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最后一公里”

前言

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老式小区,由于年代悠久,配套设施老旧,有时还会因为车位、抢占公共面积等事情,发生不愉快,管理上的不到位,也给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真实案例

在2018年12月6日,某小区2号楼三单元,就发生了一起防盗门锁被破坏事件,小区居民进行了报警处理,民警赶到时,在物业的陪同下查看了监控设备。

▲图片源于网络

民警在查看监控视频时,发现在事发5小时,一名身穿白色外衣、“聪明绝顶”的男子神色可疑进入2号楼,走路不时的四处张望,并且后台显示他基本每天固定时间都会进出小区,并且前往小区另一个大楼中,根据行为轨迹,基本可以判定为本小区居民,但为何他会突然出现在别人的楼道里?这引起了民警的怀疑。

▲图片源于网络

果不其然,根据时间和对其本人的盘查,该男子承认与破外门锁居民发生一些口角,就找他进行理论,碰巧该居民不在家,他只能通过破坏其防盗门锁消气。

最后,在民警和物业的调解下,该男子对门锁其进行了维修和赔偿。


虽然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密布各种监控摄像、门禁系统、车辆识别的设施,但是现在的小区管理中,碰到了不少问题:

门禁管理问题:

1. 设卡式(大小门禁)模式在高流动性小区受抵制

2. 缺少专职的工作人员做实名登记和门禁信息维护

3. 物业人员在互联网采集居民信息存在泄露风险

4. 门禁卡被多人使用,刷卡人员不登记、登记人员不刷卡、不能解决一人刷卡多人尾随

5. 一块砖使得刷卡(脸)开门变成摆设

人像卡口问题:

1. 大而且明显的人脸抓拍机(补光灯)虽然对违法犯罪人员起到震慑,但实际成效有限

2. 抓拍机+视频专网+解析费建设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长期推广

3. 点位有限制,一般只在小区大门口、部分路面人行道,不能覆盖全部居民

4. 只做逃犯和部分重点人员的比对,投资高应用窄

5. 人像比对数据直接到上级部门反哺基层不及时

问题的出现就是实践所存在的意义

实践的基础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小区都已经建设了信息采集系统,但是无法全面的对人口进行管理。蓝灯智慧小区安全管理平台就是充分利用监控资源,精选点位,无感拍摄,从视频流捕捉高价值数据,服务地方政府全业务工作。

同时,由于人口信息登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人口管理模式也进行了改变;从以前的以“证”管人,到现在靠“脸”管人,通过监控视频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人口无感化发现,让户籍与流动人口一起管理,解决了以往人口条线户籍、人口人户分析和寄住人口的工作难题。

▲蓝灯数据应用信息采集图

社区管理是社会治理的末端,如何保证社区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在社会治理中,最大的困难是由于人的“不确定”,然而在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今天,“不确定性”已经变为可通过多个维度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等手段,变成“确定”。

▲蓝灯数据应用功能图

蓝灯智慧社区不仅为民众带来便捷和安全,也为公安在复杂社会治安形势下,带来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预防打击犯罪,做到来有影、去有迹、行有踪、敌未动、我先知,维护城市稳定治安最后一公里!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安全“最后一公里”)