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深度语文研讨会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硝烟早已散尽,战场早已冷清。论坛中时不时冒出一点回声,表达对这场盛会的礼敬。而我,在见证繁华之后,终于可以静下心,写一点心得,反映自己的心声。
是的,南明教育太难了。唯其难,才显得尤其可贵。他们的难,难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难在永远向上攀登的姿态,难在毫不掩饰自身缺点的心态,更难在戴着镣铐跳舞的执著。我向他们致敬,同时也保留着旁观者的冷静。
一 认真而做作的建模者。
运城国际人,是认真的。仅以时间的付出而论,暑假开始后有半个月的研讨,暑假结束前也有半个月的研讨;以内容论,不仅仅是集体备课,更是深入地共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经典著作。这种彻底的认真,在全国也是少有。
如今他们要建模,建立起中学作文教学的一个个模型——故事模型、说理模型、论文模型、散文模型、美文模型。他们在建模,在课堂上,他们也是这样做的。不论是桃夭老师的写多件事,还是赵格芳老师的“攀爬的姿态”,学生都是认真的投入的。
然而,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却看到了做作。什么是做作?就是表演,就是不自然。然而,他们的表演并不完美,所以遭到更多的质疑。而这不完美,就源于他们要刻意展现老师们构建起来的模型。正因为如此,这课堂就不像正常的语文课堂了。这课,就不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上的,而是为前来观课的老师而上的。更奇怪的是,这和“交际语境写作”有什么关系呢?写三件事的作文模型,“攀爬的姿态”,都和交际语境没有多大关系。至于审辨式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给,还是有一些的,但是,毕竟还是少了些。可能正是因为这是在写记叙文,重点本来就不在审辨上。不过,文题倒还是需要审辨的。什么是“攀爬”,什么是“姿态”,什么是“美”,都需要一一辨析。为什么要写三件事而不只是两件事,也需要审慎地辨析。只是这些,在课堂上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那么,为什么这样明显的错误都不能发现?运城国际拥有多么强大的教研能力啊。因为,他们未建模,先入魔。一心想着建模,结果,满眼满心的都是模型,而模型之外的东西,就一时看不见了。真是“一模障目,不见其他”了。这真是认真而做作的建模者啊。 相反,不提模式,老师们的表现就自如多了。曹晓丽的随笔写作,杨超的演讲稿写作,张建文的写作课程介绍,都上得自由潇洒,令人心动。建模啊建模,见的是馍还是魔?究竟是可以饱腹的“馍”,还是画饼充饥的“馍”?究竟是引人入胜的魔仙,还是迷人心智的魔鬼?相信认真的运城国际人会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二 焦虑的学生作文地图绘制者。
在这几堂课上,我还看到了焦虑。这种焦虑,在桃夭的课堂中特别有体现,学生发言老是不到点子上,桃夭甚至都急了,一直在不停地说,声音变得大声而急促。评课时,魏校长还未发言,大家都在调侃他必然为桃夭争辩。果然,魏校长中计了。不过,他是自愿入套的。
魏校长夫妻的焦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想构建好一个个的作文模型,把它们交到学生手中,好让学生在考场时熟能生巧,信笔挥洒。魏校长很多年前写过一本《教师阅读地图》,看来,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绘制地图。当年是给老师绘制阅读地图,如今又带领老师们给学生绘制作文地图了。
而干老师的批评,主要也是针对这点的。魏校长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分类烂熟于心,对其运用也可谓炉火纯青,他写的上下楼梯的案例,可见他对策略性知识的理解,简直已到了得心应手的地步。可是,在建构学生作文模型这事上,老实说,运城国际的老师们操之过急,就想着把现成的地图交给学生。心态一急,就不知不觉中落了下乘,或者只是中乘,反正不是上乘了,就把对策略性知识的建构,变成了对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可是,这已经违背了教育学的根本规律——教“为什么”的知识永远比教“怎么办”更重要了。
按建构主义心理学,思维只能是自己建构起来的,实践操作虽是建构的一种方式,但是,如何少了对最初意义的探寻,那么,学生眼中可能就只有模型和步骤而没有目标和意义了。学生没有自己心中的远方, 虽然带着地图,也是不可能有发现探索的乐趣和诗意的。
三 夹缝中的求生存者(戴着镣铐的跳舞者)
为什么南明教育(这里以运城国际为代表)显得那么难?在别人眼中是困难重重,在自己也是举步维艰。因为,他们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如果像大多数应试学校那样,以运城国际的师资与教研,不会那么难;如果像某些国学培训机构那样,以读经为目标,以运城国际的积淀与研究,肯定也不难;如果像某些国际学校那样,以培养出国留学为目标,以运城国际的视野与深度,也不会那么难。可是,运城国际偏偏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既要有应试的成绩,也要有国学的底蕴,还想有国际的视野。这就难了。运城国际人给自己戴了三重镣铐——头上有枷,手上有铐,脚上有镣。魏校长的焦虑,就源于这三重镣铐的束缚;运城国际老师的压力,就源于这三者的合力夹攻。魏校长就曾说自己像一条狗。他羡慕傅国涌先生的自由飘逸,而感叹自己匍匐在地的艰辛。是的,高高在上的俯视容易,保持匍匐在地的持久攀爬难啊。
四 舍身入地狱的奉献者
老实说,魏校长是“手眼通天”的人,他像手持巨斧的盘古,干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可是,如今,他拿大斧的手,却拈着绣花针,在编织一张张精美的登山图。这是大手笔写小文章,这是习惯了野性的狼自愿屈身为看家的狗。魏校长的自我辩护,就像忠心看家的狗对入侵者的吠叫与警告。我对魏校长没有一点不敬,相反却有更多的敬意。这其实是“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身奉献。这是屈才,也是炼材,更是磨心养性。这是一种委曲求全,求全者难免有被“责备”的风险。所以,攀爬者才显得如此委屈,他们的身姿不美也不帅,但是,他们的精神才显得更伟大更可爱。
更可贵的,这不是魏校长一个人的奉献,这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奉献。向你们致敬。祝愿魏校长带领的团队,攀爬的姿态更稳重一些,攀爬的心态更从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