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第6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自学部分:

一、  问题导学:

1、  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  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  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5、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6、  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二、  预习检测:(一)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      ) ,中国近代 (      )派代表人物,与其师 (        )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2、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粘蝉(        )    层累(      )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展示部分:

一、自学展示:

二、            重点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  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2、  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3、  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4、    “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三、            品味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四、            拓展提高:

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

2、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在你我身边就有这样安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试说说他的一些事迹。

五、当堂训练: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负的事,达观的人看来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法逃躲啊!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灾、病、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躲避?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就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失意不苦的原因是□□,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3.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一致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理解,说说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分别用10个字以内回答)

(1)“卸却”责任指________。

(2)“解除”责任指________。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试找出一处,并体会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补充: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年级语文☞第6课♥《敬业与乐业》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