妻子,照顾好自己爱的人;有的人就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享受独处的滋味;有的人就是想随心所欲地活着,不必很有钱,但要很有趣......

可以,这都可以。

所有的活法都不分好坏,不分价值的高下,只要这是你喜欢的,而不是被外界的想法所左右的。

探寻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才是如今的女人们真正的觉醒。

卢璐:有两个女儿的留法服装硕士、作家,新书《和谁走过万水千山》,正在热卖。行走在东西方文化差异裂痕中间的,优雅女性自媒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钱、亲子、暴力:女性力量在未来如何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