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本喜八郎 · 人形定格动画《鬼》

《鬼》

 “怎么现在才看到,然而实在庆幸。”第一次接触人形定格动画大师川本喜八郎作品《鬼》时,我这么想着。

一次和友人的闲聊,被推荐了川本喜八郎的作品。悻悻下载几部,点开《鬼》,浓郁的 “古物语”感长标题,伴随三味线古朴韵味,一秒入神。

故事

《鬼》故事很简单,出自《今昔物语》;讲述一对兄弟与老母相依为命,母亲年事已高,久躺病榻,一家人生活很是困苦。兄弟俩外出猎鹿,弟弟上树埋伏时却遭莫名袭击,哥哥一箭隐约射中袭击者后,挟弟疾步撤离,回过神,发现抓着弟弟发髻的,是一枚鬼的手臂。啊,这手臂……依稀认出手臂主人的兄弟俩疾步赶回家中。见母亲正因断去半臂,痛苦挣扎。原来正是母亲,化作食人恶鬼袭击了弟弟……

《今昔物语》作为一本对后世较有影响的短篇故事集(芥川龙之介了解下),其日式标准“物语”风极为强烈。打个比方,他遇见了鬼,鬼把他怎么了,啊……结束。从不解释什么,就是“见鬼了”而已。给你说个故事,干脆有趣,诡异悠远,勾起淡淡愉悦感,高潮处戛然而止,毫不纠结。

这样的结构框架,本身已是很适合以定格动画来表现。

人形

在《鬼》的人偶制作上,川本喜八郎展现了其不止对定格动画,对日本传统文化乃至日本四大古典戏剧,具有沉淀厚度的的理解和感悟;从“形象张力”,“为剧本风味及剧情动态服务”到“以现有成熟传统艺术元素为用”。

片中角色三人,兄弟二人及老母亲。兄弟二人偶头的制作,参考了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人形净琉璃(文乐)”的木偶头部刻画风格,白面为底,半月眼眶配以全方位可动眼球,标志性的下弯嘴型却又区分二人;哥哥的嘴型下弯幅度更大线条更硬朗深刻,上部弧线在光影下浮现的法令纹尤显兄长威严,配合二人面部手绘线条的曲直之分,无需介绍,谁长谁幼,一眼可辨。整体动态上,全方位可动眼球展现的丰富表情,其活跃感配合净琉璃脸谱化面部略带的停滞凝重,整体舞台感、演剧感十足。

  人形净琉璃剧照  
 《鬼》中兄弟二人  

再看老母亲人偶,川本喜八郎在这具的偶头制作上,着重运用了另一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能剧”元素之“能面”。何为能面?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能面,即能剧面具,是表演能剧时佩戴,以展现不同角色形象,身份的道具。其性质,与我国国粹京剧中的脸谱相当。能面在其悠长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可以被以独立的艺术品形制来看待。一副好的能面,从材质选择,成型,造工,用漆,到画功,皆精益求精,尽显日本“匠魂”之精气。能剧面具最精妙之处,在于其虽然没有任何机关及物理变化性,却能够以各个不同的观看角度,呈现出喜,怒,哀,乐。而这种恬静式的喜怒哀乐,除了与古日本社会上流所崇尚的礼仪举止亦息息相关,也很好的诠释了东方传统文化追求“意”先于“形”的概念。这样“意味”的传达,不但到位,且在艺术表现中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回过来我们看《鬼》中老母亲的偶头制作。这里,川本制作了两幅偶头;一副老妇态,一副鬼态。老妇态的面部,川本参考了能面中表现老年女性的“老女”(罗马音Rohjo)面具,辅以病态的纯白面为底;表现病入膏肓之老者形象。而另一幅鬼态偶头,则是现在很多人都多少见过的“般若”(罗马音Hannya,汉语拼音bo re),亦是女怨灵形象。(这里嘴碎一句,般若是白纸黑字传统定性写明了的女鬼,重点还是“女怨灵”;也许有些爷们们在纹其上身前,可以再考虑考虑,毕竟掏出手机查个资料没准就避免了日后可能的尴尬)。这里般若头的制作,即是为剧情后半节服务,直截了当展现“鬼”之形象。

 能面“老女”与“ 般若”  
《鬼》中老母亲两种形象

声画

《鬼》在画面的表现上,充分融合了几种概念和舞台、视觉艺术领域手法。全片围绕“传说人太老了就会化作连自己孩子都想吃的厉鬼,这真是太恐怖了”这一感觉,以纯黑为背景,绘以夹带暗沉的金黄色场景(如竹林,灌木丛,树枝)。以及金色粉末妆色带看似随意却恰到好处的出现,勾勒出“很久之前啊”、“传说”、“物语”这样的气场与直观体验。现场舞台表演形式中常见的平面场景与立体人物的展现方式,在这里被凝结到这快速连续的定格中,画面质感强烈,饱满。

《鬼》背景之一

片中人偶动态以能剧动作为蓝本,配合三味线旋律鼓点,舞台感贯穿始终。短短8分钟不到的时间内经典不断,比如兄弟二人上山狩猎,前行这段,踩着鼓点,踏着能剧步法,辅以能剧身形,赏心悦目,妙不可言。再有,老母化作厉鬼后,以口持断臂,一段能剧舞步在三味线的节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重要鼓点上配合恰当的人偶动态,其画面张力之强,情感表现之形象,叹为观止。


兄弟二人与化作厉鬼的老母亲

《鬼》从头至尾,由日本古典戏剧常见之两种乐器,三味线,及尺八担纲配乐。三味线起源自咱天朝的三弦,后经附属国琉球(今冲绳县)传入日本演变而来(总结自网络)。作为弹拨乐器其声色饱满有弹性,风味古雅,为多种古典及传统表演形式的伴奏乐器。尺八则是传统竹制吹管乐器,近似箫。为隋唐时期主要宫廷乐器之一,后传入日本(总结自网络)。尺八音色朴实悠扬,在竹制吹管乐器中属于能将“竹味”体现得较为淋漓尽致的一种。《鬼》中三味线与尺八合奏相得益彰,三味线被用来配合及推动主要的剧情节奏,人物动态及直观的主线氛围;而尺八则在更大意义上铺垫大场景语言,在听觉上起到过场及配合景别,与突出或过渡氛围。二者或广泛或细腻,或进或退,或跃动或平坦,完美契合画面动态的同时,对观众的情绪及注意点全权引导。欣赏过川本喜八郎诸多作品后,个人体会《鬼》是其所有作品中声画最完美契合且融汇的一部。

三味线与尺八

《鬼》作品本身取材于《今昔物语》中的怪谈故事。就像之前说的,“物语”味。给你说个故事但不多解释。当然,作为观众我们可以有无限的遐想与因人而异的不同解读。记得好友这么说:“为什么说人太老就会变成厉鬼想连自己的孩子都吃?这应该是对当时不愿赡养年老父母的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和写照”;哈哈,姑且听之吧,也不失为一个有意思且貌似恰当的想法。然对我而言,可能就让它“物语”去吧。我更乐意的,是享受《鬼》这部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浸润在其带给我的感官愉悦吧;如是的想着。


参考资料:

https://fujitenzan.exblog.jp/12360138/

https://nohmask21.com/update10.html

http://material.miyazaki-c.ed.jp/ipa/no_kyogen/clothes_masks_no/mask_onna/IPA-nou230.htm

https://www.douban.com/note/32921947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5%91%B3%E7%BA%BF/7296

http://www.chirok.jp/

图片来源:

http://www.chirok.jp/

https://nohmask21.com/update10.html

https://www.taiyo-planet.co.jp/?attachment_id=29923


本文由比凡网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川本喜八郎 · 人形定格动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